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指标预测和分析

2003-04-29 00:44安士玲吕清禄
北方经济 2003年7期
关键词:位次收入水平增长速度

安士玲 吕清禄

一、内蒙古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现状分析

1.“九五”时期我区域乡居民收入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增速有逐渐放慢的特点

“九五”时期,国家不断制定各项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收入水平,同时,我区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在此宏观背景下,我区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九五”时期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5年的2846元增加到2000年的5129元,年均增速达到了9.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95年的1300元增加到2000年的2038元,年均增速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增速3.9和3.6个百分点。但我们也应看到,“九五”时期,我区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虽然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各年度的增长速度波动较大,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见表1)。

2.“十五”时期,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逐渐增快,但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从“十五”头两年情况看,我区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有逐渐加快的趋势,2002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分别达到了10%和4.7%,明显高于前两年的增长速度。在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我区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正在不断扩大,1995年,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2∶1,到2002年这一差距扩大到了2.9∶1。

3.我区居民收入在全国和西部的位次不断上升,但收入总体水平较低

“九五”以来,我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在全国的位次不断上升,尤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幅度较大,由1996年的29位,上升到2001年的23位,6年间上升了六位;虽然农牧民纯收入在全国的位次1996年和2001年均为20位,但总体看来,上升的年度居多,所以总趋势应为小幅上升。在西部的位次,我区城镇居民的位次居后,农牧民的位次居前,2001年,在西部大开发的12个省市中,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位次为第9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位次为第2位。

二、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的原因分析

1.经济总体水平较低。2001年,我区GDP总量全国的位次是第24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第23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是第20位。我区GDP在全国的位次与居民收入的位次基本相当。可见,经济的总体水平的高下是决定居民收入水平的根本原因。

2.在GDP的支出构成中,存货增加的比重偏大。我区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与GDP的增长速度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2001年人均GDP在全国的位次为第16位,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靠前7位和4位。究其原因,可以发现我区GDP支出法的构成中,存货增加的比重远远大于全国水平。2001年,我区GDP总量为1545.33亿元,存货增加为116.1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8.9%,而全国同期指标仅为1.7%。这说明我区GDP的增加值中,有相当一部分作为存货积淀了,未能转化为经济效益,并进一步转化为可供分配的居民收入。

3.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2001年,我区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0.9%,而全国的同期指标为17%,我区比全国低6个百分点之多。财政收入低是我区城镇居民收入低的直接原因之一。

4.城乡差距扩大,农牧民收入严重偏低。1995年,我区农牧民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2.2;2002年变为1∶2.9,差距的不断扩大,说明农牧民的相对收入水平在下降。导致农牧民收入增长不快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占国内经济的比重在逐渐下降,使农牧民收入的增长空间变小;其二,农畜产品供过于求与结构性不足并存,市场饱和的产品价格下跌,而市场需要的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又相对缺乏,导致农牧民从农牧业中增收困难;其三,随着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在农畜产品方面的比重下降,也导致农牧民收入增长困难。

三、2005年—2010年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目标预测

据国家权威人士测算,目前到未来几年,随着经济持续增长,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将保持过去几年的增长势头,增长速度基本不变。从表1可以发现,我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在全国的位次平均一年前进一位,预计“十五”期间基本可以保持这一趋势,到2005年,我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全国的位次可达19位;预计2005—2010速度会放缓,2010年末达到15位左右。

我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的位次不算低,因此增长空间相对较小,近年来在全国的位次没有明显提高。预计2002—2010年,我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的位次将会有所提高,到2010年约达14位左右,大约每两年上升一位。到2010年,我区居民收入水平将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

初步测算,要达到上述目标,2002—2005年,我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需要达到9%左右,2005—2010年的年均增长速度需要达到10%左右,2002—201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则需要达到6%左右。届时,我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西部地区的位次将不低于前5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西部地区的位次将达到第2位,城乡差距虽然仍在不断扩大,但扩大的速度逐渐趋缓,201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可能达到1∶3.4左右。

四、实现上述目标的条件

1.国民经济保持快速持续增长。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是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和根本保证,目前,从需求和产出的主要指标看,我区国民经济正步入均衡高速增长区间。如果我们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以城镇化为突破口,以优势产业为主导产业,以一区两带(呼包鄂黄金三角区、赤峰通辽经济带、海拉尔满洲里经济带)为经济增长极,到2010年我区GDP平均增长有可能保持11%左右的高速度,从而为居民收入的增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2.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我区整体经济社会文化水平、居民的素质相对较低,很大程度上是城市化水平不高所致。因此,要以一区两带为重点,进行城市化布局,力争到2010年形成呼和浩特、包头两个200万左右人口的大型城市和赤峰、通辽、海拉尔等若干个经济中心城市。通过城市的聚集力,吸引资金、人才,发展现代工业、服务业,使经济获得超常规、快速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并带动农牧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3.大力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大力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要以我区优势产业、产品为核心,进行优势农畜产品区域布局,把优势农畜产品区域布局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农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以“伊利”、“蒙牛”等名牌产品为龙头,进行产业以及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聚集,把农产品放在最适宜它生产的地区和自然环境中进行生产,获得质量最好的农产品和最佳的效益,通过扩大总量和质量,提高其在全国市场的份额。要按照“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的发展方针,注意在城乡统筹框架下增加农牧民收入,发展农牧业科技园区,增加农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畜产品的附加值,减免农业税费,切实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水平。

(作者单位: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位次收入水平增长速度
2022年1-6月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表
2022年1-3月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表
“列”义释疑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包括国内外债务部分)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不包括国内外债务部分)
中等收入水平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检验
法学院哪家最强
全面发展与提高消费力
2015年上半年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表
决定医生收入水平首先是市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