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公 顾 杰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200030)
主题词晕厥/针灸疗法晕厥/历史,古籍
昏厥证为大脑丧失意识的状态,可由各种疾病引起。近年来,笔者运用计算机对针灸古籍中治疗昏厥的内容进行检索统计(这些古籍自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起,至清末《针灸集成》为止,共计62种),结果显示,治疗昏厥共涉及文献294条,穴位172个,总计630穴次。常用穴位及其次数如下:水沟31、百会30、巨阙22、神阙21、大敦20、隐白17、气海17、合谷16、中脘15、中冲14、关元14、足三里12、厉兑12、间使9、囟会9、曲池8、照海8、中极8。常用经络及其次数如下:任脉16、督脉86、膀胱经67、胆经47、胃经35、肝经34、大肠经33。常用部位及其次数如下:头134、小腹78、足阴(踝以下阴经穴)68、胸脘66、手背51、腿阳(大、小腿阳经穴)50、足背45。常用方法及其穴次为:灸243、针47(其中补法12、泻法6、补泻结合4)、放血34、熨法10、缪刺7。对文献及其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古代针灸治疗昏厥证有以下特点。
1循经取穴特点
本证病位在脑,当多取与脑相关的督脉和膀胱经穴,这是可以想象的,但统计结果显示,取穴次数最多的却是任脉,而督脉和膀胱经穴次则分别占第2、3位,这在其它脑病中是不多见的。因为本证常有阴阳气血亡脱的现象,当务之急是补虚固脱。而任脉为生气之原、聚气之会、阴脉之海、妊养之本,其拥有"脐下肾间动气",是"人之生命,十二经之根本",故在补气固脱时,任脉为首选经脉。
2分部取穴特点
2.1多取头部和手足部穴
本证病位在脑,故多取头部穴,如囟会、风池等。《灵枢·终始》曰:"病在头者取之足",而人体上下肢是相对应的,因此头病亦可取手部穴。《名医类案》载:"一妇人病厥逆,脉伏,一日夜不苏","针取手足阳明合谷、厉兑穴,气少回,灸百会乃醒",乃为是例。
2.2多取末端穴
在头部和手足部穴中,末端穴的取用频次很高,水沟、百会、中冲、厉兑、大敦、隐白皆为突出。因为祖国医学认为,本证为阴阳之气相离所致,而末端部是阴阳之气交接之处;邪气壅盛也是本证病机之一,而末端部离心最远,又是毛细血管集中的部位,血管管径最细,血液流速最慢,故致病因子往往积滞于此;现代医学认为,该部的神经末梢最为敏感,刺灸之则可产生强烈的感觉,达到醒脑开窍的目的,故本证多取末端穴。
2.3多取胸腹部穴
前面已述,本证当急取任脉穴以补虚固脱,故胸腹部穴次十分集中。
3辨证取穴特点
3.1实证
对于痰、热、风、瘀导致的闭证,当取躯干、四肢末端穴,以求驱邪醒脑之功。《杂病穴法歌》曰:"尸厥一穴百会美,更针隐白效昭昭";《卫生宝鉴》载,治萧氏中风"昏愦","刺十二经井穴,接其经络不通",均为是例。
3.2虚证
对于伤气、失血、亡阴、亡阳的虚脱证,当加取腹部任脉穴,如巨阙、神阙、气海、中脘、关元等,以求补虚固脱之效。《针灸聚英》载朱丹溪治疗"阴虚阳暴绝"的昏仆,"灸气海渐苏,服人参膏数斤愈";《扁鹊心书》认为"发昏谵语"的少阴证,"乃真气虚,肾水欲涸也","急灸关元三百壮,可保无虞",均是其例。
4辨病取穴特点
4.1中风昏厥
