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善昌
贝贝“低热”已持续1个多月了,但仍能吃、能玩,曾去医院化验血尿常规、血沉、抗O,做OT皮试,拍X光胸片等,均属正常;经用多种抗生素治疗也不见效。贝贝妈焦虑不安地把贝贝带到了专家门诊。
医生让贝贝妈回家后,有规律地测量孩子的体温,每天4次,连续测试7天,下次复诊时把结果带来。
第一次:早晨醒来,还未下床的基础体温:
第二次:午餐前,经上午活动代谢率增高后的体温:
第三次:午睡休息后的体温:
第四次:晚上临睡前的体温。
结果发现:(1)静息后体温较低,活动后体温升高;(2)一天内体温的最低点为基础代谢体温,最高点为临睡前的体温,但两点相差不超过1度。
再询问贝贝的饮食,发现孩子长期进食高蛋白食物,但人消瘦,大便硬而臭,多汗,口渴,喜饮水,顽皮得很,总是动个不停,曾被疑为“多动症”。
医生告诉贝贝妈妈,这种“低热”属于代谢性或功能性的,原因是小孩运动量大,代谢率高,产热增多而导致体温偏高7—8分。休息后就会降下来,属于生理性体温波动,不能视为有病,更不必使用抗生素治疗。滥用抗生素反而有可能引起肠道菌紊乱,导致疾病丛生。
医生告诫家长,对孩子低热,要学会区分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只有孩子在一天内最高体温和最低体温相差1度以上时,才应考虑属病理性低热,应及时带孩子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