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敏
我是单位的宣传干事,经常要采写新闻稿件,采访的过程便是我与人交谈的过程,除了向对方提问外,耐心地倾听帮助我获得了一些真实、宝贵的资料,从而激发我写作的激情。
有一次,医院内科病房的护士长告诉我,他们病区住院的一位老年患者想向医院宣传科说说他的心里话。为了不让这位老人失望,我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往老人所在的病房。
那是一个早春的下午,西斜的太阳把一抹余光送进病房。我和老人坐在阳台上,大病初愈的老人用他那特别缓慢的语调向我讲述着他的心里话。原来,这是一个久被疾病缠身的老人,近两年,有一大半时间是在医院的病床上度过的,老人渴望着尽早恢复健康。但事与愿违的是,老人在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同时,又患上了急性感染性末稍神经炎,下肢终日疼痛,不能有片刻的安宁。被折磨得难以忍受的老人想到了用结束生命来结束病痛。就在老人绝望之时,一名主管医生查房时的一段话打动了老人的心。原来,有一种药物可以医治老人的疼痛,而此时病房没有。这位医生就到处打电话查询。这位老人想,对于自己这样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她们还如此尽心地拯救。我自己放弃生命,怎对得起她们呢?就这样,老人打消了结束生命的念头。
其实,这是一个在局外人看来非常简单的事情,医生为病人用药,这是职责、是本份。但这位老人却不这样想。他认为医生是在想方设法搭救他,他遇到了天底下最好的人。
我仔细倾听着老人的谈话,也默默地考虑着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老人是一个对真情、对别人的关心不敏感的人,其结果会怎么样呢?肯定是一个不可想象的回答。由于我专注、认真地倾听,老人也很动情,愿意把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活动告诉我,使我获得了第一手的、真实、感人的材料,因此,写作起来非常顺手,几乎是一气呵成。
这次采访,确实使我感悟很深。事情过去了很长时间,我仍然在想着这样一个问题:老人重获健康的人生,与其说是药物的力量,倒不如说是老人对人间真情、关心能及时体会、及时感悟的细致心境。其实,仔细观察我们周围,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能使人重振精神、保持愉快心境的东西实在是不少,如一句真诚的赞美、一声善意的问候、一张清纯的笑脸、一段快乐的歌声。假若我们都能感受到自己所处环境的美好,不就少一些烦恼、少一些忧愁、少一些灰色的心境,多一份生活的激情吗?老人尚能有一颗容易被善良打动的心,我们这些青年、中年的人们为什么不能学学老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