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田炜华 赵 力
安徽的企业界,有3个人是不能不提到的:美菱的张巨声、荣事达的陈荣珍还有扬子的宣中光。在这3员老将中,宣中光早将衣钵传与儿子,过起了闲云野鹤的日子。惟有张巨声与陈荣珍依旧还在商场搏杀。
或许若干年后,在夕阳无限好的某个黄昏,同住在琥珀山庄的张巨声与陈荣珍,相遇在淝水河边。他们默默地相视而笑,回首前尘,擦肩而过。一切往事都在心里,一切都已付诸流水,一切都尽在不言中。
强扭的瓜不甜
"市里老是惦记着这两个企业,一直就想把两个企业合在一起。“有一件事张巨声永远都会记得,虽然这件事在当时对于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但等到事过境迁,他再提起时,却用了"特别有意思”这个词来表达他的心境。听得出来,张巨声是很快乐地在回忆当年那场合并风波的。
1992年的1月10日,合肥市政府正式宣布将美菱集团与合肥洗衣机总厂(荣事达前身)合在一起,还叫美菱集团。由张巨声出任董事长,陈荣珍出任总经理。"就在这里宣布的。"张巨声指着办公室说道。看得出来他不情愿这样的安排。
第二天,陈荣珍就走马上任了。
"我是不愿意的,我认为时机不成熟。何况当时的董事长不值钱,不像现在的董事长位置要重一些。我就说我不干了,你们想怎么搞就怎么搞吧。你们这样干将来肯定不行。"64岁的张巨声此时有些像一个赌气的孩子,他丝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快,他知道当时这样的结果等于是对他多年心血的否定。这个企业当年是何等的一贫如洗,何等的举步维艰,他又是何等的为之付出。是他张巨声,把这个企业从快要倒闭的悬崖拉了回来,泪水汗水他都是洒过的。就这样把他放到一个"闲"职上,就这样让他不闻不问。不!他不愿意。
也许,就是在那一天起,张巨声与陈荣珍开始无话可说,开始无声的对抗,开始视而不见。尽管都在合肥,在一栋楼里,抬头不见低头见,可是俩人就是像生气的孩子一般不理不睬。
其实,陈荣珍的内心也不平静。他是希望两家走到一起的,因为他的洗衣机还没有自己的品牌,既然政府有这样的意思他也就不反对。从“佳净”到“百花”,从“百花”到“水仙”,前面走过的路都是在借别人的牌子打市场,他是多么急切地希望能有自己的品牌!
合不成就分
1992年7月2日,张巨声与陈荣珍在"合"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合肥市政府又宣布将两个企业分开。就在宣布分开的会上,张巨声宣布对美菱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1993年美菱股票在深圳上市,一下筹了几亿的资金,为企业更快的发展奠定了资金基础。
与此同时,秉承徽商精神的陈荣珍也加紧寻找自己的品牌。1993年,荣事达终于破土而生,当年的销量就达到了56万台,成效不斐。
也许是因为有过不愉快的合作经历,也许是他们都太投入、有太多的感情色彩,也许都是身处一地同属合肥市二轻局的缘故,在后来的发展中,他们开始互相关注、互相比较。或许是因为合肥没有更多的好企业,于是政府就特别地珍视这两家难得的好企业,每年都要将两个企业的发展状况加以比较。比较就会有结果,直到现在张巨声还保存着合肥市二轻局,从1983年到1999年做的美菱与荣事达经营情况对比表。他用烟熏黄的手,指着那一串串的数据说:"美菱最初是不如荣事达的,1983年的时候荣事达的产值是1000多万,而美菱只有170多万,但是我们在1989年就赶上了他们,然后就一直跑在了他们的前面。"
看得出来,张巨声很在乎这一切。这个燕赵汉子不在乎奉献多少,牺牲了多少,他需要的就是获得一种承认。他得到了,而陈荣珍也得到了。无可否认,在以后的发展中,荣事达也有了高速的发展,从1996年到1998年的3年中,荣事达成为了全国洗衣机行业的老大。而美菱的冰箱生产也跃居国内冰箱制造前三名。但是两家的关系却一直处在一种微妙的氛围中。在合肥新闻界,大家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和荣事达来往就不会与美菱来往,与美菱来往就不与荣事达相交。或许是都在一个城市的缘故,两家总是不可避免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谁的厂子出了点什么事情很快对方就知道了。可以说,他们又是透明的。
有意思的是,分家后不久,陈荣珍将自己定位于"和商",而张巨声则继续着自己的"森林梦",也就是建立一个生产多元化的森林式的集团。在经营风格上,荣事达一直比较着重形象宣传,而美菱则一直推行默默耕耘的策略。
陈“和商”告了张“森林”
合肥人都知道买电冰箱是一定要美菱的,而买洗衣机是一定要买荣事达的,这似乎是一个雷打不动的规矩。在安徽,至少在合肥,美菱与荣事达这种彼此二分天下的局面,一直延续了很多年。
