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故里传新曲

2001-04-29 05:53张新洲赖配根冯振山
人民教育 2001年3期
关键词:市教委教育教师

张新洲 赖配根 冯振山

这里,北魏石窟寺孤独地挺立,默默地展示千年历史的底蕴。

这里,诗圣杜甫呱呱坠地时第一声啼哭的遗响,沉淀在笔架山的深处。

这里,宋代“九帝十陵”刺眼的风景,诉说着帝王们奢侈的梦想。

这里,就是河南巩义市,已连续三届跻身全国百强县(市)之列的巩义市。

灿烂历史的遗韵和辉煌经济的流泽,都预示着巩义在教育上绝不会无所作为,尽管地处中部,硬环境和软环境都无法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提并论,但巩义人还是以扎实的工作风格,唱响了巩固提高“普九”的主旋律,吹响了人事制度改革的号角,奏响了重铸师魂、向素质教育进军等交响乐,一句话,他们渴望为教育留下美妙的音符,它的回响会穿透时空的界限,让人驻足倾听。

普九新章

1996年,巩义市通过了河南省政府“两基”验收,一跃而成全国“普九”合格县(市)。

但巩义人没有就此高枕无优,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要给巩义的未来铺好路,离开教育什么都是空谈。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者们把这一认识化成了一句响当当的口号:“以一流的教育支撑一流的经济,以教育强市支撑经济强市。”这一口号很快就变成一项实实在在的重任:1997年10月,巩义市向郑州市政府立下“军令状”——1998年底,巩义完成巩固提高“普九”目标任务。

蜀道?通途?

这一重任历史性地压在了市教委主任赵延森的肩上。赵延森是地道的河南人,刚过不惑之年,做过共青团的工作,当过市文化局副局长和乡镇党委书记,还曾在教育战线上摸爬滚打,对巩义教育可谓一往情深。敦实的他工作起来干练、坚毅,人很实在,认准的事总是一锤定音:“中!”

赵延森非常具体地掂出了这份军令状的重量:对照河南省新制定的“普九”标准,巩义全市中小学图书馆尚缺图书55万册,仪器缺24万件(套),粗粗估计,仅此两项就需投资2700万元。此外还有62所校舍亟待改造,师资差、生源差等问题也急需解决:在教学手段上,计算机教学还是一片空白……这些困难又使许多人患上了“畏难症”,尤其是一些镇、校,互相观望,裹足不前。而“普九”的关键在农村,农村的关键又在初中: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办学的体制,乡镇承担着办好乡镇初中的任务,乡镇按兵不动,巩义市立下的军令状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摆在赵延森面前的似乎是一条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这时候,市里的头头们出面了。1997年11月16日,巩义市召开了市四大班子及市直委局、各镇党政正职、各村支书、校长参加的巩固提高“普九”工作誓师大会,市委书记武国瑞亲自主持,市长穆为民慷慨陈词:“能否按期完成巩固提高‘普九任务,影响着巩义市全国百强县(市)的形象,也关系着全市78万人民的切身利益。面对困难,我们只有一个字:‘拼!”,更为重要的是,一系列政策浮出水面:将巩固提高“普九”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第一责任人是市委书记和市长,镇、村以此类推,逐级签订责任书;市四大班子和有关委局领导包镇到人,同时拿出40万元用以奖励和补助.

有了市委、市府的“撑腰”,赵延森的胆子大了,底气足了。他向“属下”下了死命令:巩固提高“普九”工作,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条件是人创造的嘛!选择背水一战的他,开始两条腿走路:一是“浮”在上面,运筹帷幄,指挥全市“普九”的全局:二是“沉”下去,一头扎进自己所包的两个镇——经济发展较好的站街镇和经济最差、教育底子最薄的河洛镇——的所有学校,一所学校一所学校地调研,摸清底子;不仅调研,还搞动员,鼓舞士气;不仅动员,还具体落实各项工作,真正把工作做深做透。在河洛镇集资会上,他更是带头捐款2000元。他要以无言的行动进行最有力的说服:最差的地方都能达标,谁还有理由观望?

