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效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要抓住它们最重要的一些特点和要求。比如: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宗旨;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追求润物无声的意境;建立师生平等互动的关系;用好引发学生学习活动的教材。这些新的理念和要求,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表达了该课程与原有相关课程的根本区别。正确认识并认真践行这些新的理念和要求,对保障这两门课程的顺利实施尤为重要。
站在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本世纪初《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的一个响亮口号。稍后,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了学生的发展”成为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根本宗旨。我们知道,过去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强调社会本位,强调国家、社会的需要,旨在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很少考虑学生个体的需要与感受,更不提“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现在,我们强调,要站在人的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终身幸福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服从并服务于人的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终身幸福,并由此出发,去培养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根本性的观念转变。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建设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强调,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年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童年生活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等等。《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则强调,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中,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这一点应该在我们的全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而切实的贯彻。
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同时规定,这两门课程都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原来的思想品德、生活、自然等学科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原来的思想品德、社会(社会生活常识、历史和地理常识)等学科课程的基础上综合的。以前的这些课程,都是按学科的逻辑构建的学科课程。学科化的课程必然要使一个学科与另一个学科“划清界线”。而思想品德课、生活课、社会课等,要建立各自的学科体系,彼此之间要“划清界线”,这是根本不符合生活逻辑的。正如课程标准组的鲁洁教授所说的,没有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按学科分为“历史”的、“地理”的、“公民”的、馗德”的,也没有一种纯道德的生活。道德的生活总是寓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道德存在于学生的全部生活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不仅应该是综合课程,而且只能按照儿童生活的逻辑来构建,以儿童生活为中心,以儿童正在进行的生活为重点进行综合。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就是要让课程符合儿童生活的实际情况,既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课程要关注儿童的所感、所思、所悟,帮助儿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指导他们今后的生活。这样,也就能使学生感受到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他们自身而言是有意义的,是有助于他们现在和将来的生活的。
淡化教育痕迹,追求“润物无声”的意境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取代原来的思想品德、生活、社会等课程,其初衷之一就是要改进和加强品德教育,要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品德教育在新课程实施中应该有更好的效果。新课程怎样传递品德教育要加强而不是要削弱的信息并且保障教育有更好的效果呢?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都强调,要以“培养品德良好的儿童”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为目标,都将“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作为课程的核心;强调要为学生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打下基础。很显然,新课程对品德教育尤其重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在课程标准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育内容的表述,与原来的思想品德课程教育内容的表述有很大的不同。它们不像以前思想品德课程那样有成体系的德目、有鲜明的道德观点和成序列的具体的道德规范要求。那么,我们怎样来理解品德教育是加强了而不是削弱了呢?
通过学习课程标准,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认识:新课程基于“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的理念,把品德教育寓于生活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之中,或者说,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我们的品德教育和社会生活常识教育在新课程中不搞“两张皮”,而是要融为一体。人的生活、社会的生活,也就是充满道德关系和道德问题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帮助他们认识社会的过程,也就是启发学生道德自觉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课程中的品德教育是生活化的品德教育,是淡化了教育痕迹的品德教育,它要避免的是纯学科化的德育和那种生硬的说教。新课程的品德教育重视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追求“使学生受到教育并避免学生感觉有人在教育他”这样一种“润物无声”的意境。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要搞清楚这样两个问题:一个是教学形式问题,一个是师生关系问题。这两个问题的本质大致可概括为教学的活动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一些实验教师则干脆戏称为“两个中心”,即“活动中心”和“学生中心”,或者说:课堂以活动为中心,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规定,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课程。活动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虽然没有提“活动型”课程,但强调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两门课的课程标准都特别强调了课程的活动性。为区别于传统的课程形式并强调这种活动特性,教师们在这里有理由提“活动中心”。教学主要的和经常的形式是活动。这时的师生关系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课程中,教师的角色、任务与传统的教学有了不同。教师主要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为区别传统的“教师中心”并强调这种学生主体性,教师们大概也可以提“学生中心”。两个“中心”所暗含的课程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首先,它强调对儿童生活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只有在对学生充分尊重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支持、合作和指导。这时的教师也就是学生的帮手和朋友。其次,它重视对儿童活动的引导。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的角色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综合地、动态地实现的。教师既有对学生活动的支持、合作,也有对学生活动的指引。在支持与合作中对学生活动提出适当的建议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地开展活动并将活动引向深入。
用好引发学生学习活动的工具——教材
在新课程中,我们把教材(教科书)看作是引发、指引学生学习活动的工具。或者说,在引发、指引学生学习活动的诸多工具中,教材是最重要的一件。教材内容是为了引出一个话题,一个主题。教学不一定是教教材,但一定是借助教材引发、生成问题。应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观念。过去,我们讲
似纲为纲、以本为本”,认为教材是教学之本。教学就是教教材、学教材。现在,我们认为它是一种师生对话的文本,是一件工具。为什么这样说呢?这首先是因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一种开放性的课程。课程的开放性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从教材拓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并且儿童感兴趣的题材。课程的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允许有调整的余地并能够在与学校其他活动的联系中得到弹性的延伸。教学的空间要突破教室、教材的局限。要鼓励儿童在广泛意义的课堂上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课程的开放性决定了教科书是一个“开放”的文本或一件可以“活用”的工具。同時,也反过来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事实上,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开放性教材已经为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造性地处理教学内容留出了大量空间。教材内容的单元式分布、主题活动的点状结构以及体验式呈现形式,也使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载体或罗列知识技能的清单。新课程的教材不仅要求教师改变“以教材为中心”的观念,而且也为改变这一点开辟了道路。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保证实现课程目标的前提下,对教育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努力做到在课程标准的精神的统领和指引下活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