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斌
作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并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声誉的实验性小学,近几年来,我们就学校特色建设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从而促进了学校各方面的飞速发展。在学校特色建设中,我们做到了准确界定办学特色、认真确定办学特色、精心实施办学特色。
一、准确界定办学特色。
我们认为,学校特色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办学风格或学校风貌,具有优质性、独特性和稳定性的特征,是校长在办学中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的体现。
学校特色的形成有一个孕育、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选择和孕育阶段,也是初始阶段,主要是筹划、选择、提炼、确定学校办学特色。二是组织发展阶段,主要是将提炼、确定的学校办学特色具体落实,使校长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得到全体干部职工的理解、认同并形成共识,有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三是完善和巩固阶段,经过总结、评估和规范之后推出经验,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措施,用可操作性语言,把办学特色的内容和程序规定下来,作为长期的指导性意见。
二、认真确定办学特色。
在确定我校办学特色过程中,我们重点做了以下两方面工作。
第一,在论证、孕育、选择中確定办学特色。我们认为,现代社会中人的基本特征就是主体性,对主体性的呼唤就是对人的呼唤,教育应该着眼于人的主体性发展,弘扬人的主体精神。教育理应促进人的创造精神,使人的自主精神得到发展。基于这样的理性思考,结合我校近几年围绕着“主体性教育”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我们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它主要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学生活动的主体性,二是教师教育活动的主体性,三是学校管理活动的主体性,其思想精髓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字——以人为本。
第二,我们提出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目标。
学生发展目标:一是自律、自尊,维护独立人格,校规校纪自我践行,道德言行自我调控;二是自信、创新,建立自我学习的理念,树立积极自我肯定的信心,学会选择、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三是自控、自强,具备自觉健体、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具备承受挫折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四是自理、自立,不依赖他人,日常生活自我管理,具备动手动脑的创造能力,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
教师发展目标:主体意识充分觉醒,主体能动性充分发挥,主体意志充分拓展,主体潜能全面实现:建立起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形成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教学模式。
学校发展目标:构建完善的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办学特色的理论体系,形成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学校管理特色;学校的教育优势进一步明显,品牌效应进一步形成,学校形象进一步提升。
三、精心实施办学特色。
一是成立学校特色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加强对办学特色建设工作的领导、研究和指导,确保整个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
二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让全体干部职工全员参与,形成全员共识,营造特殊氛围。
三是进行专题研究,确定办学特色建设研究的总课题和分类子课题,进行科学论证。我们确定了《创建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办学特色研究方案》为总课题,同时确定了《校本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促进小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研究》和《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等子课题(有的是区、市和国家级的立项研究课题)。通过这些课题研究,对学校办学特色进行科学论证,从而实现学校特色建设的目标。
四是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做到“一个整合,两个发展”,即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和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手段,与各学科教学进行有机整合,使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很好的发展。同时,学校把“一个整合,两个发展”作为评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标准。
五是加强办学特色建设工作的“过程”管理,注意随时收集、整理资料,不断总结、提炼经验,定期开展交流活动。
我校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特色建设,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和研究,现已基本形成特色理论体系。如今,各部分的目标基本实现,这所历史悠久的名校,在新时期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被上级部门确定为重庆市示范小学、重庆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学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