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赵堡太极拳技击之本

2000-06-13 13:10文/原宝
精武 2000年5期
关键词:武德武当技击

文/原宝

王宗岳《太极拳论》说:“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在太极拳的推手、散打中如何“舍己从人”?太极拳搏击法敢于把方便或肢体让给对方,使对方有机可乘。实则是以“舍己从人”之法引敌进入我的圈内来击败对方。为此,赵堡太极拳师在“舍己从人”的技法使用上,形成了一个口头禅,叫“要啥给啥,吃啥还啥”。如在推手、散打中,对方都是想击败我,我则运用太极拳的“以顺避害”之法,避去了对方的猛力,如对方进而要端我手肘或取直臂以图制服我,我就以“舍己从人”之法,要手给手,要肘给肘,要臂也给他,敌方则认为胜利在望,岂不知已入我计谋中,上了我的圈套。对方采我肘和手,我则舍去手肘趁势给他,给他是假,顺其身势、手齐进,既破了他对我的采拿,而又把对方击出。或者我再顺势进击时,以采还采,以拿还拿。如果是在推手中对方企图端我肘,我则给对方肘,在给肘的同时,松肩垂肘,肘往肋处收,手往上缠旋,迅速端起对方肘,用白鹅亮翅势把对方扔出。再如对方扭住了我的手与肘,看去我已处于被动局面,我若硬给对方较力,则是凭力大小、功夫高低取胜,舍去了肘手,迅速以手缠旋进人进身,一进全进,用跃步式破了他扭我的手肘,一方面可直接把对方发出,一方面可以扭还扭,制服对方。

不贪不欠

“不贪不欠”是赵堡历代拳师传艺的规则。就是练架或技击实战,也必须做到动作步步到位,不贪不欠。只有不贪不欠,所练的拳架才规范。在推手、散打时,才能保持自身中心稳固,发放对方有力。

王宗岳《太极拳论》说:“无过不及,随曲就伸”。又说:“不偏不倚,忽隐忽现”。拳论说的“无过不及”、“不偏不倚”,都是要求我们在走架或实战中,不能过,也不能不到,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只有按规定的姿势,一招一式,身、手、脚按要求做到标准,对于健身、养生效果好,实战中才无往而不胜。

赵堡拳师的“不贪不欠”,就是根据王宗岳的“无过不及”,“不偏不倚”的原则,说成了地方土语。“不贪”,就是在走架或实战中,身、手、脚按规定的尺寸,走到为止,不得超过。超过了,姿势就前倾,立身不中正,根基不稳固,易被人制。“不欠”,就是说姿势没有走到位,按规定要求差了一点。欠缺了,第一,身、手、脚不到位,拳架不规范,第二,实战时,浑身都没有到位,手没有按到地方,步没有走到位置,发人时发的无力,打的不狠,打不出多远,同时自身不舒服,内气、外力没有发出,反而有损自己身体。正如《太极拳论》说的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不偏不倚”与“不贪不欠”紧密相连。在练拳架中,如没按规定学好姿势,往往偏左或者偏右,拳架没学规范,在实战搏击时就不管用。虽然拳架不贪不欠,但走架时把姿势走偏了,实战时,不论接手、端肘或是发放人,你不接正位接偏,就接不住对方手与肘,也就谈不上发人。

“不贪不欠”、“不偏不倚”是要求我们在练拳架与搏击时,进退反侧,虚实转换,必须做到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的外三合。不做到外三合,就是贪与欠,也是不倚而偏。同时也得做到内三合,即要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岂至六合,上下、左右、前后,浑身上下总要合而为一体,才能做到“不贪不欠”、“不偏不倚”。必须手领、身随、脚催,形体合一,“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发人如箭发,“手脚齐到是为真”。

圆与弧

武当太极拳功法以圆弧运动作为动作要求和运行轨迹。武当拳的创造者,将太极应用于拳技,太极图也成了太极拳的象征。从而使太极拳运动方式和路线也形成了曲弧圆线。太极拳八字诀云:“脊背要圆,胸脯要圆,虎口要圆。脊背圆则力催身,尾闾中正神贯顶,前胸要圆,两膊力全,心窝微收,呼吸通顺。虎口要圆,坐腕撑掌,有裹包之力”。又曰:“胳膊似弓如月圆,手腕外顶如月牙,腿膝连变形如月”。均说明圆与弧在技击中的重要性,只有圆与弧的运动,才是技击之本。

