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晨辰
历史进入新时期,新闻创作也进入多元互补的时代,它表现为各种文体间的交叉渗透,即各种文体都在向自身以外的品种吸收新的艺术元素,输进新鲜血液而完成自身的蜕变。其中散文对新闻创作的影响尤为强烈,散文化倾向正在成为新时期新闻创作的一个潮流。
早在80年代初,我国新闻界一位前辈就曾提出过这样的问题:新闻作品是否应该向散文化的方向发展?问题提出以后,在新闻界出现了种种意见,从而引发了一场讨论。
在这场讨论中,许多人主张,新闻作品不应该程式化、规格化,不应该设置“清规戒律”,而要“文无定体”、“不拘一格”,向松散的自由方向发展。我们要鼓励、支持记者捕捉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生动、最活泼的新事物,鼓励、支持记者探索最能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新闻形式。由此达成的共识是:新闻作品的形式和结构应该向自由的、活泼的散文化的方向发展。
鲁迅先生说过,“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有破绽也不妨。”散文的体裁是活、自由、多样,没有一定的程式和格局,一切从内容出发,可以记人、记事、记游,也可以写景、状物、抒情,什么形式能够最好地表达一定的内容,就用什么形式。相比之下,新闻作品的“清规戒律”就比较多,并已形成一套固定的程式。诚然,新闻工作有它固有的规律性,在实践中形成了各种和自身内容相符合的新闻形式。现有的新闻形式可以使记者写作起来有章可循,少走弯路,但是,形式必须有利于内容的表达,而不应成为束缚内容的桎梏。
因此,我们必须敢于在形式上突破新闻体裁的固定程式,只要是有利于表达新闻内容就可以调动各种笔法来进行写作。
新闻作品散文化,或者说使用散文写作的某些手法写作新闻作品,不仅可以把新闻写活,更重要的是这样写,可以把新闻事件中的新闻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从而达到所期望的社会效果。而这一点,正是新闻界提倡新闻作品散文化的目的所在。
综上所述,所谓新闻作品散文化,就是在确保新闻事实真实的前提下,运用散文的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的表现手法写成的报道。近几年来,我国许多新闻工作者在报纸副刊这块阵地上,大胆进行新闻作品散文化的尝试,如《人民日报》的假日生活周刊、《解放日报》的解放周末、《新华日报》的新华周末、《镇江日报》的周末特刊、《苏州日报》的太湖周末、《无锡日报》的新周末、《南京日报》的周末版、《南通日报》的周末和星期特刊等,其中不少精品,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综观其表现手法,大致有三:要用生动的形象说话;要注意运用细节描写;要有自由活泼的结构。
要用生动的形象说话
散文作品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形象性。
借鉴散文表现手法的新闻报道,在确保事实真实的前提下也讲究形象,不过它是用形象来表达客观的新闻事实。散文离不开画面,画面是散文的基本构成单位,直接关系着散文的意境的创造。
因此,散文式报道也必须抓好画面,即要善于挑选有意义且富于形象的材料,用活生生的形象说话,达到“叙事如画”的意境。新闻界人士把形象化干脆解释为“镜头化”,即在描写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时,要将其像电视、电影的特写镜头一样,展现在读者面前。
荣获1997年度江苏省副刊好作品一等奖的《葫芦晃悠悠》便是其中的佳作。究其获奖原因,除了敏锐的新闻眼光之外,还得益于记者扎实的文学功力。
《南通日报》发表的这篇作品的主人公吴嘉辉年过半百,所在企业不景气,月收入十分微薄,“上有白发高堂,下有黄口稚子”的他,凭着自己小时的绘画基础,以双休日摆摊出售绘画葫芦来养家糊口。在报道这位不找单位、不求救济,自己闯市场,靠诚实劳动改善生活的硬汉子时,作者借助于特写镜头的成功运用,使主人公的面貌、精神在葫芦摊这一横断面中得到淋漓的展示。仅以开头和结尾为例。开头写主人公出摊时的情景:“像往常一样,这个星期天,吴嘉辉又出现在虹桥花鸟市场。他的家当委实简单:几根管子,四个小轮子搭成的一辆简易小推车,齐腰高处铺上木板,其上便是他的所有售品:各式葫芦,原色的或是已画上图案的……市场上的人往来不息。沉默寡言的吴嘉辉就在挂着的葫芦后面静候着可能出现的某个顾客。”结尾仍是写摊位上的主人公:“在那晃悠悠的葫芦后面,他的眼神平静得让人怎么也不能忘记……”。这样的镜头多么精彩!在这些特写镜头中,主人公的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表情,全都是性格化了的。正因为如此,虽然着墨不多,主人公的形象却栩栩如生地出现在读者面前,给人留下经久难忘的印象。因此,与其说这是篇成功的人物通讯,还不如说是篇优美的叙事散文。
要注意运用细节描写
