破解成就报道的难题

2003-04-29 00:44吴林红
新闻爱好者 2003年5期
关键词:成就深度受众

吴林红

重大节庆活动期间,媒体往往出台各种专栏、专版、专题,积极投入成就报道当中。这些成就报道,为加快两个文明建设步伐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对团结、鼓舞、引导、激励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存在的不足也很扎眼。概括说来,成就报道过程中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旧与新的矛盾

成就报道的内容大多已成为历史,是旧闻,新的信息稀少。炒炒冷饭,没有新玩意儿,自然不能满足受众求新的需求。这是不少成就报道难以吸引受众注意的第一原因。

旧与新的矛盾还体现在成就报道的形式上。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以来,简单今昔对比模式的成就报道方式就开始服役。几十年延续下来,它的创新空间已经非常狭小。如果说以前还说得过去,现在就行不通了。即使是旧瓶装新酒,表现手法、报道模式单一、老套,也提不起受众关注的兴趣。

二、虚与实的矛盾

成就报道一般要着眼宏观,说面上的大事儿,而那些东西往往比较抽象,是虚的,距离受众的生活比较远。而受众接受信息的时候偏爱微观的视野,他们很实在,喜欢从自己生活的角度来对信息进行阐释、解读,对于他们来说,获取的信息越具体、越形象、越可感,越好。这样,记者报道的难度无形中就增大了许多。太空了,他们觉得不实在,隔膜,没兴趣。太实又很难把成就报道充分、透彻。如何把虚的落到实处,或者把实的提到虚的高度(没有升华的鸡零狗碎同样没有出路),让虚实相得益彰,确实是件难办的事儿。

三、浅与深的矛盾

广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当然有权利知道自己创造历史的过程。除了知晓自己的创造成果之外,他们希望更深入地总结各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他们力图更加清晰、清醒、理性地把握当前发展态势,他们尤其关心如何才能把伟大事业推向更加灿烂的未来。而我们的许多记者,对于群众的深度要求没有很好地回应。他们大批量塞给人们的,不过是些"浅薄的美言"和"空洞的好消息",人民怎么能满意呢?

如何破解成就报道的难题,一般性的办法有以下几种:

首先,成就报道的内容要是新闻,要有新的信息告诉受众,已经走进历史的东西要恰到好处地充当背景材料,衬托出新闻信息所蕴涵的现实意义。

其次,成就报道的切口要小,宜取生活化的视角,努力构建与普通老百姓现实生活的关联。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小处入手往往能透视出为大处所失察的深刻来。成就报道要让普通人平视,而不是需要仰视才见。因为生活背景和历史经历的积淀有形无形地制约了受众的信息解读取向,所以他们接受信息时会表现出接近性的心理偏好。成就报道一味悬浮在宏观天空中,很难让人觉得贴心,更谈不上引起人们的情感共振和心理共鸣。我们的报道应该下降到坚实的地面,落点选择在老百姓的身边,要让他们觉得亲切。

再次,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处理,便于接受。具体来说有这样几种做法:

1.视觉新闻。"所谓视觉新闻,无非是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地形象地看到你所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这样我们的新闻就可以克服枯燥和概念化的缺陷,更好地适应今天这个电视发达的时代。"(1)形象展示的新闻,不仅能够增强新闻的真实感,还能强化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更能激起人们的阅读(收听、收看)欲望。

2.摆平数字。成就报道,特别是经济方面的报道少了数字,似乎就很难确凿地说明问题。而数字用得过多过滥,新闻作品就变成了报流水账。因此必须讲究运用的艺术,力争把少而精的数字用活、用美。

3.图像说话。由于影视和摄影等现代信息表现手段对图像特有魅力的空前张扬,当今信息接受的主潮已转入读图时代。成就报道也应该顺应这一趋势,大力提高图像(主要指纸质媒体上的照片、漫画、图表等)在报道中的地位,释放其强烈的视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以吸引、打动受众。

