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极的日子

2001-10-28 19:37王元红
中国西藏 2001年5期
关键词:南极气象观测

王元红

编者按:多年来,数千科学家先后奔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在这支队伍之中有一位名叫边巴次仁的科考队员。他不仅是第一个登上南极的少数民族,也是惟一到达南极的藏族同胞。

1999年11月,边巴次仁受中国气象科学院和西藏自治区气象局的委派,乘坐著名的南极考察船"雪龙号"前往南极。在那里,他度过了15个月难忘的科考生活。

着藏装乘"雪龙号"赴南极

2001年5月的一天,西藏自治区气象局礼堂人头济济,掌声热烈,刚刚从南极归来的边巴次仁正在讲述他在南极15个月的工作、生活情况。声情并茂的报告把人们带到了那遥远而冰天雪地的世界……

现年28岁的边巴次仁,在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工作。1996年他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后分配到西藏自治区气象局从事遥感科研工作。1999年边巴次仁有幸参加国家海洋局在哈尔滨亚布力举办的赴南极考察队替补队员训练,结果他的体能素质和心理素质都达到了要求,被吸收为第16次科考队的正式队员。

此时的边巴次仁非常兴奋,南极--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如今他终于如愿以偿,为此他感到自豪。

10月25日,他从拉萨出发到上海。11月1日,是他们起航赴南极的日子。在欢送仪式上,身着藏装的边巴次仁作为队员代表,捧着一束写满祝福和期望的鲜花,和他的战友们乘上著名的南极考察船"雪龙号",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出发了。

这是一段漫长的行程,24700多公里的海岸线,起初还可以看到有大小的船只在海上行驶,渐渐地就只有茫茫的海洋,巨大的"雪龙号"此时已变成一叶随波漂流的小舟,而人在这无边无际的海洋中就显得更加渺小。

12月3日,他们到达南极中山站海域。12月6日,他们到达了目的地--南极中山站。

孙中山纪念馆里的"布达拉宫丝绸唐卡"

在南极中山科考站孙中山纪念馆里,又增加了一副"布达拉宫丝绸唐卡"的馆藏品,这是首次登上南极大陆的中国西藏藏族气象工作者边巴次仁?quot;世界屋脊"带给南极的厚礼。

边巴次仁说:"当第一脚踩上南极大陆的时候,受尽大海折磨的我们忍不住大喊起来。南极真是美极了,虽然我在西藏也可以一年四季都看到雪山,但南极的雪景更为壮观,还有那些看起来笨拙可爱的企鹅、海豹,都让我感到非常兴奋。后来生活枯燥的时候,看这些动物是我最大的乐趣。"边巴次仁指着通过电脑展现在屏幕上的图片说:"人们常常描绘西藏时说雪域高原,其实南极大陆才是真正的冰天雪地,97%的南极大陆被冰雪覆盖,平均厚度达2450米,其总量约2700万立方千米,它储存了全球淡水的72%,可供人类使用7500年。"

边巴次仁说,刚到南极时,正值极昼,24小时内都能见到太阳,没有黑夜,生物钟完全被打乱,到了睡觉的时候,完全没有睡意,凌晨两三点钟的时候感觉是在大陆的黄昏。三四天之后,脑袋发胀,全身无力,这时不睡觉实在不行了,于是我和战友们就用黑布将宿舍可以投射过阳光的地方封住,方可舒服地睡一觉。

对边巴次仁和他的战友们来说,最严峻的考验是南极的极昼和极夜,这是最难熬的日子。时差不易调整,导致疲倦、烦躁、食欲减退。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南极近三分之二的时间没有蔬菜,大家因此营养不良。所以调整心态、保持身体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观测整理气象资料10余斤重

在中山站,边巴次仁的任务是每天四次雷打不动的气象观测和各种报表、发报以及数据整理。这4次观测分别在北京时间的8点、11点、14点和17点,观测项目分别是:云、能见度、天气现象、风、温度、湿度、气压、辐射、日照等。月底还要把观测到的数据以气象预报的形式通过气象室发送给世界气象数据网,为南半球特别是南极地区的天气预报提供观测数据,同时也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工作采集数据。

