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熟人社会”

2002-04-29 10:08李秋生
党员文摘 2002年10期
关键词:圈内有权熟人

李秋生

理论界近期有这么一个观点:要突破“熟人社会”定势,构建“契约社会”模式。我以为,这个观点其吸引人之处在于它的深刻。可以说,它揭示了我国长期封闭落后的部分原因。

“熟人社会”亦可称为“关系社会”、“后门社会”,现实生活中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子女入学入托、大学生求职就业,职工分房买房、到医院看病,乃至装部电话、拥挤时到银行取笔存款都需要找个熟人……有了熟人,不仅可以把事情办成,还可以办好、办快、办省熂跎倩蛎獬有关费用牎N奘事实反复证明了“熟人好办事”,以至一些人把它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无论办什么事,第一反应就是找熟人。至于提拔任用干部这个高难度的事儿有的时候就更非“熟人”不成了。故事片《生死抉择》中,那个道貌岸然的省委副书记对市长李高成说:“你是我提拔起来的,你是我圈内的人。”好一个“圈内人”,党的干部竟变成了圈内兄弟!所以,在这样一个汪洋大海般的“熟人社会”里,当官就成了一件很吃香的事,因为有官就有权,有权就能结交更多的“熟人”。所以,官职升迁历来是挖空心思找熟人,竞争得最惊心动魄的事,难怪一些人惟此惟大,使尽浑身解数,成天跑官、要官、争官,演出一幕幕丑剧来。

“熟人社会”危害大矣!它在社会上形成了凭关系办事的坏风气。办一件事情,不是凭制度凭原则来处理,完全看来人的生与熟,关系的深与浅,这样办事的结果可想而知。按“熟人社会”的规则,甚至是行政审批、执法监督、税赋承担之类的大事,熟人与非熟人也是可以有明显的区别对待的。因此,说“熟人社会”是“害人社会”、“误国社会”,并不为过。

告别“熟人社会”,建设“契约社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我们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必须“只争朝夕”。这自然要更新观念,重视教育,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等等,但更要从制度上着手建立“契约社会”。

“契约社会”的形成,需要“唤起工农千百万”,但更需要“群雁高飞头雁领”,需要各级领导者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法制意识和公仆意识。

(摘自《杂文报》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圈内有权熟人
Entanglement and thermalization in the extended Bose-Hubbard model after a quantum quench: A correlation analysis
你不在
“打针”
Life Story
校园“老”熟人,我们的成长大“师”
让圈内新闻飞出圈层——“振兴杯”宣传的一点思考
有权莫任性 人大在监督
和熟人相处之道
别忘记跟熟人打招呼
为“有权不可任性”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