太极拳式的任何一个动作,都离不开圆与弧的运转,从不直来直往。圆运动是稳固动态平衡的根基,在圆的运转中产生的旋转来求得动态的平衡。我们在练习太极拳架中,以腰为轴,肢体动作无一不贯穿着圆弧的运动,随着动作的变化形成了“大弧带小弧”,“大圆套小圆”,或者平圆、立圆、斜圈、反圈以及等量螺旋的立体交错的圆转运动,使每式的起、承、转、合得到平衡。故太极拳以圆为宗,用圆的运动去执守于中,去稳固自己的重心,旨在身转、步行、手动处处势势用至虚至灵之浑圆作导引,力争做到用先天之巧劲去排除人体后天之拙力,达到以后天引先天之目的。而太极拳的内劲圆转,外动求圆,以及虚领顶劲,又能使身体内部器官和百会穴得到轻微的自动按摩,以达到修性立命、性命双修,将后天返还于先天之功效。

赵堡太极拳第九代宗师杜元化所著《太极拳正宗》启蒙规则说:“因其动作着着浑圆,与天地之元极同。由着着混圆,历三直四顺六合等,本人之身混圆,而造为背丝扣,与天地根源同。”又说,“一势一势都练成空圆圈,即是无极,即是联。故每势以转圆为主,不须断续,不须堆积。如此做去,方为合格。”杜元化所说的,是赵堡太极拳历代宗师对练太极拳的法则。因此,赵堡太极拳耍架时,出手走弧形,缠绕转圆圈,进步、退步走弧形,上下左右凡动都是弧与圆圈,耍架时无处不是圆与弧。形成了立身中正,轻松柔活,两臂曲而不直如弓,蓄力于身,裆圆根固,为技击搏斗练好了基本功。

太极拳在以圆与弧的运转,经过缠绕螺旋练功,使力量浑厚充实,适应了“以柔克刚”的特殊要求。在技击时,防守、进攻与左右旋转,使力量更稳重,而且不易被对方力之击或擒拿住,防守中的接触化解,弧形、圆形化力及消御牵引等都是运用圆、弧的形式进行的。这可使受力面积增大,延长力的作用时间,恰到好处升华到“四两拨千斤”境界。

赵堡太极拳讲究先练开展大方,后练小而紧凑。推手中,若两手以平时常习的大弧、大圆的姿势去接对方手肘,根本就接不住,因手与肘之距是21厘米,如果架式紧凑,基本上两手之距符合对方肘之距,出手很自然的接住对方手与肘的两个关节。双方进行四臂交叉缠旋,形成圆与弧形的运转,这种圆的质量越高,越能在推手当中化掉对方之劣质圆和直力、蛮力、拙力,使之沿我之圆的切线方向滑过。我本身之圆运动的位移小,稳而快,不失重心。对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就站不稳,难以立足。因为拳艺在于根基,对方在我缠绕旋之中失去了平衡,没有了根,无根自倒,这时我以“四两拨千斤”之力,手到、身到、脚到,一到浑身皆到,不费力就把对方挑扔而出。由此可知,太极拳运动是圆与弧的运动,只有把圈转圆了,沿着轨迹,方为太极拳技击搏斗之本。

武德为本

武当太极拳吸收了儒家的“仁学”、“礼义”。道家强调“为善”始能“保真”。人为万物之灵,只因后天习染,坠入恶趣,必耐心化度使复本。用之于拳术,故偶发而使对方不伤,为上乘,化而使对方无所施其力,为主要。习练太极拳艺,首先是修炼一种境界。修炼太极拳也是修身、养身、健身、益寿延年。不以拳艺逞凶欺世,而化恶扬善,是拳艺家讲究的武德。

武当太极拳在张三丰集大成创始后,各门派皆根据不同历史时代、环境等客观情况做出了不同的训诫。如:“一不得杀生;二不得淫悦;三不得偷盗;四不得骄妄,以及欺凌孤贫等等。如北派太极拳,自云道人传山西王宗岳后,规定了一些戒律,如心险好斗者不传,人格低卑者不传,贪酒好色者不传,轻露卖弄者不传,不忠不孝者不传,不仁不义者不传等。总之,无论有多少个“不传”,都是根据时代和社会公德的需要而定。

武当太极拳派讲究习武先习德,只有德高,才能望众。太极拳艺是拳风武德高尚的拳术,在与人交手时,都以先让三招,处处以防为先,从不随意出手击人,往往是不到垂危不发。树立以和为贵。

然而,太极拳的功法,从来都是在被动的情况下才使用,用时也以点到为止。但是,社会中亦有不善,你不犯他,他偏要犯你,你要保护善良人,他却要残害善良人……怎么办?为了维护社会安定,为了除暴安良,你必须制服他。不然你还有什么武德呢?因此,我们练拳艺的人,要弄清什么是武德?武德就是重礼重德为出发点和“贵化不贵抗”的斗争原则。在遇歹徒残害人民之时,挺身而出,除暴安良,也是武德高尚最突出的表现。□

猜你喜欢
武德武当技击
“双减”政策背景下武术套路课程改革研究
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深山支教
免费读武当 送您纪念奖
罗汉拳秘传技击法(八)
免费读武当 送您纪念奖
传统技击五要说
免费读《武当》送您纪念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