工作经历不长的边巴次仁,在工作中是个有心人。工作之余他把1989年中山站建站以来的所有气象资料全部翻遍、整理,结合自己所观测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完成了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受到了气象科学院及国家海洋局专家的一致好评。在南极的15个月里,他整理的月报表、观测记录、自记纸等足有10余斤重,其对科研的作用份量更是很重很重。

边巴次仁出色的工作表现和勤奋好学的敬业精神,使他最终成为全队6名最优秀考察队员中的一员。

他滚了200多米,回到宿舍

边巴次仁说,南极的极夜一般在5月下旬至7月下旬。这期间我们所面临的最大敌人就是狂风、暴雪和寂寞。在南极越冬最危险、最凶恶、最残酷的就是风,中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越冬气象观测人员分别观测到38米/秒和46米/秒的超台风风速。我所遇到的风速达到37.7米/秒。除了受狂风的煎熬,还要受暴雪的欺凌。大海冰面上汇积着厚厚的雪,高山顶上压满了雪,大雪封住了门,堵死了窗,漫过屋顶。站区平均雪厚3米,最厚处达5米。暴风雪扬起像沙子一样的雪粒,劈头盖脸地打来,像无数根针刺来,每走一步都十分吃力。而我们不能呆在屋子里,到时间必须外出观测,为了保证安全,每个人配备了一个高频对讲机,遇到危险,就救援。一次,边巴次仁观测结束后,抄近路回宿舍,由于风大、雪深,行走非常吃力,不多一会,他就倒在地上,难以走动,坐着喘了会儿气,怕出意外,他滚了两百多米,回到宿舍。

边巴次仁严肃的说,这时候,一般不允许外出,但是为了保证气象资料的定时观测,无论多大的风,到时间都得准时去观测。暴风雪来临时,能见度只有0.5米左右,呈现在面前的是飞舞着的雪,挡住了视线,行走非常艰难,从宿舍到餐厅50米的距离,往往要走十几分钟,而宿舍离观测站有两三百米的路程,要走过去观测,所费的气力是可想而知的。有时候大雪会把百叶箱塞满,为了观测,只得扒开积雪,擦拭温度表刻度部分进行观测。

为了确保气象资料准时观测,在预感到大风将要来临时,提前到达观测室等待,有时候还得睡在观测室里。由于风大回不了宿舍,误了吃饭,只好在观测室里啃又干又硬的饼干,喝快要结冰的矿泉水。手中的观测资料一定要捏紧,否则被风刮走,漫漫的极夜无处寻觅,造成的损失是无法挽回的。一到星期天,要做气象观测资料周记,按规定换纸,在外面无法换纸,在室内又怕影响记录,只好到观测室门口的一个拐角处,蹲在那里,谨小慎微,慢慢地换。

一个藏族气象工作者的夙愿

报告会快结束时,边巴次仁高兴地说:"我有幸作为一名中国第16次南极考察队的一员,既是自己的骄傲、更是藏民族的骄傲,登上南极是每一个自然科学工作者的夙愿,作为一名年轻的藏族科学工作者,我能够如愿以偿,要感谢各级部门的关心和信任?quot;

当问及边巴次仁这次南极之行的感受时,他说,是工作,气象观测工作。与内陆相比,南极的观测资料更加珍贵,每一个数据都必须准确无误,每一个数据都马虎不得,因为一个数据的不正确,都会导致月平均、年平均、多年平均的统计的不正确,从而就会影响整个科研工作。作为一名气象观测员,必须敬业爱岗,兢兢业业,这也是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最宝贵的经验。

谈起今后的打算,边巴次仁认真地说:"我要把南极科学考察的数据逐一整理、分析后,与世界屋脊的气象观测比较、研究,为全世界的气象事业做点有益的事情?

猜你喜欢
南极气象观测
气象树
基于“地理实践力”的天文观测活动的探索与思考
难忘的南极之旅
文章有象
畅游南极之乔治王岛
论地面气象集体观测的重要性
我们的南极长城站
南极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