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卿 梁伟国
作为国务院首批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青岛开发区正在崛起成为山东半岛胶州湾西海岸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青岛开发区采访,谈起教育的变化,谈起对教师的印象,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居民,脸上无不充满着欣喜,充满着自豪和感激。到基层学校转一转,你会感觉青岛开发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是如此丰富而令人深思。
青岛开发区教育工作者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三个代表”思想……
一
开发区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发信告诉记者,正如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所强调的,在“三个代表”的实践中,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开发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建区伊始,开发区党委、政府就确立了“科教兴区”战略,注重提高全区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优先发展教育的意识很明确,连续多年对教育的巨额投入和不断深化的教育改革推动了教育的优先发展。
——加大教育投入,实现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自1996年以来,青岛开发区的教育经费以34.6%的年平均增长率大幅增加,教育投入超过4亿元。仅2000年,这个区投资就超过1亿元。有了财政坚决有力的支持,学校基础设施配备得以迅速改观。该区有9所学校达到了省、市级电化教育示范学校标准,全区也在1999年底以较高水平通过了青岛市“实验教学普及县”验收。目前,区直属中小学的多媒体电化教室、电子备课室配备率,区直属中学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配备率和农村中小学计算机教室的配备率,都达到了100%。教育技术手段现代化的超前发展,为全区人民和入区人才、外商子女提供了优越的基础教育环境。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构建社会化的学校教育体系。目前,该区共有社会力量办学单位36家,校舍面积25万平方米。在校生12085人,与公办学校在校生比例为1:2.4;教职工1242人,与公办教师比例为1:1.7,两项比例为山东省最高。其中,青岛南洋学校是山东半岛首家十五年一贯制的寄宿学校,投资已逾2亿元,占地30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在校生1800人。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也为入区青年提供了优越的继续教育场所,几年来,民办学校共培养实用型毕(结)业生15000余人,对开发区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智力支持。“政府辦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大教育发展格局已经在这个区确立。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该区逐步建立起以校长负贵制、教师聘用制、岗位责任制、绩效工资制为核心的学校内部“四制”管理体制。竞争择优,全员聘用,促进了教职工的合理流动,激发了教育活力。全区有50多名中青年教师被低职高聘,有5名教师被高职低聘:清退了26名学校及校办企业的临时工,为转岗人员提供了新的工作岗位:先后为123名年老体弱、接近退休年龄的老教师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开发区还面向全国招聘优秀教研员和教师,从全国近万名应聘者中择优聘用优秀教师60余名,优化了教师队伍。
——引进高等院校入区办学,构架现代化的人才成长“立交桥”。现在,在开发区内,青岛建筑工程学院扩建工程和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工程已相继上马。据悉,有更多的国内大专院校有意“抢滩”开发区办学。高等教育的引进,对于改善青岛开发区的人口素质结构和投资软环境、提高人口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
在“三个代表”思想的实践中,青岛开发区教育体育局勇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实效性,并大力实施“科研兴教”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打造教育现代化意识平台。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青岛开发区把在教育战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和师资队伍作为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中之重。一是在全区教职工中掀起“实施素质教育,转变思想观念”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引导教师明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提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驾驭教育教学的能力。二是注重通过干训、师训提高队伍素质。2000年以来,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董奇教授、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等十几位教育名家前来青岛开发区讲学,继而把“每月一训”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来,全体教育干部和骨干教师全员参加了培训。几年来,该区教师通过自学、函授、电大等形式学习进修,不仅提高了学历层次,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该区40岁以下教师均持外语、微机“双证上岗”,“不懂信息技术的教师就是不合格的教师”的观念得到强化。三是注重现代教育观念在家庭、社会的渗透,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氛围。
——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的有机结合。2001年6月30日,建党80周年前夕,青岛开发区2111名中小学教师在国旗下庄严宣誓: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以崇高师德教书育人。为加强师德建设,青岛开发区连续6年开展“师德年”、“师德月”活动,持续开展主题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的师德教育活动。广大教师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职业道德等方面均有了显著的提高。该区每年都要评选师德标兵,并组织全区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团巡回报告,使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深入人心。同时,青岛开发区教育体育局实施“一二三”战略:“抓好一个主渠道”、“建设好两个主环境”、“利用好三个主阵地”,即抓好学校教育在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建设好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校周边环境:利用好家庭教育阵地、社区教育阵地和法制教育阵地,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了政府、学校、家庭通力协作,形成合力,有效地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实现学生发展的主体化。该区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点目标。在教学内容方面,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对现行的教材进行“强干削枝”,增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教学内容和训练要求的层次性、探索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改革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实施“科研促教”工程,实现教学科研的普及化。教学科研是教育观念现代化持久的思想动力。记者欣喜地发现,该区每所中小学都有区级以上1~2项研究课题,目前,全区建有国家、省、市级科研基地8个,共承担11项国家、省级课题。“科研兴教”的深入开展,提高了教师的教研能力和业务素质,推进了全区教育现代化进程。仅2000年,广大教师和教育科研工作者在省、市两级教育科研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有8项教育科研成果在2000年青岛市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选中获奖。日前,教育部、科技部“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青岛开发区薛家岛小学现代科技教育研究》圆满结题并通过省级教育成果鉴定,专家認为“该项实验研究已经走在了山东省现代科技教育研究与实验领域的前列”。黄岛办事处中心幼儿园开展的《农村幼儿园办园体制问题的研究》,探索出了“政府统筹、办管分离、资源共享、服务社区”的农村办园新模式。
三
在“三个代表”思想的实践中,青岛开发区教育系统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基本实现教育平等化。“决不把一所薄弱学校带入21世纪”是青岛开发区工委(区委)、管委(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座右铭。这个区把农村薄弱校改造作为“民心工程”,2000年,全区投资近2000万元在青岛市率先完成了农村薄弱校的改造任务。在此基础上,青岛开发区教育体育局出台了《“联校帮扶”工作意见》,把全区14所农村小学确定为9所直属、办事处驻地小学的帮扶对象,发挥直属、街道办事处驻地小学在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方面的优势,与全区农村小学“结对”帮扶,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城乡教育的平衡发展。
——盘活教育资源,营造优越教育环境。进入2001年以来,这个区把学校布局调整向更高层次推进。首先,将两所普高合并迁至新建的高级中学,新学校占地150亩,投资5600万元,设计规模80个教学班,能容纳在校生4000人。通过两校合并,最大程度地发挥新建高中的资源优势,经过2~3年的努力,力争创建成为山东省示范性高中。其次,将3所职业高中合并迁至原开发区实验中学,装备了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合校后,不仅能够满足全区中等职业教育入学需求,而且迅速提高了职业教育水平。学前教育方面,在全区推广黄岛办事处的办园经验,提高了该区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
——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青岛开发区教体局已经连续6年保持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结率、面复率、满意率三个100%。教体局党委认为,人大建议、政协提案是人民意见的集中表达,代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体现了人民群众意志。在收到建议、提案后,局党委及时成立了由“一把手”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采取走访代表、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倾听民声,体察民意,之后根据人民群众的要求进一步做好落实工作。这种“深下去,返回来,再深下去”的工作方法,得到了提案人和群众的肯定和赞扬。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刘发信局长告诉记者,青岛开发区教育系统要认真学习、身体力行“三个代表”思想,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