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英
如果你遇见一个老人,反复告诉你那些你早已倒背如流的故事,请别不耐烦……
前阵子去探望一位伯公。
八十多岁的老人家,身体很硬朗,常骑着脚踏车四处逛。不过记性差了些,见过的人,说过的话,总不记得。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老人记不起来,但对于风光的往事,却记得一清二楚,甚至常对同一个人说过好几次同样的事。
老人家刚从澳洲回来。移民澳洲十多年的儿子,一直要他到那边看看,好不容易才成行。第一次坐飞机,就是长程远行,来回还经过新加坡转机,这么一大把年纪,一声累也没喊过,真不简单。
“伯公,去澳洲好玩吗?”我问。
“当然好玩啰。”说到澳洲,他总笑得合不拢嘴。
“还记得我吗?”每次见面,我总喜欢这样问他。喜欢看他偏着头思考,然后摇头的纯真模样。
“不记得了,”他搔搔头,想了想,笑着一张歉意的脸说。
伯公从不说谎话,也不会虚伪逢迎。所以我喜欢和他谈天,面对的是敞开的心,言词纯朴真挚。
从澳洲回来以后,他的脸满是笑意和满足。争气的儿子在异国闯出了一片天地,一大片的家园,如果不是亲眼目睹,恐怕怎样也无法想像。现在,只要一得空,他便骑上铁马,村前村后绕一圈,得意洋洋地把澳洲所见所闻,一五一十说给老友听。大家睁着大大的眼睛,羡慕他有那么好的福气,生了一个能干的儿子,让他这么大岁数还能坐上飞机。
“这一辈子,我已经满足了,”他总是这样说。
“你怎么不留下来,住久一点呢?”我问。
“不行啊,台湾的孩子会找不到我呀,去了就好,不能住的,语言不通,像哑巴,没地方去。”
“那里的人和台湾人有什么不一样吗?”
“那里的人很奇怪呢,白的人很白,黑的人很黑,像木炭,”他总是咧着两排牙齿笑着,说起话来绝不像个记性不好的老人,“有一次,我看见一个女人,手里抱一团东西,我以为那是什么东西呢,为什么黑黑的,就很好奇,上前看清楚,才知道原来是抱个黑人。你知道吗?真的很黑哩。”这些记忆,他总是对着访客,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而且一定是露出牙齿,绽着同样兴奋的笑容。
“你知道吗?我自己一个人从澳洲回来哩,”他仿佛在诉说年轻时的光荣事迹,露出得意灿烂的笑容说,“回来时,飞机还飞去新加坡,我还在新加坡过了一夜呢。”
“这么厉害呀,那你怎么知道饭店在哪里呢?”
他笑得更开心了,白白的牙灿烂地亮着,遮掩不住的荣耀在眼里闪烁。
“儿子送我到机场,给我两张纸,凭着这两张纸,我就回到台湾了,”他从口袋里掏出来,在空中扬着说,“儿子叫我到新加坡机场的时候,先拿这张,给穿警察衣服、手上拿电话的那种人看,他就会带我去饭店了。”
他抽出了其中一张,放在桌上,然后说:“你知道吗?当他们看到这张纸的时候,马上打电话叫人来接我,送我到饭店,服务很亲切呢。”接着扬起另一张说:“另外这张是隔天早上,从饭店出来,到机场坐飞机的时候用,也是给那种拿电话的人看,他们就带我去坐飞机了。我儿子说,这两张不能用错,而且,只能拿给手上有电话的人,不然没有效。”从他脸上看得到他的骄傲。那两张纸这么管用,它到底是什么样的纸呀。像藏着宝贝似的,他小心翼翼地把纸折好,放入口袋说:“我都随身带着,每天去店仔口,拿给朋友看。大家都说我很厉害。都没有人看得懂上面的字。”
对于儿子能够写出一手没有人看得懂的字,以及机场人员看到儿子的笔迹后,对他这样亲切,他实在是风光得很。
“哇,伯公,你真的好厉害喔,那两张纸可不可以借我一下?下次我坐飞机的时候,也拿出来用,一定会受到特别优待的,”我故意寻他开心地说。
“不行呀,我儿子说,只能用一次,下次要用新的了,”他认真地说。
“那两张纸,可以再借我看一下吗?”
“可以啊,但是要马上还我喔。”他从口袋里抽出来。
“你知道上面写了什么字吗?”
“不知道。”他摇摇头。
我摊开纸条,上面用英文写着:“我爸爸不会说英语,也不会说北京话,只能说福建话,请送他到某某饭店。谢谢。”另一张写着:“我要搭乘新加坡航空公司第某某号班机到台北,请带我去登机。谢谢。”看着老人家一脸天真知足的表情,我知道他以有这样的儿子为荣。
他的儿子是个农业专家,把绿芦笋引进澳洲,教导当地人耕种栽培,澳洲电视台和报章杂志都报道过他对澳洲农业的贡献。
有这样一个儿子,他是该骄傲的。
每次去看他,他总是搔着头,想不起来我是谁,但是问他澳洲的事,一定是笑着一张脸,话说从头。老人家一向是这样的,因为,这些光彩绚丽的回忆,是他生命最灿烂的一页,使他活得更笃实。
如果你遇见一个老人,他拉着你的手不放,反复告诉你那些你早已倒背如流的故事,请别不耐烦。何妨多留几分钟,以听新鲜故事的心情,让他说说他的辉煌。那是他的骄傲,因为有那段辉煌,他将活得更坚强。
让他骄傲一下又何妨?
(摘自台湾《讲义》199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