最让陈荣珍心有余悸的是,1996年的一天当他从梦中醒来的时候,发现天下的形势又发生了变化,美菱的洗衣机已经摆进了百货商场。尽管美菱的洗衣机是滚筒的,与荣事达的波轮洗衣机不存在什么直接的冲突,但这无疑是找准了荣事达产品结构单一的薄弱点而攻其不备的。也不管美菱的洗衣机卖得怎样,无论如何,在合肥,陈荣珍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原本就这么大的一块蛋糕眼看着又要被人给分去一块。可以想见陈荣珍的心情。也许,正是有了这样的种种不快的经历才使得荣事达在1998年坚定了要上电冰箱的决心。尽管陈荣珍从来没有对外界坦言此事,但是我们还是从1999年荣事达状告美菱的事件中看到了陈荣珍无法释怀的心境。在荣事达就状告美菱一事答记者问中,荣事达的有关负责人说了这样的话:在美菱上洗衣机项目的3年里,荣事达比较理智、健康地对待这种竞争,彼此没有发生过不愉快,然而荣事达推出全能冰箱仅仅一年,就将美菱告上了法庭,这是迫不得已的事情。而这样的结果最终导致了美菱与荣事达的正面交锋。
应该说做企业,张巨声与陈荣珍都是有绝技武功的高人。如果说以前美菱与荣事达的较劲是暗流在黑夜中的一缕缕轻风,那么到了1999年,在荣事达推出"全能冰箱"后,矛盾终于白热化。一场官司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没有知名度的荣事达电冰箱,在先期进入市场的过程中屡不得法。为了打开合肥市场,1999年年初,荣事达在合肥各大商场,将中国消费者基金会搞的一次电冰箱节能抽查的数据公之于众,并且将美菱某一个型号较荣事达电冰箱节能略逊一筹的地方特别加以突出比较。为此,埋下了双方积怨的祸根。
美菱很快找到了回击对手的机会。1999年10月8日,美菱在合肥市一家报纸上登了一则广告,声称“美菱冰箱目前首批通过中国节能认证中心认证”。“为了给消费者选购冰箱提供最直观、最贴切、最可靠的指导”,广告还附有部分家电企业获证一览表。表中的企业有三家:美菱、新飞和荣事达,美菱的电冰箱四种型号均获得通过,而荣事达电冰箱型号和荣获数量都为零。不仅如此,美菱的促销员还将此广告制作成广告牌,放置于合肥市各大商场,以广而告之。荣事达电冰箱由于开工不到1年,所以没有参加此次的节能认证。但是荣事达人并不认为自己的东西不如人,更重要的是荣事达觉得提高荣事达电冰箱知名度的时机来了,于是一场同城兄弟之间的官司就这样拉开了序幕。为此,双方都发动了彼此在新闻界的影响力,展开了在合肥乃至一些国家级媒体上的舌战,一派好不热闹的景象。官司闹到了2000年,最后以政府调解而告终。但是,最后还是谁都不服谁。
当然,谁也没法去想象张巨声与陈荣珍当时是怎样的一种状态。但是,毫无疑问,他们都急了。两个60多岁的老将就这样驾着战车上场了。他们的性格是那么的不同,一个外表冷峻如秋水,一个内心奔腾如风雷。这些年,大家起起落落,虽然美菱在目前的发展中似乎要比荣事达的步履更稳健,但是他们的心思无疑是一致的,要为国家做点贡献,为将来的晚年留一些美好回忆的东西。
走向合并乎?
事实往往就如此,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似乎是一个自然的法则。
直到今天当张巨声提起当年与荣事达的合并事件,还调侃地说,如果那一次合并成功,那么现在的荣事达洗衣机就应该叫美菱牌洗衣机了。
今年的年初,从两会上又传来荣事达将与美菱合并的消息。尽管陈荣珍在事后对这种说法加以否定,但是就在我们8月中旬前往合肥的那几天里,美菱与荣事达的一项合并计划正在进行紧张而秘密的谈判中。张巨声不否认他想获得荣事达电冰箱厂以扩大规模的想法。他分析过荣事达冰箱目前的产销状况,虽然荣事达冰箱的销量在上升,但是也就一两万台,与实际的生产能力相差甚远。这样的结果就是荣事达要亏老鼻子。就算陈荣珍在冰箱的启动上有耐心,但问题是这一块是荣事达与美泰克合资的,美国人投了几千万是想获得收益的,所以美国人有些着急了。
不管怎样,荣事达也不得不承认,这几年美菱在创新上做得不错,美菱保鲜冰箱、变容冰箱、超节能冰箱、风冷二合一冰箱、绿色冰箱等一系列新产品的推出,确实给市场不小的冲击。在外界看来,如果两家能在冰箱这一块率先迈出联合的步伐,荣事达与美菱真正走到一起来的时间就不会太久了。
面对记者的发问,陈荣珍表露了心迹:"从趋势上来看,这两个企业肯定能够融合到一起,如果两个企业能够合在一块儿,那么市场就将有一个很大的提升,那么安徽也就会有一个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叫得响的企业了。"陈荣珍笑着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我和张巨声的年龄都大了,美菱与荣事达合并谁来做一号人物都不重要,关键是要把企业做好。我与张巨声都是两个企业的创造者,我们谁也不想看到自己在退休之前企业垮掉。我想老张也是这样想的。"是呀,老张又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