上上下下的故事

果然,巩义上上下下都行动起来了,蜀道开始要被铺成康庄大道。小关镇喊出了“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质朴口号,1996年以来,镇政府使尽浑身解数,筹措资金1970万元,新建和改造了小关一中等14所学校。芝田镇的领导多次到学校现场办公,筹集资金48万元,为镇一中、二中和四中建起了多媒体电化教学系统。而以“为官一任,兴教一方”为已任的米河镇父母官,仅1998年就动用资金600余万元,新建了建筑面积为5400平方米的米河二中,并率先在全市实现了中小学校舍楼房化。1996年至1998年的3年时间里,巩义市共投资1.12亿元,新建和改造學校6l所,购置图书51.8万册,购买仪器20.2万件(套),奠定了巩固提高“普九”的基础。

“普九”是一项系统工程,巩义的每一所学校甚至每一栋教学楼,都凝聚着一段动人的故事,主角当然都离不开老百姓。站街镇年逾百岁的郑翠云老太太,得了一种慢性病,儿女们凑钱准备让她住院治疗。这时镇里在搞“普九”攻坚,“普九”的具体内容她可能不太清楚,但她懂这是为娃们着想的事,也懂这事需要许多的票子。于是她把儿女们叫来,说:“我都这把年纪了,不住院浪费这钱了,留给娃们念书吧!”老人去世后,儿女们遵照她的遗嘱,把3000元人民币和一台彩电捐给了学校口康店镇徐柏坡村要盖学校,资金紧缺,怎么办?村干部召开了全村千人建校动员大会,并当场就涌现出万元以上捐款户7个,千元以上捐款户24个,一天之内捐款总额达40万元,“人民教育人民办”在这里有了生动的体现。在巩义,这样的故事笔者可以整页整页地叙述下去。据不完全统计,1997、1998年两年,巩义全市干部、群众捐资助教总额就达2700万元!巩义的“普九”工程,是78万双手共同推出来的口

1999年,赵延森和他的同事们按期“交卷”:巩义市通过了郑州市巩固提高“普九”成果评估验收。

人事制度变奏曲

于是,我们的目光聚焦到巩义搞教育的人身上,聚焦到市教委的带头人赵延森身上。

要了解赵延森,就不能不了解他对“三苦”精神的新解。“三苦”曾经是教育界的格言:要搞好教育,领导要苦干,教师要苦教,学生要苦学。赵延森对此很有异议,他坚持说,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新“三苦”:领导苦干要苦在科学管理上;教师苦教要苦在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科学施教、提高教学水平上;学生苦学要苦在磨炼坚强意志、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上。

理解了新“三苦”,也就理解了巩义教育事业的一半。

改革进行时

赵延森首先实践了新“三苦”的第一苦。科学管理说起来动听,做起来难。可他竟把这一“苦”运用到了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上。

赵延森亲自担任了人事制度改革领导组组长。《贯彻落实(中小学校教职工聘任合同制试行办法》的意见》、《中小学校长及中層千部聘任的有关规定》、《教职工工资中津贴分配的有关规定》和《中小学教职工学识水平考试方案》等配套文件和一系列刚性管理政策出台了:

——科学核定编制和设置内部机构。核编工作以校为单位,按班核算,基本编制与附加编制一并计算,实行编制总量控制。本着从严控编的原则,他们做了这样的死规定。高中:重点高中每班42人,普通高中(含职业学校)每班4人;初中:市区每班3.7人,农村每班3.5人;小学:市区每班2.2人,农村每班1.5人;幼儿园每班3.5人;聋哑学校每班4人。各校无论是否缺编,最后都要空岗1至3名教师口有了这样明明白白的数据,要想超编就没门了。而学校内部机构的设置,则是因岗定人,要考虑学校类型、规模和任务等实际情况,体现精干、高效和优化组合的原则。校领导和中层干部都必须按规定代好相应的课程。校行政管理人员、党支部、共青团、工会组织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一律按一人多岗、专兼结合的原则,相互兼职。

