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性味与健康

2003-02-11 11:36
烹调知识 2003年6期
关键词:寒性性味体质

章 钰

现代科学讲究食物的营养成分,祖国医学讲究食物的性味。其实,医食同源,药食同行,两者都讲究才有利于祛病健身。中医根据食物的性质,将其分为寒、热、湿、凉、平;根据食物的滋味,又将其分为甘、酸、苦、辛、咸五味。然后再根据人的体质和疾病的性质,来合理地安排饮食。这样,既可防病治病起保健作用,又能增加营养,促进食欲,不失为养身之妙法。常见食物的性质及功能:

温补类:牛肉、羊肉、狗肉、鸡肉、鳝鱼、鲫鱼、蛇肉、桂圆、荔枝、核桃、红糖、饴糖等。

清补类:龟、鳖、蚌肉、鸭肉、鹅肉、鸡蛋清、银耳、豆腐、薏米、百合、绿豆、梨、桑椹、蜂蜜、冰糖等。

平补类:猪肉、鲤鱼、黄豆、小米、扁豆、芝麻、花生、山药、大枣、白果、芡实、莲子等。

止血类:花生红衣、木耳、荠菜、金针菜、百合、莲蓬、藕汁、乌贼骨等。

润肠通便类:甜杏仁、桃仁、芝麻、松子、柏子仁、香蕉、红薯、海藻、蜂蜜等。

清热解毒类:油菜、萝卜、绿豆、紫菜、柿饼、柚子、青果、绿茶等。

清热泻火类:番茄、菠菜、黄瓜、荸荠、梨等。

清热解暑类:冬瓜、香瓜、西瓜、地瓜、酸梅、蘋果、柿子、甘蔗、柑子等。

清热凉血类:丝瓜、茄子、芹菜、鲜萝卜汁、藕汁、香蕉、田螺、蚌肉等。

清热燥湿类:苋菜、马齿苋、黄瓜、李子。

中医讲“忌口”,即按照食物的性味而定。凡体质偏热者,尤其是发烧、急性炎症者,应忌食热性食物,以免“火上浇油”,宜吃寒性食物,谓之热症寒治;凡体质虚寒,特别是患胃寒、哮喘等症者,应忌食寒性食物,可进食热性食物,以温补寒。忽视食物的性味,不但食之于身体无益,而且会引起“上火”或“旧病复发”,导致并发症等不良后果。

食物的味,如蔗糖之甘,梅子之酸,苦瓜之苦,辣椒之辛,食盐之咸等,一尝即可分辩。日常饮食中的五味调配得当,可增进食欲,有益健康。但饮食五味不能偏嗜,如有太过或不及,必然会造成脏腑的偏胜偏衰而产生疾病。由于食物滋味是一种感觉现象,所以口味爱好者有强烈的特殊倾向,在日常生活中重咸、贪甜、爱酸、喜辣、好苦者大有人在,虽图得一时的口福,殊不知厚味伤人无所知。

我国古代医籍对食物五味的生理保健作用,以及偏嗜带来的弊端都有论证。认为甘味有补养缓和作用,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辛味有发散和行气作用,苦味有解燥湿健脾胃作用,咸味有软坚润下作用。五味与脏腑关系亲密,五味归入五脏,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这是根据食物五味对人体生理、病理所发生的影响而作出的归纳,说明五味调和以适应人体各部位的营养需要。但又辩证地指出,饮食五味不可偏亢,五味过之各有所伤。如咸多则伤心,酸多则伤脾,苦多则伤肺,辛多则伤肝,甘多则伤肾。总之,甘酸辛苦咸都不能偏食,只有五味调和,才能适应人体的营养需要,有益健康。

猜你喜欢
寒性性味体质
寒性久咳试试盐敷疗法
兼加体质
方剂药性量化研究现状及展望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经方中芍药的运用
寒性体质者试试艾叶坐垫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寒性体质者试试艾叶坐垫
寒性体质男人食补暖身计
半夏泻心汤的不同性味配伍对慢性胃溃疡大鼠胃液分泌及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