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茹
鱼类的洄游是自然界中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大马哈鱼便存在这种情况。在海洋中度过青少年时期的大马哈鱼,到了性成熟的时候,就会成群结队地游向河口,并以一昼夜50公里左右的速度,逆水而行,到离海洋数百公里的河流上游产卵。它们在洄游途中,不思饮食,只顾前进,遇到浅、峡谷、急流瀑布也不退却,勇往直前。有时为了跃过障碍,竟碰死在石壁上。到达目的地后,因长途跋涉,体内营养物质损耗殆尽,憔悴不堪,面目皆非。绝大多数大马哈鱼在射精及产卵后就死去了。大马哈鱼的受精卵在河水中发育成小鱼后,它们顺水而下,回到大海中生活5年左右,又会沿着父母经过的路线,回到河流的上游去生育后代。
生活在江河中的鳗鱼,则与大马哈鱼正相反。不过有趣的是虽然鳗鱼在江河湖泊中生长,但人们从来找到江口后便溯江而上,游至上游,在淡水中生活,不过其逗留时间的长短依气候和食料的情况而定,一般都要经过7~8年的时间,这时,雄鳗已长到30厘米,它们的生殖器官已接近成熟。自此以后便停止进食,相貌也发生了变化,首先它们的眼睛变大了,上下颚变得又尖又薄,平时黄绿色的身体也变成了深黑色,身体内部的消化器官萎缩了,只有生殖腺却丰满起来。到了秋天,雌雄鳗鱼便顺流而下,千里迢迢游向大海。它们产下的受精卵长成鳗线,又游回河流“长大成人”。鳗鱼一代一代就这样周而复始,在大海里生,在河流中长大,又回到大海中产卵。
鱼类的洄游常与水中的温度、盐度和饵料有着直接的关系,它们的洄游不外乎有下列4种情况:
生殖涸游某些鱼类由于繁殖产卵的需要,每年没有在淡水中发现过它们产的卵,而且到了一定时期,就能看到大批大批像银鱼似的小生物——鳗线涌进河口。到了另一个季节,又能看到大批成熟的鳗鱼游出江口,到大海中去。在人们不了解鳗鱼的生殖情况时,曾经产生过种种错误的猜想,直到1905年,科学家们在大西洋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后,才终于揭开了鳗鱼的生殖之谜。
原来大家所见到的鳗线,是较小的鳗鱼,它是由呈柳叶状且周身透明的鳗鱼雏型“叶状体”长成的。鳗线出现在海洋中,仅有7厘米左右,但其形态已近似鳗鱼。鳗线个体虽小,却具有捕捉浮游生物的能力。它们定期从深海、外海游向浅海、沿岸或江河中产卵,这叫生殖洄游。如小黄鱼每年春季都要游到浅海产卵,鲥鱼、凤尾鱼则由外海进入江河产卵,而江河中的鳗鱼,每年一到产卵期,就成群结队地游向深海产卵。
季节洄游有些种类的鱼随着适合自己的温度和海流而进行洄游,这种洄游就叫季节洄游。如人们所熟悉的带鱼,它就是随着水温的变化,春季北上,冬季南下的鱼类。
索饵洄游鱼类为了追逐食物而进行的洄游,称为索饵洄游。有些鱼类的索饵洄游其路程是相当远的,如鳕鱼,它往往要游出2000公里以外的水域去捕食。
垂直洄游有些鱼类白天栖息在海底,夜晚游到水面上层,这种上下之间的游动,称为垂直洄游。
此外,水流对鱼类的洄游,特别是对幼鱼的洄游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对幼鱼来说,它们缺乏必要的运动能力,不能与强大的水流作斗争,因而只能完全被水流所“挟持”,随着水流而移动。又由于它们身体两侧有许多被称为侧线的感觉器官,它对水流的刺激尤为敏感,它能帮助鱼类确定水流的速度和识别方向。所以说不同种类的鱼对水流刺激作用的反应也不相同。有的鱼类是逆流而上,也有的鱼类是顺流而下。因此说许多成鱼的洄游,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水流所左右的。
对于鱼类的洄游现象,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谁都知道,海水比淡水咸得多,那么,生活在海洋中的鱼游到淡水中,在淡水生活的鱼类游到海水中,它们怎么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呢?
众所周知,海鱼体液的浓度比周围水环境小,而水在鱼体中总是由低压向高压方向渗透,所以鱼体内的水分要向体外流失,海鱼就以“喝水”的方式来补充体内的水分。它们从口中“喝”进水,水流到肠内,通过肠壁的渗透作用进入体内,以增加体液中的水分;相反,淡水鱼体液的浓度比周围水环境的浓度大,鱼体内的渗透压高于外界的水压,水通过鱼体时由低压向高压方向渗透,这样,鱼体内的水分就有增多的倾向;如果水分不断增加,鱼类就会有生命危险,幸好淡水鱼的肾脏可以随时让体内多余的水分随着尿排出去,这也就是淡水鱼排尿比海水鱼更多的原因。也正是由于某些鱼类具有改变体内渗透机能的能力,因而当它们由海洋进入江湖时,可以用增加排尿的方法来调节体内多余的水分,而它们从江湖进入海洋时,可以用“喝水”的方法来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
此外,鱼类长期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洄游运动已经形成一种习性,成了一种遗传的本能。不同种类的鱼,由于从它们祖先那里所继承下来的习性不同,所经历的历史年代不同,所以这种遗传性的本能也有很大差别,并形成某一种族的固有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