——全面推行校长竞聘上岗制。市教委对竞聘校长者的条件如年龄、教龄、学历、职称、思想作风和业务能力等方面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所有竞聘者都必须先通过市教委资格审查这一关。而后,他们还要在大会上公开亮相,述职或演讲,再结合民意测评、组织考察,最终确定校长岗位人选。各镇教职工符合条件者皆可在本镇内跨校竞聘校长岗位,也可以到各镇参加竞聘,这一横向互动,目的是不拘一格选人才。

——认真做好教师的考评。考评做不好,优胜劣汰就可能会变为劣胜优汰,“伪劣产品”甚嚣尘上,教师们就要怨气冲天;而教师考评做好了,人事制度改革就成功了一半。市教委规定,全体教职工只有参加必要的考评后,才能取得聘任资格。考评分考试和考核两项,分别占总成绩的40%和60%。考试内容包括文化知识、教育理论和教育法规三部分,由本人依据自己的专业技术资格报考学科。考核内容包括职业道德、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和教学(工作)效果四部分,采用个人总结、教师互评、学生测评(只限于中学)和领导小组评价的方式进行。在中学,教师互评和领导小组评价各占40%,学生测评占20%;在小学,教师互评和领导小组评价各占50%。考评如此细致,中学还让学生给老师打分,无非是要让被评教师心服口服。

——落实低职高聘,高职低聘。市教委规定,在全员聘任工作中,依据教职工的教学水平和业绩,对受聘者可以同职同聘,也可以高职低聘或低职高聘,时间为一学年。工资待遇灵活处理:高职低聘者由原职务工资低一档执行,低职高聘者可享受50至100元的岗位津贴口中级以上(含中级)职务占教职工总数巧%的单位,必须有高职低聘者,期满后视其表现定夺是否恢复原职,不能恢复的继续低聘。

——推行校内结构工资制。即教职工工资中有70%是固定不变的,3Q%的津贴部分则要依据工作量和工作实绩进行再分配,向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贡献者倾斜,合理拉开档次,打破“大锅饭”。

“无情聘任,有情操作”

刚刚打开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口子,巩义的教育系统就不平静了。有的人拍手称快,说这是改变全市教育系统人事“一潭死水”状况的惟一出路;有的人怨气冲天,说改革的力度太大,将会导致教育战线“人心大乱”。

真的会人心大乱吗?

赵延森和他的同事们给出的是相反的结果。他们使了什么绝招?在“排序择优、末位淘汰”的大方向上,他们旗帜鲜明;在聘任的整个过程,他们坚持的是公开、公平、平等和择优原则,让受聘者皆大欢喜,落聘者无话可说。

就说公开原则吧。当年赵延森在镇里任职,一举“政务公开”在百姓中有口皆碑。如今在市教委搞关系全市7000多教师饭碗的人事制度改革,他再次采用了“公开”原则的法宝。他要求市教委、各镇和各校将拟聘校长和教职工的任职条件、方法、程序、职数等改革方案张榜公布,让全体教职工逐条讨论,发表意见。各级党组织、工会领导和教职工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负贵收集意见,反馈给各级行政负责人和教师代表组成的聘任小组重议。如此,全体教职工都成了改革的决策者。没有任何猫儿腻的人事改革很快就赢得了民心。

搞聘任制,难点是做好落聘者的工作。为此,赵延森及其同事又提出了“无情聘任,有情操作”的工作方法。“无情聘任”,指一切按规定办事,在政策执行上“一刀切”,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对号入座。如:不符合年龄、教龄、技术资格硬指标的,一律不得竞聘。“有情操作”是指在制定政策时,在充分考虑具体情况后,搞“多刀切”、“多次切”和“先后切”,维护教师合法权益。譬如,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教职工,不愿参加聘任的,可提前退休;患病负伤、丧失工作能力等不能参加聘任的,可停工治疗;允许落聘教师到边远贫困地区竞聘,让他们有两次甚至三次、四次的试岗机会,市直学校的落聘人员还可直接到农村学校竞聘;允许试岗,试用期6个月,期满后能胜任工作的,可参加聘任。“有情操作”消弭了落聘者和其他弱势群体的怨气。

