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都市怎一个“大”字了得

2001-07-10 16:09
海外星云 2001年12期
关键词:建成区国际性大都市

在建设和发展“国际化大都市”的时序上,中国许多专家都倾向于建设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实际上,北京、上海和广州这三个城市都已驶入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快车道。位于广东和香港特区交界的深圳,也逐渐跻身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的行列。另外据统计,除上述城市外,目前中国想跻身“国际化城市”行列的城市还有40多个。

能够将自身的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国际性大都市,固然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根据自身的特色、优势和基础条件,不能盲目与其他城市攀比。如果只是一味求高求大,规划定位也大同小异,缺乏个性,必将导致不必要的恶性竞争,并难以形成风格各异的大都市圈。

有些地方缺乏合理的分析论证,一味追求大工程,动辄搞“国际性大都会”。例如华北某市,现有人口还不到30万,但其城市规划却要在本世纪内将该市建成“华北平原中心城市”、“一个新兴的国际大都市”。为达此目标,该市决定在近几年建造30多幢高楼,其中号称该省最高的有两幢,其他高楼也大多是十几层乃至几十层。在建造规格上,更是盲目地、高标准地要向国际水准看齐。

另外,国内的一些城市在土地利用的效益上和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例如北京建成区面积已达700平方公里,可国内生产总值只有60亿美元。而东京建成区才514平方公里,然国内生产总值却达5072.9亿美元,是北京的80多倍;汉城的建成区也仅605平方公里,但国内生产总值却是北京的6.8倍,达410亿美元。

因此,从目前中国的城市状况看,对城市的空间规模必须有所限制,已经形成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主要应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地域空间不能无限扩展。不少城市也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重新修订自己的发展规划,例如郑州宣布不再提建大郑州、全国商贸中心、国际商埠、“东方芝加哥”之类不着边际的口号。大连市也提出城市发展“不求最大,但求最好”。

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有的城市已经看到实现这一目标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例如北京已把“建设成世界第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时间预定在2040~2050年;不少专家也把使上海再现辉煌、建成国际大都市的期限初步定在30年之后。G

(陈琦文,原载香港《广角镜》)

猜你喜欢
建成区国际性大都市
填海建成区建(构)筑物地面沉降特点分析
合肥市建成区综合物种指数及本地木本植物指数研究
Battle for Bohemia
大都市
City of Dreams
基于VAR模型的武汉市建成区规模扩张动力研究
1988—2010年西安市空间扩展及动力机制研究
全球变暖形势下相关政策工具运用研究
电子商务企业CEO的形象管理策划
论“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