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拾零

2000-06-13 22:56益西康珠
中国西藏 2000年1期
关键词:日喀则酥油阿爸

益西康珠

日喀则,我去过不止一次,每次都是来去匆匆,加起来不过10天。总想多了解了解那古老的城市和威严的札什伦布寺,却无奈身不由去年夏天,我又一次到了日喀则,离前次已是时隔5载了。这次我是“将在外”,所以打算多待几天,何况又赶上一年一度的展佛庆典。日喀则变化之大,虽然已有耳闻,但百闻的确不如一见,我怎么也没料到,除了札什伦布寺和新宫,我已经找不到它过去的影子了。一幢幢林立的小楼、一座座现代味的商业大厦、一片片设备齐全风格统一的“退休房子”、一条条宽阔的大街,街上跑着“的”、包装别致的“摩(托车)的”,还有挂满广告的人力三轮车,出行格外方便。这城里也有绿地草坪、茶肆酒楼、夜总会、迪厅、小吃一条街……只有看到远在山边金碧辉煌的札什伦布寺时,我才又意识到,自己置身于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在日喀则我感到自己像乡下人进城了似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那么让我感兴趣,有事没事就往街上跑,见人就愿意聊两句。 记得那天是札什伦布寺展佛的第二天,我早早地出去看展佛。大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都是往札寺方向去的。寺庙周围更是水泄不通,磕长头的老阿妈,席地而坐喝茶吃糌粑、饼子的,站那儿伸着脖子目不转睛看展佛的,缠着大人要买零食的,站着的坐着的,更远处还有做生意的,没有重样的。转经的一般先从寺庙的西边转动那一排转经筒开始,所以大多数都路过扎寺正门。我也随着人流走走停停。走到离卖酒人躲太阳的大树不远的丁字路口,也就是往新宫去的那个路口,我遇到了一家人,见他们其乐融融的劲儿,不由得坐下来与他们攀谈了起来。得知这对老夫妻爸拉叫次仁,阿妈叫普赤,二老都60岁出头了。

阿爸次仁如是说

我是白朗县人,奴隶出身。实在是不愿意回忆过去那非人过的日子,要什么没有什么,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只知道低头干活,见主人摘帽伸舌头,给什么吃什么,渴、饿、冷、困……感觉是木的,什么都别说。就这还动不动被打得爬不起来呢。过去的忘不了,但也不愿意回忆……如今可不一样了。说起现今,阿爸次仁眉飞色舞。我有9个儿女,4个儿子,5个女儿,现在有4个孙子孙女。他们多数都成家了,有两个女儿还没成家,跟着我们过。现在家里一起生活的有13口人。 改革开放后,土地分给各家,都承包了。国家说我们西藏地处边远,气候恶劣,发展较慢,为鼓励我们生产、建设边疆,就实行免税,至今已经十多年了。这政策真得人心,如今,我家有30亩地,种青稞、小麦、油菜籽等农业和经济作物,每年收成2-3万斤,除了自己吃外,全部卖给国家。收入的现金一是家用,还添置些新鲜东西,像收音机什么的,再就是买化肥。今年的化肥都备齐了,花了一千九百柒拾多元,这不,雨一下就往地里撒,给庄稼长长后劲。如今种庄稼可不比过去,得讲究科学。春天种子下地时,地里上的是农家肥,拌种用化肥,雨季来时追肥用化肥,见效快,长得好,穗长又大,收成没得说。 房前还种蔬菜,什么萝卜、大小白菜、土豆、菠菜,主要是自己吃。我们现在也种青菜了,原来不爱吃,主要是不习惯,觉得吃起来像吃草似的,后来听收音机里说,青菜要吃,有营养,人身体需要。再加上看见人家用油一炒,放几个辣椒还真香,自家也就学着做了。 家里还养了1匹马,两头耕牛,3头奶牛,200多只绵羊,个个都膘肥体壮的;有一套马车,房子有10根柱子那么大(1根柱子约16平方米)。院子里还喂的有鸡。在我们那儿,我家不算富有,有些人家有跑运输的卡车、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小公共汽车、摩托车等等,如今大家都暗地里鼓劲学他们呢。 我们每年都来看展佛,一住就是3天,展佛结束再走。今天一早坐车过来,路上走了一个半小时。等吃了东西,歇过劲来,我和老伴就去转经,晚上借宿在熟人家。 看着他们喝着自酿的青稞酒,吃的摆了一地,小外孙躺在阿爸次仁的怀里,阿妈普赤给他喂着什么时,我想这才是生活,这才是美。当我请求给他们照张相时,阿爸次仁笑着拒绝了。他的理由是,照相会惊扰了自己的神和灵魂。 后来在街上,我见到了不少这类的家庭,算是满足了我的愿望。虽然没有拍到阿爸次仁一家。