2000年8月底,这场以校长竞聘制、教师聘任合同制和校内结构工资制为核心的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在大刀阔斧中顺利地落下了帷幕。

为了后头的好戏

这场改革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

103名年富力强、工作能力突出的教师首次走上了校长岗位,整个校长队伍平均年龄38.9岁。有了这批年轻的校长,巩义的教育就有了希望。

全市有6955名教职工参加了竞聘,落聘者达413人,其中307人通过反思、纠正不足,获得了试岗的机会,真正聘“香”了好教师,聘“慌”了后进教师,聘“走”了混饭吃的教师。一支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灵活高效的人事运作机制在学校也已具雏形。

据预测,到2005年,巩义全市小学一年级新生可能只有4900多人,最多不超过6000人,按每班50人计,只需120个教学班;若每年级两个班,全市只需60所小学,而现在有小学298所。解决这一难题已日益迫切。市委、市政府已提出要在3至5年内完成“每个镇3万人口1所初中,3-4所小学”的布局任务。按照这样的布局,全市将会有2/3的小学教师要转岗。这次人事制度變奏曲,无疑是为下一轮规模更大的改革铺平了道路,后头的戏会因此更精彩。

教师工程:让雨露和阳光更纯美

教育的硬件有了,灵活的管理机制也运转起来了,也还只是奠了基,要在上面盖上漂亮的房子,还得看“软件”——教师是不是真正过硬的灵魂工程师。教师出身的赵延森当然深明此理。作为教委主任,新“三苦”的第二“苦”,说的不就是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吗?

终身学习理念“开花”

在赵延森的心目中,教师应该成为知识渊博、技能精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型。当然,这首先得从基本功练起。一场“人人过基本功,个个上优质课”的热潮一经市教委的提倡,便在巩义中小学持续升温。

让巩义大批引进名师,三下五除二把全市教师队伍建设好,是不现实的。赵延森很清楚,他只有依靠现有的教师队伍来提高教育质量,这样,如何给教师提供进修和继续教育的机会,如何大面积有效地提高教师素质就成了迫在眉睫的大事。趁着全市教师练基本功热,市教委推出了“跨世纪园丁工程”,制定了中小学教师培训规划,明确了师资培训工作目标、任务,并层层分解,签订了师资培训目标管理责任书,纳入各高中、镇、学校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师资培训工作管理网络。同时,市教委制定了《关于师资培训工作的奖励意见》,把教师进修与工资、职称、奖金、评先挂起钩来,简称“四挂钩”。

在这些政策的刺激下,教师的学习热情逐渐高涨起来。有的参加高校本科、电大、教师进修学校等各种形式的进修,有的进行在职学历补偿教育,有的接受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每个教师的内心深处开了花。目前,巩义全市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68.5%、91.2%和98.7%。

此外,1998年推出的争创100所示范学校、争当100名优秀校长和1000名教学能手的“三个一”竟赛活动,仍然是市教委“工作单”上的“保留节目气如今,全市已评选出示范学校11所,优秀校长9人,教学能手114人。在这一活动的带动下,钻研业务的浓厚氛围正在全市广大教师中形成。

“大海”托起“朝阳”

如果说广大普通教师是大海,那么名师就是大海托起的朝阳。巩义人热情地拥抱碧蓝的“大海”,也渴望诞生绚丽的“朝阳”。“培养跨世纪名师”的口号巩义人喊得很响亮,谈到具体动作他们也会滔滔不绝。比如:

结对子。就是让教师与本地或外地名师建立协作关系,以让教师学有目标,行有方向。如,聘请全国名师作为导师,还举行隆重的拜师仪式。各镇、校也举行类似活动,层层带徒弟培养青年教师,形成带动链条。

引路子。就是聘请教育专家、学者和全国著名优秀教师到巩义讲学或担任导师,进行“传、帮、带”活动;或定期分学科组织骨干教师与省内外名优教师开展教研活动,以提高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或组织教师到外地先进学校参观学习,参加外地的经验交流会等学术活动,开阔眼界,拓宽思路。

