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未完成的文化使命

2001-03-10 08:27杨鹏程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1年10期
关键词:共和辛亥革命观念

杨鹏程

辛亥革命已经整整90年了,在阐述其历史意义时,诸多论著和教材都沿袭了一种传统的说法,称: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细细推敲,这种表述值得商榷。

辛亥革命的丰功伟绩在于:它不仅敲响了清王朝覆灭的丧钟,而且给整个帝制时代划上了政治终止符。政权形式首次打破了中世纪的帝国模式,出现了宪法、议会、选举等一系列中国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新生事物,民主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上空飘扬。但是,思想观念的布新远比政治上的除旧艰难得多,攻克传统意识的文化堡垒远比攻克军事堡垒复杂得多。综观革命派的纲领口号和理论宣传,无不把反满民族主义凸现在首要位置。从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到同盟会,其纲领口号各有差异,但有一条是相同的,即"驱除鞑虏","光复汉族"。"反满"是从普通百姓到绅士、会党、士兵、华侨、留学生乃至汉族官员都能接受的共同语言,也是各阶级各阶层涌入革命阵营携手合作的基础与前提。但反满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磁石般地把仇视满人统治的各种力量最大限度地吸附于革命旗下,但反满进行曲作为时代的最强音,其音频如此之高,音量如此之强,以至革命党人民权、民生的呐喊被淹没其中,显得如此苍白无力。读邹容的《革命军》,虽然也有诸如"全国无论男女,皆为国民","凡为国人,一律平等,无上下贵贱之分","各人不可夺之权利,皆由天授",以及建立"中华共和国"之类宣传民主共和的话语,但通篇更多的是"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诛绝五百万有奇披毛戴角之满洲种"这样充斥民族复仇主义情绪的激愤之语。真正能使读者"虽顽懦之夫,目睹其字,耳闻其语,则罔不面赤耳热,心跳肺张,作拔剑斫地、奋身入海之状"的恐怕也是这一类反满的语言。

革命党人的民族主义宣传是相当成功和深入人心的,而对民主共和的宣传却成效甚微。1906年爆发的萍浏澧起义中曾出现一篇名曰《新中华大帝国南部起义恢复军布告天下檄文》的奇文,公然宣称:"至外而督抚,内而公卿,有能首倡大义,志切同胞者,则我四万万同胞欢迎爱戴,如手足之卫腹心,来日不惜万世一系,神圣不侵,子子孙孙,世袭中华大皇帝之权利以为酬。勿狃于立宪专制共和之成说,但得我汉族为天子,即稍形专制,亦如我家中祖父,虽略显尊严,其荣幸犹为我所得与;或时以鞭扑相加,叱责相遇,亦不过望我辈之肯构肯堂,而非有奴隶犬马之心。我同胞即纳血税、充苦役,犹当仰天三呼万岁,以表悃忱爱戴之意。"无论这篇奇文的执笔者为何许人士,但它确实代表了当时绝大多数人的思想水准:赞成反清,但对民主共和为何物则不甚了了,也不甚关心。即使是作为革命精英的同盟会员,对十六字纲领"虽不得不整个接受,但实际上是否心口如一,就大成问题,特别是后两句话,并不是人人衷心接受的,甚至还有不少人持反对态度"。关于"建立民国"这一条,当时革命党人"心目中总觉得新国家的政治制度还是比较遥远的问题","不必多费精神。因此对民主、共和缺少真正认识,也说不上早具信心"。武昌起义一夜成功,清王朝忽喇喇似大厦将倾,各省先后易帜。但是,与民主共和观念对立的封建专制思想绵延千载,盘根错节,流毒深广。它通过古典律法的实施,儒家经典的传播,传统意识的灌输以及社会风俗、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不仅渗透到统治阶级的脑海中,而且也浸润了被统治阶级的思想。

