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张国柱
走进我家的客厅,墙上悬挂的《金牛报时》和《宝石羚羊》二件仿古骨雕引起了客人们的关注,它把客厅衬托得更加古朴、凝重。客人们在称赞这两件骨雕作品的同时,也要打听一番它的来历。
说起来还蛮有戏剧性。记得那是1995年夏天,我因公到山东某空军部队出差,因有收藏的嗜好,每到一地,一定要看一看当地名胜古迹,打听一下当地有无身怀绝技的人才,结果得知一个喜欢搞骨雕的名叫马建国的人,当时在部队警卫连任指导员。我特地前去拜访,一到他家门口,见其周围堆放了许多令人恐怖的牛羊头骨和角,但一迈进他那狭小的斗室,墙壁上悬挂着经过他消毒、褪色、漂白、雕刻、打磨、绘画、装饰、镶嵌而成的“西班牙斗牛”、“远古树下”、“神兽托天”等一件件瑰丽的仿古骨雕艺术品,仿佛进入了一个艺术的殿堂。我被眼前的这些作品惊呆了,想不到站在我面前个子不高,相貌平凡,刚过30岁的基层连队干部马建国,会有把腐朽化神奇的艺术技能,我情不自禁地和他侃了起来。
原来马建国从小就酷爱美术,入伍后,经常利用星期天上山采集怪石、树根等标本,回来后,潜心琢磨,雕饰出一件件作品,赠送给退伍、离队的战友们。他是个有心人,一次在市场上看见藏胞出售西部牛羊的头骨和角,萌发了制作“图腾”的念头,便不惜高价买了下来。有人说他“太傻了,花钱买回一堆烂骨头”,可马建国心里有数。回家后,他连夜进行创作、造型。为了褪色去腥,他把牛羊头浸在一种药水中,不时地观察颜色的变化。因手触药水时间过长,被烧伤了,妻子心疼地唠叨,但他全然不顾,潜心制作。只有头盖骨的牛头,经他上色、雕刻、镶嵌后,变成了精美的“神兽托天”艺术品。这次尝试给了他信心和力量,他继续努力探索,一具不起眼的小山羊头骨,经他巧妙构思加工后,变成了“初出茅庐”的吉祥物(图4)。这些精美的艺术品,受到了部队官兵的赞扬。他为了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如饥似渴地攻读了《美的追求》、《抽象艺术探微》、《西方抽象作品赏析》等美术书籍,又自费到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考察,与牧民交朋友,体验那里的风土人情,仔细观察牛羊的生活习性和犄角颜色、造型,努力探寻大西北神秘、粗犷、凝重的文化宝藏。在牧区,他经过精心选购,带回一批造型奇特的牛羊头骨。
经过几年业余时间的奋斗,他成功了。凭着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他感触到了牛羊头骨古老的曲线美,并赋予了它哲理的内涵、艺术的造型,使每件作品都具有奇、巧、古的特色,使自然美与雕塑美融为一体,成为艺术的瑰宝。他的作品不仅多次参展获得大奖,被当地许多媒体报道,许多佳作还被军内一些高级将领和地方政要所收藏。闻讯赶来的一些公司经理看了他的创作后,要出高价购买他的骨雕作品,但都被他谢绝。一位外商看到他的作品后,翘起大拇指说:“中国军人还有这么丰富的形象艺术思维能力,真了不起。”
我被他的经历、追求和毅力所感动,在共同商讨如何进一步搞好这门艺术探索的同时,主动提出帮他在大西北收集有价值的牛羊头骨。回到西安后,我先后在书院门,钟楼和兰州等地帮他收集到了一批,并托人带给了他。他感激我的真情,回赠了本文开头所提到的两件骨雕作品留作纪念。我们还约定,近期请他在西安举办仿古骨雕艺术作品展览,将他从全国各地采集到的牦牛、水牛、黄牛、犏牛;羚羊、绵羊、山羊、岩羊;梅鹿、马鹿、麋鹿等60多件不同类型和造型的仿古骨雕,集中呈现在古都人民面前。让我们翘首企盼吧!
责编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