以上两种形式也可称作“名师出高徒”。

搭台子。巩义每年都要举行“精品课”比赛,为骨干教师展示自己的教研成果提供舞台,给他们创造“抛头露面”的机会。此外,还将中小学青年骨干教师派到高等院校进行深造或短期培训,形成了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机制。这一招也称“舞台出英雄”

压担子。市教委给骨干教师确定研究课题,安排实验计划,监督实验过程,考核、评估实验结果。给教师压重担,就是最大程度地刺激他们对成功的渴望。这一招也叫“磨炼出人才”。

这“四子登科”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市直二小青年教师路聪珍,经过长期钻研,探索出了“读一讲一议一读”的教学法,很好地理顺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双主”关系,是在课堂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的成功实践。她也因此而被评为巩义市教学标兵。市直一小的秦月霞、市直五小的康翠玲,也潜心钻研教材教法,虚心学习先进经验,勇于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已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爱戴,分别被评为巩义“十佳教师”和“教改新秀”。像她们这样在“培养跨世纪名师”活动中脱颖而出的青年教师,还可以数上几大串。三年多来,巩义有198人分别被评为国家级、省级、郑州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涌现出“教改新秀”124人,有不少青年教师还走上了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岗位。因此,巩义人有理由相信,“大海”终将托起“朝阳”。

重铸崇高师魂

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另一个重头戏就是师德建设。

一次,赵延森下乡调研,路上碰到一个小孩,学生模样,提着一个篮子。这不是上课时间吗?这小孩辍学了?他拦住了小孩。一问才知道,那天是小孩的一位老师的生日,老师让学生送礼,他家没什么可送的,就提了一点鸡蛋。赵延森的心情不禁沉重起来。

一调查,他吓了一跳,原来这样师风不正的教师在巩义还不是一个两个:工作马虎,事业心差者有之;任教思商,摊派资料,乱立名目收费,以权谋私者有之;侮辱学生人格,体罚甚至打骂学生者有之……

岂能让这些害群之马站污了净土!赵延森和他的同事们作出了决策:重铸崇高师魂。

首先是在各中小学校建立健全政治学习制度,使政治学习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记录、有总结,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学习的内容包括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邓小平理论,等等;还广泛开展向全国十佳教师学习的活动。学习活动方式有“学、思、谈、摆、查”,保证了政治学习落到实处。

其次是联系实际,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思想、作风、纪律、组织”四整顿。又先后组织了6场教育形势报告会:广泛开展教育质量大讨论,每周四晚上安排两个小时进行专题学习、讨论,转变观念;举办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和教师理论学习班,邀请孙维刚、于永正等名师、专家授课。活动中,全市教职工共写出心得体会2万多篇,字里行间闪烁着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跃动着教师们献身教育事业的信念。

再次,市教委选拔了8位师德标兵组成师德演讲团,在全市巡回演讲十余场,宣传先进,弘扬正气。见贤思齐,榜样给广大教师留下的是奋进的目标和高度。

另外,市教委加大了法纪教育的力度。结合在全市广泛开展的依法治校工作,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并组织了相应的考试,让教师知法、懂法、守法。市教委还制定了“三不”政策,即学校和教师对学生不准打、骂、停、转、罚;不准举办任何形式的收费补习班;不准以任何形式向学生或家长索要钱物或接受馈赠。

市教委还公开做出承诺,面向社会聘请了近1500名义务监督员,以杜绝教师接受学生家长吃请、收受红包等恶劣现象。设立了师德问题检举箱和投诉电话,让学校和教师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赵延森动真格了。5名校长在学历上弄虚作假,他毫不留情做出了相应处分。2000年9月,一所小学发生了教师殴打学生事件,知情后他当即派人赴该校调查,最后贵成学校解聘该教师,校长也连带记过处分,并通报全市。近年来,巩义市教委遇到类似事件从不手软,至今已处理教师违纪事件17起,查处违纪人员21人次,且毫无例外地把这些事例和处理情况通报全市,以儆效尤。

