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红
教材说明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湖南版)七年级上册。
设计理念
1.摆脱通常的教学模式,不再是单纯的地理课,而是在教学中穿插了物理、化学课中才有的实验,综合了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知识,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学科整合和关联。
2.从学生身边的环境切入,把抽象的问题变成具体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无处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课堂设计以实验、小组讨论为主,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目标
1.了解海陆分布和地形地势变化对气候的影响(重点和难点)。
2.在教师的演示实验中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3.通过测定不同地点的气温,培养动手能力和求实精神。
4.关注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树立“关心大气环境,从我做起”的观念。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四人一组,自主选择,完成如下活动之一:
1.测定市区和学校(郊区)的气温。
2.测定云顶岩山脚和山顶的气温。
3.测定环导路(海边)和金尚小区(离海较远)的气温(中午和晚上)。
【课前让学生测定不同地方的温度,目的是让学生对影响气候的因素有个感性的认识,另外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求實精神。比如,有些同学说,山顶的气温比山脚的高,这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足以说明没有进行实地测量。】
二、导入新课。
师: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几个影响气候的因素?
生:太阳辐射、地球运动、地球形状。
师:今天我们学习另外三个影响气候的因素;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和人类活动。
三、实验演示,标新立异。
实验演示,
(1)器材;两个烧杯、细沙(代表陆地)、水(代表海洋)、温度计、酒精灯(代表太阳)。
(2)步骤:在两个烧杯里各放约占烧杯容积四分之一的细沙和水,并分别在沙中和水中安t两枝温度计,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哪枝温度计的温度升得快,接着熄灭酒精灯,观察哪枝温度计降得快?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打破常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生;加热时,沙中的温度升得快;水中的温度升得慢:熄灭时,沙中的温度降得快,水中的温度降得慢(因冷却的时间较短,差别不是很明显)。
师:请描迷“夏夭中午和晚上站在沙滩和水中的感觉”。
【通过学生亲身的体验去感知温度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意识。】
四、顺水推舟,得出结论。
在实验观察和亲身感受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
1.纬度相同的地方,哪个季节陆地上的气温比海洋上的气温高?哪个季节陆地上的气温比海洋上的气温低?
2.海洋的高温月份和低温月份,比陆地出现得早还是迟?
教师稍加引导。
生:夏季陆地比海洋气温高;冬季陆地比海洋气温低;海洋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月份比陆地出现得迟。
进一步深入。
师: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
因牵涉到“热容量”这一物理知识,学生较难理解,可让有兴趣的学生进行课后探究,点到即可。同时告诉学生学科间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小组交流环导路(海边)和金尚小区(离海较远)的气温情况。
中午,金尚小区的温度稍微高一点;晚上,金尚小区的温度稍微低一点。与此结论相符的,要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与上述结论相反,要及时查找原因。
(板书:四、海陆分布与气候
1.夏季陆地比海洋气温高:冬季陆地比海洋气温低。
2.海洋气温最高和最低月份比陆地出现得迟。)
五、观察对比,找出共性。
演示实验2
(1)器材:电吹风(吹冷风表示有冷气流经过;吹热风表示有暖气流经过)、挡板一个(代表山脉)、温度计两枝、蜡烛两枝(代表太阳辐射)。
(2)步骤:
①请四位同学上来读数。
②挡板放中间,温度计放两边,先把电吹风调到冷风挡,然后请两位观察员读出各自的读数;再把电吹风调到热风挡,两位观察员报出自己的读数。
③关掉电吹风,点燃两枝蜡烛并放在挡板的一侧,请观察员报出自己的读数.
④学生观察的结果:吹冷风时电吹风一侧的温度低于另一侧;吹热风时电吹风一侧的温度高于另一侧;有蜡烛一侧的温度高于无蜡烛的一侧。
【通过演示实验可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师:山脉可以阻挡气流的长驱直入,使山脉两侧的气温有所不同。山脉也会阻挡太阳的辐射,影响山脉两侧的温度,一般而言,山地的阳坡温度高于阴坡。
(投影)南美洲地形图以及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的植被景观。
【播放投影片,学生可一目了然地看出东西两侧的植被差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
师:纬度相同而且都靠近海洋,为什么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的植被会出现不同的景观?
生:山脉对水汽的阻挡,东侧降水较多,西侧降水较少。
师:(补充)因为山脉的南段处于中纬度地带,一年四季盛行西风,从海洋上带来湿润的水汽,受山脉的阻挡,迎风坡形成大量的地形雨,而东侧却处于背风坡,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难以形成降水.
六、小组交流,得出结论。
小组交流云顶岩山脚和山顶的气温情况。
【各组测定的结果肯定有差异,在交流中教师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
代表发言:
1.山脚的气温比山顶的气温高(占班级人数的2/3)。
2.山脚的气温比山顶的低(占班级人数的1/3)。
经了解,持第2个结论的同学没有用温度计进行实地测量,只是觉得爬到山顶已汗流浃背,所以山顶的温度就高。他们把人体因为运动产生的热量与周围空气的温度混为一谈了。
请学生描述自己在爬山旅游中的感受。
生:前年暑假和叔叔去黄山旅游,在山脚下时穿的是短袖,爬到半山腰休息时,身上觉得凉嗖嗖的,只好添一件长袖的外套,晚上到山顶过夜,去租了一件棉衣和一床棉被,否则会被冻着的。
再请做过测量的学生说说他们测量的结果。
【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告诉学生,科学知识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通过交流和描述得出结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
师:(补充)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
请学生比赛计算第70页思考题第1题,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板书:五、地形地势与气候
1.山地的阳坡气温高于阴坡。
2.山地迎风坡的降水多于背风坡。
3.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
学生小组交流莲坂(市区)和学校(郊区)的气温情况。
【联系身边的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可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小組代表发言:莲坂的温度高于学校的温度。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学生的回答有:
莲坂:人多,呼出的co,多;水泥地吸热快;植被少;汽车多,排出的尾气多(CO2、SO2等);高楼多,风速小,影响散热:冰箱多,会排出大量氯氟化合物。
学校:人口少;泥土吸热比水泥地稍微慢点:车少;高楼少,风速大,散热快;植被较多;有的地方还修建了不少水库。
(板书:六、人类活动与气候
1.改变地面状况,可影响局部的气候。
2甲市区的气温高于城郊的气温。)
课堂练习:小组抢答(答对者加分)。
【通过抢答加分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七、课后活动(自选)。
1.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为什么会逐渐降低?
2.什么叫臭氧空洞?它是怎样形成的?
3.假如全球气温升2-5摄氏度,世界将会变得怎样?
【这些题目是对课本内容的拓展延伸,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课后反思
据以往的学生反映,“气候”这章的知识是最难理解的。而这届的学生却不这样认为,之所以能达到这个效果,我认为主要是做到了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厦门是个靠海的城市,周边又有大面积的农村,我们的学校又在山脚下。为了让学生有个感性的认识,课前布置测定温度的任务。
2.变换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而言,实验课只出现在物理、化学、生物这三科,地理通常是野外实习或模型演示,而实验是较少使用的。正因为少,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另外,通过实验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习效果当然就好。
3.从学生的亲身经历或身边的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