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报史二题

2003-04-29 00:44
新闻爱好者 2003年5期
关键词:小报河南报纸

崔 同

河南在唐代就已有报纸流行

唐代是中国开始有报纸的朝代。和现代的词义已经十分接近的"新闻"、"编辑"、"传播"等新闻事业的常用词汇,都始于唐代。以"开元杂报"、"敦煌进奏院状"为代表的、从官文书中游离出来的原始状态的报纸,也都始于唐代。

唐代也是河南有报纸的朝代。宋人尤袤撰《全唐诗话》卷二有段记载说:"(韩)时已迟暮,不得意,多家居。一日,夜将半,客叩门急,贺曰:'员外除驾部郎中,知制诰,'韩愕然曰:'误矣!'客曰:'邸报:制诰阙人,中书两进君名,不从,又请之,曰:与韩'。时有同姓名者为江淮刺史,又具二人同进。御批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青烟散入五侯家'。又批曰:'与此韩。'"这段话说的是唐德宗李适建中(公元780年-783年)初年的事:韩的朋友看见邸报,说政府中秘书(制诰)缺人,宰相两次推荐韩,邸报上已发表了他被任命为驾部郎中官职、负责主持起草皇帝的诏令的消息。而韩本人尚不知道,故朋友连夜向他报告。韩,字君平,河南南阳人,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进士。建中初年为德宗李适赏识,官至中书舍人。他也是中唐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史上所谓"大历十才子"之一,著名《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是其代表作。"安史之乱"后曾做过节度使的幕僚,随后赋闲"家居"多年。据《中国人名大辞典》和《历代诗话》等所载韩的其他资料推断,"多家居"的"家"应是在南阳。从以上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当时"邸报"在士大夫及其亲友中已相当流行了。

"邸报"主要靠驿运发行。驿运早在秦汉即已普遍推行于全国,隋唐更以长安为中心,向全国作辐射状的延伸,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据统计,唐代驿站的总数最高时达到1643所,其中陆驿为1297所,水驿为260所,水陆兼有者为86所。陆驿的驿马,每驿不等,少则8匹,多则75匹。水驿的驿船,每驿最低为2艘,多则四五艘。水陆兼有者同时备有驿船和驿马。唐代的驿运制度不同于前朝。全国的驿站虽然统属兵部,具体到地方则规定为:一县的驿站,由县令兼管;一州的驿站,掌于州之兵曹;一道的驿站,在节度使下设立专职管理。唐代驿传最快的一天走300里,这就为藩镇转抄传播朝廷发布的"报状"提供了方便。

唐朝,河南的经济文化达到鼎盛时期。开元年间,河南的人口居全国第2位。洛阳作为陪都(史称东都)是皇帝经常居住的地方,也是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仍然是连接洛阳与江淮地区的大动脉,河南的几大城市当其要冲,河南在全国的地位至关重要。中原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高于其他地区,文学艺术的发展极其辉煌,出现了画圣吴道子、诗圣杜甫及韩愈、元稹、刘禹锡、李商隐、李贺等一大批文学名家。一个实际上的全国政治、军事和漕运中心,一个仅次于首都的最重要的城市,驿运或用其他办法及时送达"邸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此,说在唐代河南已有报纸发行网络和发行人员,有基本的读者群,一点不为过。

河南在宋代曾创造中国古代报纸辉煌

北宋是中世纪河南历史上的黄金时期,科技文化教育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当时纸已经普及,雕版印刷技术已较成熟,又有了活字印刷;宋都开封是全国最大、最繁荣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鼎盛时人口超过170万,有广泛的读者群,这些都为报纸的出版发行与繁荣创造了条件。

开封作为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设有都进奏院,统一发行"进奏院状报"。这是现代报纸的雏形。按照宋代各个时期不同的规定,"都进奏院"或每日,或5日、10日,或一月发报一次。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书和其日常起居言行,政府的法令公报,各级臣工的章奏疏表,省寺监司等机构的工作报告和边防驻军的战报等。或用手抄,或镂版(雕版)印发,一般情况下用手抄,而朝廷重要诏令及重要文件,为避免传抄舛误,以及避免稽延时间,往往镂版发行(参见《续资治通鉴》卷36;《宋会要》"职官二"之47)。

这种由中央政府统一编辑和直接发行的官报制度是宋代官报的最大特点。它与唐代由藩镇所设进奏院邸吏各自抄传的"进奏院状报"及宋初一二十年出自各州郡邸吏抄传的"进奏院状报"是大不相同的。它的性质显然属于由朝廷直接主持的中央政府公报,并且成为向全国各地广泛传播的报纸。

宋代"进奏院状报"不仅政府官员阅读,而且普及于民间。当时政府官员、士大夫阶层读报已成习惯,几乎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北宋诗人陈师道《后山谈丛》中有这么一条记载:"乖崖在陈,一日方进食,进奏院报至,且食且读,既而抵案恸哭,久之哭亦止。复弹指骂詈久之,乃丁晋公逐莱公也。"(见《后山谈丛》卷三)。这条记载生动传神地把读报人边吃边看报、看报后又哭又骂的神态描摹出来了。当时有人甚至收藏邸报,成为了藏报专家。

宋朝政府对"进奏院状报"登载的内容,有很多规定和限制。公元1090年7月25日,礼部曾上言:"凡议政得失,边事军机文字,不得写录传布;本朝会要实录,不得雕刻。违者徒二年,告者赏纸钱十万。"宋朝政府早在公元999年就规定了由枢密院审查样报的"定本"制度,即:先由进奏院把编好的字报样本送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审查,然后再将"定本"发给进奏院传布四方。由于"定本"制度要求对报纸内容审慎核定,这样就难免稽延时日,妨碍官报及时"通上下之情"的功能。

宋代"邸报"是"进奏院状报"的一个支流。邸报所载跟"进奏院状报"相比是略而不详,多发些"短新闻";邸报的新闻性在当时是较高的,内容有时超出了"进奏院状报"范围;其递送速度是较快的,比"进奏院状报"的传播面更为广泛,在当时应是封建统治集团人物了解朝廷政事的一个重要载体。

宋都又盛行小报。小报肇始于北宋,是一种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的定期民办报纸。小报的发行人是邸吏、使臣,在政府机关工作的中下级官员、书店主人。小报的出版,为读者提供了不少官报所不载或禁止刊载的新闻和文件,或先于官报透露了这些新闻和文件。在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期间,小报往往被各阶层的主战派和爱国人士利用,来作为向当权的主和派发动攻击的传播工具。当然,平心而论 ,当时的小报影响有,不过也不太大,因而政府虽不喜欢小报惹麻烦,一些官员提出应该查禁小报,但实际上对私办小报的人的处罚也并不太重,一般只是流放到500里外的地方接受当地政府的管束而已,与清代将办小报的人处以极刑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总之,按现在的说法,北宋时河南编印的报纸品种繁多,有官方报纸,也有非官方的民间小报;有的报纸反映朝廷观点,有的报纸和官方观点不同;从新闻来源、发布方式、新闻检查到报纸出版,都有规定。这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的其他地区所不能比拟的,终于一度成就了中国古代报纸的辉煌。

猜你喜欢
小报河南报纸
奇葩小报
奇葩小报
奇葩小报
奇葩小报
报纸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