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闻的道德规范功能

2003-04-29 00:44贺棣葆
新闻爱好者 2003年7期
关键词:指导性道德规范趣味性

贺棣葆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新闻传媒普遍加大了社会新闻的报道力度,以提高和增强媒体自身的价值,吸引更多的读者、观众和听众。不少社会新闻作品既发挥了道德规范功能作用,又体现了指导性原则,在主体上很好地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主流,充分发挥了表达舆论、传播思想和观点,达到统一思想和行动,社会效果明显。

穆青同志认为,社会新闻必须体现道德规范功能,这是社会新闻最重要的社会功能,要把道德规范功能摆在"以德治国"的高度来对待。道德力量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社会功能,在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等新闻种类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对社会新闻来讲,这一功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在去年华东地区举行的"社会新闻道德功能"研讨会上指出,道德规范功能是社会新闻中最主要、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功能,它直接决定着一篇社会新闻的成败。

道德规范功能,是由社会新闻特有的取材范围、采访对象、报道角度等因素所决定的。社会新闻的定义很多,目前使用较多的定义是这样的:社会新闻是具有社会教育意义,与个人品德行为、个人日常生活有关联的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等的报道。这类新闻以其带有的个人行为、个人境遇的色彩来打动人、感染人和影响人。读者和听众及观众从这些新闻报道中感受到某种道德观、价值观、人格倾向的影响。例如,一篇舍己救人的报道,一篇勇斗歹徒的报道,或一篇关于为满足私欲而走向犯罪的报道,都能使读者受到其中的道德影响,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读者从政治、经济等新闻中,虽然也能感受到道德的力量,但相对于社会新闻而言,则没有那样强烈、集中,而是更多地看到其中的政治意义和工作指导意义。

社会新闻在表现形式上,道德力量尤为显得直观、集中和强烈。直观,是通过事实说话,有直观表达性和说服性。集中,则是通过一个带有个人行为、个人境遇色彩的事件,集中反映出被报道对象的道德情操,凸现出其人格上的特征。强烈,即褒贬分明,作者的情感寓于事理的表述之中。社会新闻的道德规范功能一般分两种,一种是热情讴歌新人新事新风尚,用新人新事新风尚本身所具有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内涵去教育、影响读者;另一种是对社会生活里丑恶的东西进行揭露批评,通过揭露批评,使读者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引导和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社会新闻还有其他社会功能,如信息传播功能、欣赏功能等。读者对社会新闻的社会功能的需求、选择可能会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但对新闻采编者、传播者来讲,必须首先考虑其道德规范功能。这是一种职业责任,也可以说是讲政治的一种基本要求。抓住这一点,也就抓住了最重要的一环。

强调道德规范功能是社会新闻最主要的社会功能,并不因此忽略社会主义新闻舆论工作强调的指导性原则;而是恰恰相反,强调社会新闻的道德规范功能,正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新闻的指导性。有些新闻工作者认为,只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等才有指导性,而社会新闻只有信息传播性、可读性、趣味性等,谈不上有指导性。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新闻的指导性是指新闻传播机构通过新闻事实的报道和评论,对广大读者和整个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它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新闻所固有的属性之一。一言以蔽之,社会新闻与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同样具有相同的指导性,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经济新闻侧重于指导工作,从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迅速及时反映工作中的新情况、新经验的角度进行报道。而社会新闻则是侧重于指导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对社会生活事件中凸现出来的人的道德品质进行歌颂和批评,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在表现形式上,经济新闻的指导性表现得更为直接一些,而社会新闻的指导性则往往以间接的方式体现出来,寓理于事,通过引导达到指导的目的。

综观近年来我国传媒中的社会新闻报道,绝大部分在道德规范功能的把握是恰当的,很好地体现了新闻的指导性原则,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些报道还引起中央和地方的高度重视,成为制定或调整政策的参考依据。毋庸置疑,有一些社会新闻作品,对新闻事实本身所体现出的道德规范影响把握不准或疏于推敲,没能处理好道德规范功能与指导性原则的关系。如有些报道犯罪活动的社会新闻,不是着眼于启发读者思考怎么同犯罪行为作斗争,而是采取渲染甚至欣赏的态度,津津有味地描写犯罪细节,使读者弄不清报道者在宣扬什么。社会新闻的道德规范功能与指导性原则是客观存在,它可以为高尚的道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反之也可以起破坏作用。这是社会新闻采编者和传播者不容忽略的一个政治问题。

强调社会新闻的道德规范功能,并不意味着就忽略社会新闻的趣味性。社会新闻的趣味性必须符合道德规范功能的要求。社会新闻报道的内容,具有生动、趣味性强等特点。能够成为社会新闻的事实,大多也具有趣味性。趣味有低级趣味、高尚趣味等区别。无产阶级新闻媒介必须传播高尚的趣味,培养读者高尚的趣味和情操,为"以德治国"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有些新闻媒介认为社会新闻的趣味性是与生俱有的,可以不必去辨析、把握,结果忽略了趣味性的分析、辨别,因而采写出的社会新闻往往趣味不高,甚至低级庸俗,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究其原因,关键是疏忽了道德规范的功能。实践证明,只有牢牢把握住道德规范功能这一主要矛盾,社会新闻才有生命力。

猜你喜欢
指导性道德规范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论指导性案例释法功能之完善
指导性案例的生成技术优化——基于指导性案例司法应用的实证分析
指导性案例的参照方法*——以行政类指导性案例为例
指导性案例遴选标准的完善
孔祥渊:“我”的出现有助于提升个体道德认同
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实施细节研究
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传统伦理道德现实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