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贵忠
在一个工厂的全厂大会上,厂长不点名地指出:“有些职工把厂里的生产工具拿回家使用并据为己有,这是不道德的,希望大家不要假公济私,挖企业的墙角……”
针对上述情况,职工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反应:1.主动交回工具,承认错误;2.我行我素,无动于衷;3.犹豫不决,担惊害怕,甚至寝食难安;4.产生种种推测,认为是某人背地里给自己“上眼药”,或者担心自己哪件事办得不妥,得罪了厂长等;5.确信厂长居心不良,造谣惑众,要在全厂职工中把自己“搞臭”;6.从此发现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全变了,他们全都知道了自己的事,并在背后嘲弄自己。
抛开道德因素,仅从精神卫生的角度来看,前两种情况反映当事人的精神活动正常。第3、4种情况已经出现了精神困扰,但还属于可以理解的范畴。第5、6两种情况就让人难以理解了,一般人就会把具有这两种反应的人称为“精神失常”。
对于精神是否失常,每个人心目之中都有一杆秤。这大都是根据人生经验和阅历来判断的。实际上,精神正常与失常都是相对的,人为规定的。以人的身高为例,绝大多数人在1.5~2.0米之间,因此,一般人就认为,身高在此范围内的人是正常的;而小于1.5米和大于2.0米的人是失常的。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共有的特点就是正常的,而仅在极少数人身上的表现就是异常的。
总之,“精神失常”虽已被广泛理解为精神病的代名词,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它只代表了量的变化,却不能明确质的区别,不能说明精神健康状况。那么,什么才是精神健康呢?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精神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人的精神健康水平是一个连续谱,最极端的健康是精神完美状态,最极端的障碍是精神病状态,而绝大多数人都居于这两极之间。
精神健康的标准是非常复杂的。对于不同的人,精神健康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即使是对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其精神健康的特点也可能是不同的。它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年龄、文化背景、社会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因而难以制定出一种适用于所有人的精神健康标准。
国际上,很多知名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马斯洛提出了适合一般精神健康水平的11条行为标准。现将其扼要概括如下:(1)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2)适度的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3)适度的自发性与感应性,不为环境所奴役;(4)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的挫折,无过度幻想;(5)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当的估计,对个人违背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的欲望不作过分的否认或压抑;(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视社会标准的不同而改变,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的,所从事的工作多为实际的、可能完成的工作,个人的生活目的中包含有利己与利人两种成分;(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顺应环境的需要而改变自己;(10)在团体中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11)在不违背团体意愿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有个人的独立见解,有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
由此可见,精神健康的标准具有完美性,它是一种理想境界。有谁敢拍着胸脯说,在他的一生中已经时时刻刻、不折不扣地按照上述标准行事了?
精神健康是不断加强自我修养的过程,是人类追求的目标。正如同我们很难找到一位绝对的躯体健康者一样,一个龋齿、一块雀斑,甚至一个痦子、一根白发,都可能是躯体不健康的迹象,更何况人体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排泄着各种毒素,而这些毒素又在不断地侵害着我们的身体,谁又能说这样的机体是绝对健康的呢?但是,谁又能说因为没有绝对的健康,我们就不去追求健康呢?精神健康是相对与绝对、静止与发展的辩证统一,不断地发现和纠正自身的缺陷,在这种不懈的努力中去感受愉快和满足,这才是精神健康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