铸起了崇高的师魂,“大海”才是纯净的“大海”,“大海”托起的“朝阳”才是皎洁的“朝阳”,雨露和阳光才会温馨地洒进所有学生的心田。

素质教育的花与实

赵延森的眼界是开阔的。他的目光不只是在人事、教师队伍上打转转,他早已盯上更远的目标,那就是让素质教育在巩义全面开花、结果,真正为巩义未来一流的基础教育铺路、奠基。“减负”:医治教师“跛脚”病

为此,他在巩义还发动了一场别一样的“减负”。

时光倒转两三年,教辅材料在中小学满天飞。教辅教辅,本是教学辅助资料而已,谁知它竟日益得到教师的宠爱,成了许多教师的左臂右膀。离了教辅,有些教师就会手足无措:课不知如何上了,作业不知如何布置了……

对此,赵延森深恶痛绝。1999年2月,离教育部发布“减负”令将近一年,他出手了,为了挽救那些“跛脚”的教师。市教委印发了《关于认真解决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意见》,要求各中小学校从1999年秋季开始,严禁组织购买任何教辅材料,仅此一项,一年就为全市砍掉了1000万元资金的支出。这一措施马上引来了纷纷议论,大声叫好者有之,义愤填膺者也不乏其人,更有人说赵延森是忽左忽右,砍去一切教辅材料,不要教学质量了?!

“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赵延森“不畏浮云遮望眼”。在半月之内,市教委连开五次大会,疏通思想,刹住歪风。“减负”终于在巩义顶住风浪执行到底。

离了教辅“拐杖”,教师真的就自由自在懒散下去吗?不,这不是赵延森的初衷。他的思路是要借“减负”还给教师机会,变教学上的跋脚走路为双脚自主并进,变应试课堂为素质教育课堂,向教师要一流的教学质量。

课堂:“换了人间”

要有一流的教学质量,要有一流的素质教育,就得先给教师“洗脑一观念的转变,同样会产生无与伦比的力量。在前述的教育质量大讨论中,主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让教师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课堂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让学生掌握应有的知识和技能,又要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这些观念已逐渐成为教师们的共识,调节教学、愉快教学、成功教育等先进教育思想也在巩义遍地开花。巩义的课堂教学由此“换了人间”。

孝南小学的王桃芬老师,在上“圆锥体体积”一课时,设计出“创设情景,大胆猜想;指导方法,动手实验;引导总结,得出结论;实验反证,加深理解;推导公式,应用提高”的教学程序,刺激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把枯燥的数学课堂变成了学生自主探索、偷快学习的乐园。

又如,市直第一初中的赵老师,讲《笑的武器——浅谈华君武的动物漫画》一文时,先出示“公牛挤奶”、“龟兔赛跑——转败为胜,,两幅漫画,而后让学生细致观察、小组讨论、大组发言及叙述漫画内容。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初读、复读、精读、复述课文,品味语言,感悟作者精妙的表达方式。在这节课上,人人动口,人人动脑,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再如,市二小的陈志祯老师在训练学生朗读时,有一次她是这样评价不同的学生的,对后进生说:你读得很认真,大部分字音很准确,句子也读得连贯,进步很大,望继续努力:对一个中等生评价道:字音读得很准确,句子读得很流畅,再读出点感情就更好啦;对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则是如此激励:读得悦耳动听,富有感情,节奏明快,你继续努力,将来能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主持人!三个不同的评价,恰如其分,既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又暗示了他们的不足,把课堂教学艺术化了。

这样的例子现在在巩义数不胜数,它们表明,素质教育的理念,已开始统率着巩义中小学的课堂教学。

德育:于细微处见精神

在巩义的中小学,有一个名字无人不知,她就是雷素,巩义站街镇三中一名普通的学生。

1999年7月,一个闷热的下午,帮同学打扫好教室的雷素和三个要好的伙伴向家中走去,公路下面是陇海铁路。6时许,一辆快速列车从几百米处驶来。一位老人在不远处正在穿越铁路。护道工远远大声疾呼:“火车来了!”可老人无半點反应。闻声注意到这一切的雷素,来不及多想就向老人冲去,一把将老人推出铁轨,无情的列车却把雷素甩开。老人得救了,雷素倒在了血泊中……