偶遇年轻的扎西

告别了阿爸次仁,顺着札寺前面的那条街信步前行,一个家具店吸引了我。这里卖的不像传统藏式家具,但也不是内地的流行,尤其是颜色和图案,一反那种鲜艳、对比度很大的色彩和传统画法,而是看起来非常别具一格,颜色不多,深浅有别,图案别致淡雅清秀。我驻足看着,对旁边的一位陌生的小伙子说起自己的感受。他说什么都在变,什么都不是静止的,因为时代在前进。 小伙子叫扎西,个头中等,很结实,一身的青春却非时髦,一脸的自信人人都读得懂。就这样,我们聊了起来。我问他,你的普通话讲得很标准,在哪里学的?他告诉我,他曾在北京西藏中学读初中,后来在内地(哪个省我没有听清)的一所旅游中专读书。毕业后回到家乡日喀则,在珠峰宾馆客房部当领班,这一晃就是5年,时间过得可真快!理想与现实差距大吗?差距在哪里?这是我见到内地西藏班毕业生聊的话题之一。 两者差距的确很大。哪一个年轻人不是一腔热血地想在毕业后,不久的将来闯出一片天地,干成一番事业,将所学理论付诸工作实践。但毕业后,面对你的却不是想像中的那样美好。北京的高楼大厦,即便是四环边上――我们学校所在地,也比比皆是,浓浓的文化氛围、学习风气,厚重的商业气息……那时我们虽然很小,一般老师也不让同学们请假出校园,但是我们只要迈出学校大门,就能感受到许多的不一样。 回来后,开始我们同学聚会时,大家谈的、关心的、想的与现在大不一样,回过头来看,觉得我们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理想与现实的位置摆得合理多了。聚会时的话题由原来的内地见闻、校园学习、丰富的课外活动、参加的社会活动、同学间的深厚感情、对学校、老师的思念……以及回西藏后,对现实的不理解、不满足,不如意等,转到如今的谈思想、谈工作的苦与乐、谈多彩的生活……。 我自己觉得,至少如今我不再为理想与现实有差距,甚至差距较大而不平衡,我们这一代应该做的是,如何为缩小差距而努力,而积极进取,一切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等消极情绪都是不可取的。一切都应该“从我做起”。 人生本来就太多的烦恼,但人不能陷在烦恼里。 现在我已经走出来了,业余时间自学经济管理、内外贸易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看了许多书,还记了笔记,受益匪浅。有朝一日我一定要实践一下。所学的旅游专业当然不能扔,工作中我努力探讨,在实践中也总结了一些经验,这方面的书我更是不放过,一定要找来读。几年的社会实践告诉我,做什么都得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如果理想与现实没有差距,那么社会就不会进步。 我觉得西藏目前最急需解决,也是最长远受益的就是教育。教育是一个民族腾飞的基础,说严重点,整个民族受教育水平的高低,关系到这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尤其如今是高科技时代,就更是这样了。只有全民族的素质提高了,这个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希望。比起内地来,西藏学校太少了,农村的孩子有的仍然不上学,受不到最起码的教育,中高等教育机构数量太少,分布不合理,质量也比不上内地的许多地区。幸亏现在国家在内地办起了许多西藏中学或西藏班,这一方面使我们学到了文化知识,长了见识,而进一步的中高等教育,使我们有了报效民族、报效祖国的本领。我们西藏如果人人都能接受中等以上的教育,那时的西藏该是什么样! 您过去来过日喀则吗?你看我们日喀则这两年变化多大呀,城市用水、用电,城市建筑、设施,城市环境和商业化进程,真是突飞猛进。我喜欢这改革的年代,热爱我的家乡,我要为她的繁荣而努力。 不知不觉,我俩聊了近一个小时,他看了看时间说:“我得去上班了。欢迎您有机会来我们宾馆做客。” 与小伙子一席谈,我想到的最贴切的一个词就是――后生可畏。有这样的年轻一代,西藏怎能不飞速发展?