《东方杂志》的主编杜亚泉(伧父)分析说:"吾国之财产阶级大都不解立宪共和为何物,初未尝与闻其事,提倡之者,为过剩的智识阶级中之一部分,加入者为过剩的劳动阶级中之兵。事实上与从前之帝王革命无稍异。其模拟欧洲之政治革命者不过是中华民国之名称,及若存若亡之数章约法而已。"把辛亥革命与古代的"帝王革命"改朝换代相提并论固然是荒谬的,但如果看成是作者对辛亥革命种瓜得豆、播下龙种收获跳蚤结局的抨击则不为无见。陈独秀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就是从前中国人民的智识,没有普及,国家的观念,没有明确;德谟克拉西的真意,不曾了解。所以在辛亥革命初起的时候,大家又存了一个依赖袁世凯的心。等到袁世凯死了,大家又存一个依赖黎元洪、段祺瑞和一般有势力的军人的心。"前揭"新中华大帝国"一文的作者简直是位预言家,他设想推翻满人皇帝后由汉人充当的"万世一系、神圣不侵、子子孙孙、世袭中华大皇帝"终于十年之后粉墨登场。陈独秀认为:"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欧美社会国家的文明制度,连影儿也没有。所以口一张,手一伸,不知不觉都带出君主专制臭味。"又说:"袁世凯要做皇帝,也不是妄想;他实在见得多数民意相信帝制,不相信共和。"不难看出,清理人们头脑中千百年来积淀的思想垃圾,比清理紫禁城里的政治垃圾要付出更多更多的时日。指望辛亥革命一场风暴就能荡污涤垢,从人们的头脑里拔下封建旗,换上民主共和旗,显然是不现实的。

"深入人心"之"人"者,当然是指广大人民群众。所谓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者,即民主共和观念为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了解和认同,或曰民主共和观念深深扎根于人民心中。但实际情况如何呢?

戴季陶民国初年时某次在旅途中遇一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询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也,老农"茫然惶然,连声曰: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戴季陶不禁大为感慨:"中华民国成立已三年矣,而人民智识尚有若是者,则袁世凯之举动,真无足怪矣。"再以鲁迅笔下的一系列文学人物为例,他们都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变革,但接受民主共和观念的毕竟只有夏瑜等少数革命先行者。民主共和观念不仅没有深入到把长辫盘于头顶、期待皇帝再坐龙廷的赵七爷心中,甚至也没有深入到阿Q、闰土、华老栓、七斤和七斤嫂之类下层贫苦群众心中。

洪宪帝制和张勋复辟的迅速败亡,通常被论者当作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有力佐证。笔者认为,这两次短命闹剧的匆匆收场,与其说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结果,倒不如归功于部分接受民主共和观念的政治精英奋起抗争。正如当时一位同盟会员所言:"革命告成之后,全国灵觉为之震荡,然大都属于上流人士,而氓之蚩依然浑噩相安。中国由专制政治骤跃为共和政治,自表面观之,虽若神速可喜;而自里面观之,前后陟断,习惯、根据悉受变动,人情未定,党见难齐,调和统一,待时尚多。"亦如陈独秀所言:"今之所谓共和,所谓立宪者,乃少数政党之主张,多数国民不见有何切身利害之感而有所取舍也。""人民除纳税诉讼外,与政府无交涉。国家何物,政治何事,所不知也。"灛伂娗О倌昀凑既丝90%以上的普通百姓远离政治,他们关心的是柴米油盐,交租纳赋,生儿育女,至于统治者是皇帝还是总统,是宣统皇帝还是洪宪皇帝他们并无多大兴趣。

辛亥革命完成了推翻清朝、创立民国的政治使命,却没有来得及完成本应由它完成的、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文化使命,不能不令人扼腕痛惜。"文化易帜"的任务只能留待后来者、继承人。

五四运动前夕,面对甚嚣尘上的尊孔复辟思潮,《新青年》不怕犯下"得罪社会"的"滔天大罪",大声疾呼"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庄严宣告:"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11如果认定辛亥革命就已经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揭橥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岂非无的放矢?

因此,笔者认为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可修正为:"辛亥革命首倡民主共和。从此,民主共和观念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逐渐深入人心。"这种修正并不损害辛亥革命的光辉彪炳史册,因为首倡民主共和也是极其伟大光荣的。

① 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一),第361~362、349、333页。

② 《读<革命军>》。1903年6月9日《苏报》。

③ 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二),第479页。

④ 吴弱男:《孙中山先生在日本》。上海市政协编:《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版,第5~6页。

⑤ 《中国政治革命不成功及社会革命不成功之原因》。

《东方杂志》十六卷四号。

⑥ 《关于民国建设方针的主张》。《每周评论》第二号。

⑦ 《旧思想与国体问题》。《新青年》三卷三号。

⑧ 《一知半解》。唐文权、桑兵编:《戴季陶集》,华中师大出版社1990年版,第695~701页。

⑨ 黄彦、李伯新编:《孙中山先生藏档选编(辛亥革命前后)》,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79页。

10《吾人最后之觉悟》。《新青年》一卷六号。

11《<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六卷一号。

(作者单位:湖南湘潭师院历史系)责任编辑:蔡世华

猜你喜欢
共和辛亥革命观念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评”一体化课堂设计初探
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辛亥革命评价的“变”与“不变”
《辛亥革命亲历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镜管理法
钓鱼的观念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
走进“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