其余三位同学并没有慌乱,而是紧急分工:一个看护现场,一个去打120电话叫救护车及通知学校,一个向雷素家跑去报信。

但雷素还是永远地走了,这年她才13岁,如花的季节,丰富的人生画卷刚刚展开。

事后,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雷素“革命烈士”称号。巩义市委书记穆为民说:“雷素是(巩义)学校素质教育结出的硕果。”

走进站街三中,你会发现校园里找不到一片纸屑、一丝痰迹,教室里窗明几净,学生寝室收拾得干干净净。这一切都得益于学校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站街三中制定了一系列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各项常规要求,引导学生做一名合格的公民;他们长期坚持督促检查学生内务整理、环境卫生及个人日常行为表现,还开展“文明班级”、“文明教室”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细微处学会做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雷素不就是在这样点点滴滴的养成教育中绽放的英雄之花吗?

养成教育其实是巩义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01996年以来,创建文明学校、创建文明班级、争当文明教师和争当文明学生的“两创两争”活动就在巩义红红火火地开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大的不说,举一个小例。在巩义市第二小学,学校把“图书馆”开到了教室走廊上。学生想看书了,就到走廊书架上随便挑,挑好就拿走。不登记吗?犯不着。那是不是过几天书架就要空空如也了呢?没有,走廊书架开放半年多来风采依旧,书都规规矩矩地在自己的位置上。这个“走廊图书馆”,学生都习惯了,而这习惯不就是最好的文明,最好的素质吗?

巩义市教委把德育融于养成教育的另一件得心应手之作是2000年3月启动的“五个好”教改实验。何谓五好?即写好字、读好书、唱好歌、做好操和扫好地。这些都是小学生日常行为最基本的内容,做好了这些最基本的东西,也就获得了做人的一些基本品质。用巩义人的话说,这项教改实验的意义在于“周周正正写好字”,“堂堂正正做好人”。

不久,实验的成效就有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显示。2000年11月12日,在宋仁宗陵的宽广场地上,6000名小学生在向万名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展示“五好”风姿。孩子们工整俊秀的书法;时而刚劲有力,时而舒展柔美的体操;时而婉转细腻,时而嘹亮高扬的歌喉;以及节奏明快、声情并茂的背诵;还有那大规模活动中闪现的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活动结束后自觉清扫场地表现出来的环保意识,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些良好的习惯正在这些孩子身上扎根。

“润物细无声”,巩义人就是如此善于让孩子在平常中接受德育。

不尽的尾音

当然,巩义人在教育上谱写的美妙音符不只这些。如,他们的职业教育就办得如火如茶:2000年,巩义市职业中专再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巩义市第二职业中专被评为河南省重点职业学校……这些音符在此都无法尽情展示了,我们不得不让它们袅袅远去。

然而,巩义人还是执着地留下了一串铿锵的尾音,让人回味不尽:

在信息化教学上曾经是荒芜之地的巩义中小学,如今已拥有了2684台计算机,?3所学校装配了微机教室。

“巩义教育网”已被列入市信息应用重点工程,孝义一中等学校已搭上了网络大巴。

被确定为国家电化教育试验县(市)和联合国远距离教育试验县(市)的巩义,是否意味着要以超常的速度驶入教育快車道呢?

在新世纪里,朴实的巩义人会给我们答案,千起事来霄厉风行的赵延森也会给我们无穷的希望:在信息化时代,在杜甫故里,民智之花必将开得异常美丽。听,在笔架山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000多年前的那份英雄气魄在向巩义人召唤呢!

猜你喜欢
市教委教育教师
2020届上海高考时间出炉 还有这些高中生应关注的考试信息
这些健康教育课程既好玩又有用
2020届上海高考时间出炉 还有这些高中生应关注的考试信息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