此证多见于现代医学的脑血管意外。因为中医认为本证由风引起,而风性轻扬在上,故当多取头顶部穴,其中百会最为常用。如《玉龙赋》曰:"卒暴中风,顶门、百会";古人还常取水沟和十二井穴等末端穴,并进行强刺激,如《针灸大成》载:"凡初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涎壅塞,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五指十二井穴,当去恶血";同时古人又灸脐腹部任脉穴,这在前面已作介绍。目前一般认为,对脑血管意外急性期的病人不宜用针灸,以免患者受到刺激,加重病情,但文献记载,古人却常用针灸治疗。在现代针灸临床上,石学敏等报道,在中风急性期当用醒脑开窍的强刺激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疗效,这是对古代文献记载的支持和发扬。
4.2癫痫昏厥
癫痫常由痰迷心窍所致,治疗当取鸠尾附近及上背部宁心化痰之穴,如《针灸集成》载:"猪痫,尸厥吐沫:巨阙三壮";《针灸逢源》曰:"惊痫生死,如惊痰筑不省人事","急灸肺俞穴各三壮",即为例。治痫还可用"按时取穴法",《卫生宝鉴》治疗魏敬甫之子的惊痫昏厥,"取天柱穴","昼发取阳跷申脉,夜发取阴跷照海,先各灸二七壮",乃是例。
4.3中暑昏厥
本证因热迫津出,气随汗脱所致,当从清热和固脱两方面着手。清热须取多气多血之阳明经穴等;固脱须取腹部任脉穴等。《针灸大成·治症总要》载:"中暑不省人事:人中、合谷、内庭、百会、中极、气海,复刺后穴:中冲、行间、曲池、少泽。"其中合谷、内庭、曲池可清阳明之热;行间可泻肝火;中极、气海则可补虚固脱。
5针法灸法特点
5.1闭者急开之
本证常因痰浊、邪热、风阳、瘀血的内闭,导致经络闭塞、血脉不通;现代医学则认为,代谢产物堆积,脑部血管堵塞,甚至出血,造成大脑意识丧失。故治疗当急开血脉,驱逐瘀阻,恢复正常的血液循环,因此常在躯体四肢末端及大关节部采用放血疗法。如上述《针灸大成》取十二井穴放血即属此例。又如《针灸逢源》云:"暴死者名曰中恶,视膝腕内有红筋,刺出紫血,或刺十指头出血",又为一例。
5.2脱者久灼之
本证亦可因气血阴阳的亡脱而致,对此宜用艾灸疗法,所取穴位多为胸腹部的任脉穴。本法的技术关键是要大剂量的持续灸治,这样方能取效。例如《资生经》云:"有一亲卒中风,医者为灸五百壮而苏";《扁鹊心书》载:"余治一伤寒亦昏睡妄语","用烈火灸关元穴,初灸病人觉痛,至七十壮遂昏睡不疼,灸至三鼓,病人开眼思饮食"。由此可见,灸量要多,持续时间宜长。在今天的临床实践中,也有报道与此相似。此外,古人还常用葱白灸法,例如《针灸逢源》载:"卒然四肢厥冷不省人事,名曰脱阳,俱宜急以葱白紧缚放脐上,以艾火灸之,使热气入腹",即为一例。
5.3采用强刺激
本证为大脑意识的丧失,故要加强刺激以求醒脑开窍,当运用重刺激手法和直接烧灼法。例如,《肘后方》曰:"卒中恶死","令人痛爪其人人中,取醒"。《神灸经纶》载:"凡夜梦魇死者","啮患人足大趾甲侧即苏"。此处"爪"、"啮"法即为重刺激。
5.4施予火熨法
除了增加刺激强度外,还可增加刺激面积,故古人常用火熨法,取穴多在胁下和脐下。火熨工具是熨斗或其它热的物体,还可运用药物,例如将葱白"以索缠如盏许大","其上以熨斗满贮火熨之"(《资生经》);或"用食盐同茱萸炒,装绢袋内,熨儿脐腹上下"(《奇效良方》);或曰:"莫若用浓醋拌麸炒热,注布袋中蒸熨,比上法尤速"(《济生拔粹》)。这些均可资现代临床参考。
(收稿日期:1999-04-03,刘炜宏发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