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国华
对创新学习这一概念的界定,比较有影响的是重庆创新学习中心主任龚春燕提出的:所谓创新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学习的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思路、新问题、新设计、新建议、新方法的学习活动。
毋庸讳言,作为定义,这个表述显然是描述性的定义。因此,应通过有志于创新学习研究的人士共同努力,集思广益,概括出一个在现阶段大家能够基本认同的逻辑性定义,这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是刻不容缓的。
在当前开展的创新学习的研讨中,常常涉及到一系列相关的概念。这些概念,大体上可分为相近概念和相对概念两类。相近的概念,在国内有正在推行的研究性学习,在国外有探究性学习,发现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等。相对的概念又区分为两组:一是立足于创新,有创新学习与创新教育;一是立足于学习,有创新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而维持性学习,继承性学习,传统性学习,不过是接受性学习的另些提法,名异而实同。
创新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应该说这两者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在我国最先提出创新学习概念的是重庆市创新学习研究中心课题蛆,他们于1998年初提出创新学习的课题加以研究,并在他们的一些专著、论文和实验教材中对创新学习概念给予界定。研究性学习,最先是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于1999年初提出。纵观目前所见有关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其要点有三:一是表明了学习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是在教师指导下:二是表明了学习过程的基本形式是以类拟科学研究的方式;三是表明了学习的具体目的是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可见,其实质与创新学习的内涵相近。不同的是;创新学习,是就过程的结果立论,而研究性学习是就创新的过程立论。也就是说,创新是研究的结果,而研究是创新的过程,两者是过程和结果的关系。
创新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所谓探究性学习,简单地说,就是指学生以类拟或模拟科学研究的方式所进行的学习。从本质上看,与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界定并无二致。在我国,某些专家的论述中,通常就用研究性学习的定义来阐释探究性学习”。所不同者,探究有广狭两义。广义的探究,泛指一切独立解决问题的活动;而狭义的探究,专指科学探究或科学研宄。探宄性学习就是用其狭义的提法突出科学探究的特殊性。
创新学习与发现学习。发现学习与问题学习,在国外自产生以来已有很长一段历史,他们同属于探究性学习的范畴,是探究性学习的两个具体变式。发现学习重在结论导出过程的揭示,而问题学习则重在问题解决的程序与策略。因此他们与创新学习也是殊选而间归,都旨在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
与创新学习相对的一些概念,包括接受性学习,维持性学习,继承性学习等。人类社会的学习从总体上说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接受性学习,其功能在于获得人类社会几千年积累起来的已有知识经验,以适应解决当前已经发生的现实问题的能力的需要。另一种类型就是创新学习,其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与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迎接和处理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接受性学习,从本质上说有两个特征,一是适应性,二是被动性。而创新学习则与之相反,其主要特征一是学生学习的前瞻性,二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维持性学习或继承性学习只是从不同角度对接受性学习”的不同表述,其本质是一致的。
最后,还应加以辨析的是创新学习与创新教育,应该说,创新学习与创新教育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创新学习是创新教育的内在基础,创新教育是创新学习的外在条件.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本质联系就在于,无论是创新学习还是创新教育,其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其主要区别在于:(1)立足点不同,创新学习立足于学,而创新教育立足于教;(2)切入点不同,创新学习以学习方式的变革为切入点,而创新教育以教学方式的变革为切入点;(3)侧重点不同,创新学习侧重于学生和学生的学习,而创新教育侧重在教师和教师的教学;(4)支撑点不同,创新学习以学的理论为主要支撑点,而创新教育以教的理论为主要支撑点。
随着创新学习的提出,有关的理论研究和實践探索正在深入,而深入的关键是对创新学习概念的内涵及相关概念的关系加以明确,从而构建以创新学习基本概念为基础的逻辑严谨的学科理论体系。这是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日臻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