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夹脊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2000-06-13 23:50谭奇纹鞠琰莉王育锋指导:刘玉檀
中国针灸 2000年3期
关键词:萎缩性胃镜病理

●谭奇纹 鞠琰莉 王育锋 指导:刘玉檀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济南250011;1莱州市中医院)

摘要针刺T7~T12华佗夹脊穴、足三里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简称CAG)患者,并与常规取穴组对照。通过治疗前后症状、胃镜及病理变化观察,证实针刺不仅可以改善CAG患者症状,而且对胃镜、病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并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针刺通过调节植物神经系统,改善胃分泌及运动功能,以促进胃液分泌和细胞再生,保护胃粘膜,阻断其改变。

主题词胃炎,萎缩性/针灸疗法穴,夹脊

笔者于1995年10月~1998年4月,针刺夹脊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6例病人(其中观察组31例,对照组1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以198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疾病专业委员会在南昌制订的诊断标准[1]进行诊断。46例患者均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患者中,男22例,女9例;年龄28~73岁,平均53.52岁;病程8个月~20年,平均4.2年。

对照组15例患者中,男10例,女5例;年龄25~75岁,平均51.22岁;病程11个月~20年,平均4.3年。病情:观察组轻度CAG 24例(窦部21例、体部3例);中度CAG 7例(窦部6例,体部1例);全组伴轻度肠上皮化生5例。对照组轻度CAG 12例(窦部11例,体部1例);中度CAG 3例(窦部);全组伴轻度肠上皮化生1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1.2观测项目

(1)临床症状变化分析

以治疗前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及消失情况为指标分析疗效。

(2)胃镜及病理检查

依靠纤维胃镜(QIF-Q20型)由专人负责检查,观察治疗前后病变程度并分别作病理活检。

2治疗方法

2.1观察组

取穴:T7~T12华佗夹脊穴、足三里穴。

方法:选用直径0.35 mm,长40 mm毫针。针刺夹脊穴时,旁开脊柱1寸,针尖斜向脊柱方向,角度70~80°,刺25~30 mm,进针后得气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2次。每日针刺1次,连续针刺6次,休息1天,3个月为一疗程。

2.2对照组

取穴: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穴。

方法:按常规针刺方法,进针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2次。每日针刺1次,连续针刺6次,休息1天,3个月为一疗程。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参照南昌会议疗效评定标准制定。近期临床治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症消失或基本消失;胃镜复查活动性炎症消失,慢性炎症明显好转;病理活检萎缩病变消失或明显减轻或变为浅表性胃炎。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症基本消失;胃镜复查急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病理活检萎缩性病变减轻。有效:临床主要症状明显减轻;胃镜复查炎症有所减轻或无进展;病理活检萎缩性病变略有改善或无变化。无效:临床症状稍减轻或无变化,胃镜、病理无好转。

3.2结果

(1)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改善情况(见表1)

由表1看出治疗后观察组多数患者主要症状消失,对照组主要症状也有所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以观察组有效率高。

(2)两组治疗前后胃镜、病理变化(见表2、表3)

由表2、表3看出两组治疗前后胃镜、病理自身对比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胃镜以白为主项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其余各项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胃镜红白相间项差异有意义(P<0.05),余项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3)两组胃镜、病理疗效比较(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观察组胃镜、病理愈显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51.61%,77.42%;38.71%,67.74%。对照组胃镜、病理愈显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6.67%,60.00%,20.00%,46.67%。统计学处理两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以观察组为优。(4)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以临床症状改善为主,结合胃镜、病理综合分析比较两组疗效,见表5。

表5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统计学处理χ2=5.17,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以观察组有效率高。说明针刺夹脊穴对CAG有特异性治疗作用。

4讨论慢性萎缩性胃炎被公认是顽固难治的消化系常见病,且为癌前病变,属中医"胃痞"范围[2]。鉴于CAG病程长,涉及脏腑多,病情复杂之特点,笔者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选用夹脊穴代替背俞穴进行针刺治疗,不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且针刺更加安全。

夹脊穴位于督脉与膀胱经之间,提示其与二脉联系密切。人体中"背为阳中之阳",督脉为"阳脉之海",督脉旁通足太阳,并与足太阳经多处重迭,经气相通,共主一身之阳。《灵枢·背俞》云:"五脏之俞皆本于太阳而应于督脉",说明督脉与膀胱经对调节脏腑功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刺夹脊穴起到一针连及两经的整合作用。

现代研究也证实夹脊穴周围正是脊神经所在之处,深层分布着椎旁神经节,它们借节间支连成交感神经干,交感神经干与脊神经的连接点在体表的投影与夹脊穴密切相关。而夹脊穴在针刺中比背俞穴更为安全和易操作。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夹脊穴针刺深度都超过了常规要求,患者得气效应比常规针刺背俞穴出现的迅速、持久且较强,并多现气至病所效应。由于穴位的作用与其所处部位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夹脊穴周围的解剖结构可能是其发挥疗效,优于背俞穴的主要神经生理学基础。上述治疗结果证明,针刺T7~T12夹脊穴,可使CAG患者由于胃分泌及运动功能失调,引起的一系列消化吸收功能减弱的症状消失或缓解,使粘膜局部病变改善,经统计学处理,针刺前后对照及与对照组对照效果显著(P<0.05)。

这种调整作用可能使针刺T7~T12夹脊穴,刺激穴位周围结构和组织,针刺信息一部分经传入神经向脊髓后角内传,直到胃腑起调节作用;另一部分经脊髓后角,沿内脏神经上行传导束到达丘脑及大脑皮层。近年来已证实,下丘脑室旁核发出的纤维直接止于迷走神经背核和脊髓侧角[3],这样针刺冲动信息传入脑迷走神经背核,通过迷走神经传出支到达胃末梢释放乙酰胆碱(Ach),使胃粘膜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原,还可能通过迷走神经刺激胃幽门腺分泌胃泌素。这种迷走-胃泌素作用较迷走神经直接作用更强,且两种机理尚有互相加强效应,共同调节胃分泌功能。针刺夹脊及足三里穴还可抑制或兴奋植物神经系统调节胃运动功能,解除胃痉挛,增强胃窦张力,加快胃排空速度,阻止胆汁返流,从而促进胃粘膜病变好转。临床结果说明本疗法具有许多独特优势,兼顾了局部与整体的有效调节。这种调节可能是由于所取穴位本身所处的局部组织结构决定其特异性。这种特异性可能是植物神经系统与之相应内脏建立相对特异的功能联系,并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

5参考文献

1周建中,等.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5:318

2俞平.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进展(综述).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1;6:32

3郑思竞.系统解剖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342

(收稿日期:1999-05-07,赵昕发稿)

猜你喜欢
萎缩性胃镜病理
分析乳腺癌病理诊断对临床诊治的价值
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及免疫研究进展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为何要病理会诊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病理检查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吗?
胃宁和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7例临床观察
加味异功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
明天,将接受胃镜检查
我也做了胃镜检查
谈谈萎缩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