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萍
教材分析
《唱脸谱》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艺术》(教科版)七年级上册。这是在学生能初步对身边的艺术现象进行分类归纳后,引导他们了解艺术形式中的戏曲,并把京剧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多了解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材中还设计了“动动手”的环节,内容是请学生发挥想像力,表演一两个戏剧性的虚拟动作,如进门、穿针、骑马等,目的是让他们通过参与表演活动,体会传统艺术的魅力。
学生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參与意识和交往愿望较强,在学习上已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小学生有明显变化。由于受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学生大多热衷于流行音乐,追星现象屡见不鲜;而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京剧,却知之甚少。如今正大力提倡振兴京剧,弘扬祖国优秀民族文化,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让学生多接触、多了解我国的国剧,对于提高他们的民族紊质和艺术修养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设计思路
由于本课和“画脸谱”一课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的,因而在备课上我充分考虑了两课的联系和延续性,并结合了新课程提出的“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等要求,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力求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平等、合作”的课堂教学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知识。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感受京剧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民族素质和艺术修养。
2.通过参与模仿表演活动,初步了解戏曲艺术中人物性格与情感表现的特殊方式。
3.通过演唱《唱脸谱》,使学生了解京剧脸谱所表现的人物性格。
教学准备
教师注意搜集与京剧相关的资料,如京剧影像资料片段、人物造型图片、京剧伴奏的相关乐器、京剧服饰道具等。还可预先去专业京剧团体学习京剧表演的简单动作,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上课铃响后,教师播放《唱脸谱》的音乐,学生在音乐声中走进课堂。
师:同学们,刚才这首歌大家听过吗?
生:听过。在我们上节课画脸谱面具时老师曾放过。
师:对了,这首好听的歌就叫《唱脸谱》(电脑显示课题:唱脸谱)。前面你们已经学会了画脸谱,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并围绕这首歌进一步去了解京剧,体会京剧的美,好吗?
二、由歌词引出京剧的音乐美。
1.师:刚才歌词中有这么一句“四击头,一亮相”,你们知道“四击头”是什么意思吗?
【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教师播放影片《霸王别姬》片段。
师:刚才在这段武打场面中我们听到了哪些伴奏乐器?
生踊跃回答。
师(总结):主要有大锣、小锣、板鼓和钹四件乐器,经常用于京剧武场伴奏,俗称“四击头”。〔电脑显示;四件具有动画效果的乐器图片。)
师:今天,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地感受京剧的魅力,老师特意把这四件乐器都带来了。有谁愿意上来试试?
3.学生上台表演。
学生起初看到图片时已很有兴趣,待到我本出实物后更是兴奋不已,一个个高举着手,跃跃欲试。由于时间有限,我只能分别请了两组学生,并要求他们按照由慢而快的节奏击打。为了使课堂气氛更活跃,我还请了部分学生跟随锣鼓点的节奏“跑龙套”。动作虽简单,但效果非常好。
【此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四击头”伴奏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使课堂气氛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三、由歌词引出京剧的服饰美。
师:刚才歌曲中出现了哪几位京剧人物?
生;有曹操、关羽、张飞、窦尔敦、孙悟空……
师:那么京剧演员的行头有什么讲究呢?
(电脑显示:曹操、关羽、张飞的人物造型图片。)
在讲解这个内容时,我充分利用了《画脸谱》一课中学生试穿过的戏服,通过官帽、头盔、鞋靴等装扮的不同,使学生了解到京剧的“行头”和人物身份、地位及性格之间的关系,并和他们已学过的脸谱知识联系起来,既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又适当作了延伸。
四、由服饰引出京剧的表演美。
观看两个京剧小片段《盗御马》和《拾玉镯》。
师:刚才剧中演员分别表演了什么动作?
生:骑马、穿针.
师:对了。那么有哪些同学愿意上来模仿一下这些动作呢?
对于这个环节起初我有些担心,怕学生因为难为情不肯上台表演,结果学生的反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的积极性非常高,特别是几个刚才没机会演奏乐器的同学更是表现踊跃。尽管他们的表演谈不上精彩,但非常认真,一招一式有模有样,引来了同学们的阵阵笑声。
【共请了四位学生表演,并让大家评一评谁表演得最好,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京剧表演的虚拟性特点和增强竟争意识。】
五、演绎歌曲《唱脸谱》。
教师播放录音带,提醒学生注意几个大跳音程及节奏难点。
学生跟随教师和录音带学唱歌曲(电脑显示:歌词)。
教师播放歌曲的VCD,要求所有学生都戴上自己做的面具演唱歌曲,并挑选出五位学生分别戴上歌曲中出现过的脸谱面具上台表演。(电脑滚动播出一组京剧人物造型图片。)
【教师就地取材,既巧妙利用了《画脸谱》一课中学生的作业——脸谱面具,又为歌曲演唱增添了不少色彩,同时还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六、总结。
师:京剧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精华。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应该了解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并为我们能拥有这样宝贵的艺术财富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总结两堂艺术课,使学生明白京剧的艺术地位,对京剧有更深刻的体会。】
教学后记
本课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并通过击打伴奏乐器、展示京剧服饰道具、学生亲自参与表演等环节,拉近了学生和国剧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了传统艺术的魅力。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在教学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也越来越深地体会到“艺术课需要全才教师”这句话的含义。它要求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之外,在文学、地理、历史、人文等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如何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相互促进,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确定课题后,我和同事程晓老师(上“画脸谱”的教师)一起钻研教材,共同备课,并时刻注意彼此教学中的联系。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画脸谱”一课中用到的京剧戏服,并把学生的作业——脸谱面具转化为我这节课的道具,这样既为学生的演唱增添了色彩,也使两节课的资源得到了共享。
两堂艺术课(包括前一节的“画脸谱”)上完后,引起了师生的巨大反响。学生们七嘴八舌,围着我们问这问那。有些在课堂上没能穿上戏服、击打乐器的同学更是觉得不过瘾。借着学生对京剧的这股热情,我和程晓老师趁热打铁,成立了“京剧社”,招收了一批对京剧有兴趣的学生,定期开展活动。为了能让学生对京剧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特意聘请了几位资深京剧演员来校授课,并积极与校外京剧团体挂钩,为学生提供更多观摩和学习的机会。如今,“京剧社”已经成立一个多学期了,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不少成果。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的这些日子里,我们两位老师也获益匪浅,深深地体会到了国剧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也为今后更好地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