所谓细节,原本指的是文学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细节能具体生动地反映出事物的特征、刻画人物的个性,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细节虽细,可作用不小,小中寓大,小中见大。文学创作中有人把细节说成是太阳光,它不可能代替一切,却能够照亮一切。可见细节对于文学创作有多重要。
新闻作品要写人叙事状景,同样离不开这些具有细节特征的最小组成单位。因此,如果说,细节是文学的细胞的话,那么,对于新闻作品而言,细节就是它的血肉。
荣获第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种树“种到”联合国》,便是运用细节描写来深化作品主题、揭示人物思想的成功典范。
这篇刊登于《内蒙古日报》的文章,报道了地处库布齐沙漠边缘的树林召乡一位带领群众种树治沙的副乡长王果香,因为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斐然业绩,受到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长的重视,作为中国首次被邀请的非政府组织唯一代表,出席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第八次政府间谈判会议,并被安排第一个介绍经验。
除了通篇采用散文语言以外,文中成功运用细节描写是一大特点。例如写她忙于带领群众治沙造林,很少照顾家,“有时做一顿饭,要吃上几顿,衣服也多是孩子给洗……”。写她为了使全乡人人起来,植树造林,走村串户上门动员,“每到老乡家脱鞋就上炕,还要坐在他们正中间,这样一下子就和他们的距离拉近了”。为了充分表现她治沙绿化的情怀,文中有这样的细节描写:会议上,公约秘书长和主管项目官员为支持王果香的工作,决定赞助一套计算机设备,而王果香“考虑到眼下最缺乏的是资金,她提出可否换成资金形式,资助乡里建立优质绒山羊基地和中小学生防治荒漠化教育试验林场。官员们看到这位有心计的中国女性,仿佛看到了防治荒漠化的新希望,当即同意捐款2万美元”。这些来自生活、看似平常的细节描写,却起到了以情动人、以小见大的作用。
要有自由活泼的结构
散文是一切文学样式中最自由、最活泼、最不受拘束的写作形式。一段回忆、一个情景、一番议论、一位人物、一次漫谈、一曲抒怀,尽可收进散文这个用精巧构思的“花篮”里。可谓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人们常说的“散文贵散”,就是指它的结构不拘一格,安排灵活多样,行文自由活泼。借鉴散文不拘一格、灵活多样的写作结构,有利于突破新闻的模式化,使读者耳目一新。
这样的结构方法,被西方新闻界称之为“断裂行文法”。其基本特征是:段落短小,相对独立,每个段落写一个或若干个纯事实;段落之间一般没有过渡、衔接的连接词,依靠事实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组接成篇;叙述事件打破时间、空间限制,造成跳跃式推进的快节奏;形散神不散,有明确的中心主题。
荣获1997年江苏报纸优秀作品一等奖的系列报道《建设中的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开篇《跨越新世纪的彩虹》就是以这样的散文式结构方法取胜的。
从中国最耀眼的古桥——隋代赵州桥,说到震惊世界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悬索桥——美国金门大桥;从我国50年代末建造的“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说到90年代末建造的“中国第一桥”和“世界第四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发表于新华日报的这篇文章叙述事件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以跳跃式的快节奏层层推进,集中笔墨将事件发展的主要“热点”和过程中的“轨迹点”十分经济地展示给读者。
表面上看,这篇文章行文十分随便,结构也十分松散,有的地方似乎是“信手拈来”,有的地方似乎是“脱口而出”,但实际上中心主题十分明确,所有的事实都经过精心选择,围绕一个中心,贯穿一条主线,即把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放在中国桥梁建造史上的丰碑和事关江苏跨世纪发展的全局这个基点上来写,从而运用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将所选事实经过巧妙的剪辑和组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应该说,这是一篇借鉴散文式结构方法十分到位、也十分成功的作品。
以上是对新闻作品散文化表现手法的浅显归纳。尽管这些探索和尝试有的才起步不久,有的刚取得些许成果,但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传统的报纸正在生长着现代活力。在新时期新闻创作的实践中,能够兼收并容,不断摆脱陈旧模式的束缚而实现自身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