4.妙用细节。细节虽小,但不是可有可无的。细微处能见精神。有时,不起眼的细枝末节要比千言万语更生动、更深刻、更有力。一些成就报道之所以干瘪得像三根筋,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们"对事实进行了不当过滤"(2),把许多鲜活的细节给缩略、阉割掉了,结果剩下的就是些干巴巴的让人不忍卒读的东西。这就好比把血肉全都剔除,只剩下一副空空的骨架,哪有一点活气呢。

从实践检验的结果来看,上述普通解法不能尽如人意。对照问题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方法只是部分地缓解了旧与新、虚与实之间的冲突,至于深与浅的矛盾则是根本无从解决。它们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只能解决一些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无法最终解决核心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另觅他途,寻找新的解决方案。普通解法只适宜作为互补性或辅助性的参考。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历练,市场经济的风雨洗礼,我们的群众早已摆脱了"运动"时期的狂热和非理性状态,他们不再为盲目的激情所推动,他们已经学会接受冷静理性的指引,他们已经成熟。原先成就报道的功能是单纯地给群众鼓劲、打气、树立信心,今天这种功能虽仍然存在,但它的现实基础已经大大地削弱了。随着社会转入正轨,新闻媒体一度被淹没的监测环境功能得到复归。新闻媒体是社会动态的风向标,是引导人们奋勇前行的灯塔,是人民群众忠实的哨兵。社会的复杂程度在日益提高,人们对外界事物的了解更加充满了不确定性,他们新的需求日益增长:新闻媒体应该帮助他们分析环境、寻思对策、作出科学预测。

很显然,传统观念孵化的平面化新闻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信息的深度需要。这种观念认为新闻是新近发生或发现事实的报道。由于它强调新闻的即刻性,所以一般只能做到对新闻事实"点"的聚焦、"线"的连缀和"面"的展示,而不能做到"体"的全方位呈现,无法实现新闻传播的立体化。归根结底,在时间的维度上,它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从新闻理念的角度来思考,我们可以发现,对成就报道难题的普通解法就局限在传统新闻观念框架里。

成就报道必须立足今天、回眸历史、放眼未来。因此,必须向深度报道求援。比如,1989年,《经济日报》头版"写在40年大庆前夕"专栏打出了一串连珠炮--《走向改革》、《走向开放》、《走向科学》、《走向小康》、《走向未来》。系列报道成功克服了一般成就报道简单、枯燥、平面的弊病,以如椽史笔勾勒出共和国四十年艰难而光辉的足迹。"五个走向"大气磅礴,催人警醒,促人奋进,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同和普遍赞扬。成就报道引入深度理念的功效可见一斑。

有人担心,深度报道是适宜完成"宏大叙事"的建构,以这种形式报道成就,它会不会走向空洞,让受众觉得虚无飘渺呢?《华尔街日报》叙述体写作形式是这方面的一个典范。这种形式的要诀是:"将重大、抽象、复杂、难懂的题材放到具体的、现实的、日常的、易于理解的环境中来考察,而且往往是通过普通人的眼光来考察,因此就通俗易懂,便于普通人理解了。然而,通俗化并不是这种写作形式的主要目的,它的主要目的仍然是深度报道的目的,也就是使普通人理解并掌握重大、复杂问题的真谛,从而有能力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3)

综上所述,成就报道只有走向深度,它与受众之间不和谐的关系才能得到根本改善。告别浅薄、告别空洞、告别枯燥的成就报道,才能真正让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

注释:

(1)穆青《学会写视觉新闻》,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编《新华社采编经验选萃》,第45-46页,新华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2)丁柏铨主编《当代新闻文体写作》,第17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一版。

(3)周立方著《金玉良言--新闻写作弊病剖析》,第361页,新华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猜你喜欢
成就深度受众
了不起的成就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深度观察
失恋“成就”的CEO
回顾五年成就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