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招——高等学校面对的困难和问题

2000-09-14 06:27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0年1期
关键词:学费质量教育

张 炼

1999年,普通高校招生从1998年的108万人扩大到156万人,招生计划增加幅度达到44%。其幅度之大,是建国以来正常情况下从未有过的;力度之强,令人始料未及。现在,156万新生已经进入校园,我们应抓紧时间认真研究扩招带来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扩招给高校带来的问题和困难有眼前和长远两个方面。

一、从近期看主要是现有高校的办学条件面临较大困难

“穷国办大教育”这是我们国家的现实情况,反映到高等学校就是办学经费和条件严重不足,这也是教育主管部门面对长期以来不断增长的人民群众强烈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而可以固守“高等教育稳步发展、而不是大发展的主要理由。当然这个理由也使得教育主管部门被列入“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成为人们不断抨击的对象。此次扩招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无疑是一项正确而重要的措施,对考生和家长来说是一个“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缓解了考生和家长对升学的巨大竞争压力。但是对于高校来说,并不会因为扩招,条件一夜之间就发生质的变化。虽然高校与社会其它部门一样也存在着人浮于事、效率不高、浪费等现象,但面对建国以来正常情况下的最大一次扩招,高校面临的困难还是相当多的。

首先,师资虽有潜力可挖,但也是有限度的。目前我国现有普通高校的师生比已达1:10.35,与国外高校的平均水平1:14确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不能不注意这样一些事实,一是由于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不同,我们的高等学校有一些课程和学时是无法删减和压缩的,例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外语、体育、军训等等,这些决定了我国高校的师生比不可能与国外相提并论:二是部分高校教师虽在校内工作量不太饱满,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已经通过不同的方式在各类民办学校兼职,这是许多民办学校得以在普通高校周围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关键。因此可以说,目前高校师资虽有一定潜力可挖,但不可能象一些经济学家计算出来的那样可以成倍地挖掘。

其次,校舍设备短缺的矛盾不可能马上得到解决。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和标准,现有普通高等学校中图书、设备及校舍均达到标准的少褥可怜,许多高校的学生宿舍拥挤不堪,即使抓紧时间投资建设,但也需要一定的周期。

第三,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此次扩招虽然纳入国家计划,但有关部门并没有承诺扩招部分也按原计划给予财政拨软,只是说“适当补贴扩大招生所需的教育事业经费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由于此次扩招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扩大社会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希望老百姓能将银行中6万亿存款的一部分拿出来进行教育消费;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已经确定,要将高等教育等非义务教育实行产业化。因此,扩招部分的经费投入,国家补贴部分将不会达到原计划的财政拨款水平,有可能只是极少的一部分,经费问题将主要通过适当提高学费解决。鉴于我国居民的实际收入和承受能力,以及考虑到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情况,学费的提高必须是逐步进行而且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国家补贴的数量与提高后的学费总量不能与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每年成本相当,那么,必将使高等学校经费短缺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从一些省市出台的学费收取标准看,这种矛盾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广东省1999年确定的收费标准,“211工程”学校的收费为,本科生每年3 900元,较1998年增加30%。但与培养一个本科生高校每年的实际经费支出10000元至15000元相比,学校还必须想更多的办法“创收,以弥补因扩招产生的新的经费空缺。否则,学校的各项工作只能在低水平上运行。

二、从长远看扩招将有可能产生教育质量的较大滑坡

从历史上看,每次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都伴随着教育质量不同程度的下滑。此前教育界在对高等教育是否要大发展的问题上曾有过多次激烈的讨论,争论的焦点最后都集中在规模与质量的问题上。可以说这是一个客观存在而又不可回避的事实。首先,高校规模扩大后,学生总体质量必然会有所下降。虽然,高考录取分数线不是一个智力标准,但它毕竟是目前情况下判断一个人综合能力高低比较有效而又便于操作的主要方法。事实也证明,重点高校学生的成才率,在统计学上具有明显优势,这其中的原因除了重点学校具有较好的师资和条件外,与他们的学生入学成绩有直接的关系。其次,由于此次扩招的幅度是“突进”和“跳跃”式的,因此对大多数高校来说还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更别谈条件的创设了。这必将对原有的教学计划、教学秩序和教学管理带来较大的冲击,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出现教育质量下滑的现象就不可避免。

三、减少扩招产生的负面影响的几点思考

扩招无疑将对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使教育更好、更快地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满足社会各界对于女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正确引导消费,扩大社会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扩招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使扩招产生的负面影响减少到尽可能最小,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而且是十分紧迫的课题。

1.积极挖潜。充分挖掘现有校舍、食堂、教室、实验室等设施的潜力,延长诸如图书馆、实验室的开放时间,提高各类设施的利用率。采取走读的方式和利用学校周围社会闲置房屋作为学生公寓的办法,缓解学校学生宿舍严重不足的矛盾。对现有教师的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电化教学手段提高单位时间的讲课效率。

2.严把质量关。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只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为高等教育今后进一步大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宽进并不意味着宽出,每一所高校都必须充分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严把质量关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高校内部必须建立严格的教学管理监督机制,使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按高校的培养目标要求达到基本的质量标准;二是建立完善的社会评价体系,教育主管部门要授权有关的中介机构定期对高校进行教学条件、教学水平、教育质量的检查评估,督促引导高校把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所有工作的重要位置。检查评估结果要向全社会公布,接受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的监督。

3.政府一定要有必要的配套经费投入;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公民个人接受非义务教育不能是免费的,这些观念已经被大多数公民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就此可以逐步减少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或者不投资。特别是我国目前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占GNP的比例仅为2.5%左右、远没有达到(教育法)规定的4%的情况下,政府更应积极想办法保证教育经费的落实到位。那种认为可以通过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学费标准使公民承担高等教育的全部成本,从而解决教育经费短缺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也是不利于高等教育长远发展的。首先,从世界范围看,不管是哪个国家,也不管是私立学校还是公立学校,仅靠收取学费就可以使学校高水平运转的例子是绝无仅有的。在美国;公立高校的学费收入占30%左右,私立高校的学费收入大约也只有60%。由于教育的外部特性较强,它不仅可以给受教育者带来收益,也可以哈国家和社会带来好处,因此,即便是市场经济十分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于私立学校国家也要通过各种方式给予适当的投入。其次,从有关统计看,目前高校所需经费,由财政文出的大约占50%左右,其余部分需通过学校采取各种“创收”手段解决,可以说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占高等学校实际支出的比重与过去相比已经大幅度下降。如果此次扩招部分不能按原计划那样给予财政按款,那么这个比例还会进一步下降,从而给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更大的困难。应该说,要求政府对所有计划内的招生保持目前的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并不过分。

作者单位:北京教科院高教所

(北京100031)

责任编辑:黎立

猜你喜欢
学费质量教育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英国大学获准提高学费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大学学费不是该涨 而是该降
The Value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
睡个好觉
大学新生开学学费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