老街里做生意的康巴女

日喀则的老街很有名气,也很有名堂。100米左右长的大棚里,全都是摊位。信步走去,满目琳琅。吃的、用的,手工艺品、民族用品,实用品、装饰品,本地产品、内地或进口产品,最多的还是旅游工艺品,甚至是“古董”。在那里,我与一位卖酥油的妇女攀谈起来。看穿着没有什么明显特点,一说话便听出她是康巴人,口音还挺重。“你是哪里人?”“拉萨人。我却知道你是昌都那边来的。”她看我一身汉装,一口藏话,思量许久,问“是不是从香港回来观光的?”她认定了我是从外边回来的藏胞。 她告诉我说,家乡确实在昌都地区,来日喀则有3年了;有两个孩子,如今已经接到身边自己带,大孩子上学了,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丈夫在拉萨做生意,常来常往,但照顾不了家和孩子。一个人带孩子还是有点累,不过没有什么大事,没问题的。 “卖的酥油是当地的吗?” 她指着案子上的酥油告诉我说,这是从家乡运来的。 在卫藏(指拉萨、山南、日喀则等西藏腹地),昌都那边牧区的酥油,很受欢迎,可能是因为草肥水美吧。 “那么远,怎么运来呢?” 家乡那边陆陆续续地总有车来,每次来车都带一些,酥油一般都是用牛肚子装,比缝在牛皮里好装卸,比较轻便。家乡运来的酥油都是金黄色的上乘品,营养丰富,特别受欢迎。懂的人一眼就能看好,再不行尝一口也就明白了。前些年生意特别好,尤其是冬天,更是这样。现在不行,可能是因为季节吧,再说卖家也比原来多,有竞争了,反正生意不如以前好做。如今每天只收入二三十元,好时也就是五十元左右。一个月一千到一千伍百多元,两个孩子,要吃要喝要上学,还得交房租,在城里还是很紧张,好在孩子父亲的生意还说得过去。不过现今政策稳定,税也不高,日子过得蛮好。 告别了这位妇女,我走到卖旅游产品集中的大棚里,那里的“老板”大部分也都是妇女。她们可够能干的,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藏语、汉话、英语都讲,只是程度有别、音准各异,可她们那个热情劲都一样,别说你看一眼她摊上的东西了,就连你路过她摊前,她也会拉住你,满脸堆笑地介绍各种物品,还会建议你买这买那,“便宜”、“不贵”、“生意不好,买几个吧”一个劲地说,热情地让人不知所措。 一位40多岁的妇女身边有两个孩子在玩,她说一个4岁,一个8岁,大的上二年级了。她说她来日喀则已经10年了,生意好时,一天能收入上百元,但无论如何日子比家乡好过。 她也是康巴人。 她让我给她们娘儿三人来张合影,小的赶快就偎在母亲的怀里,样子娇娇的、赖赖的。

猜你喜欢
日喀则酥油阿爸
黑牦牛
日喀则,天堂的邻居
2017年日喀则市农区气候特征与农业气象条件评述
跟踪导练(二)5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SWOT分析
阿爸
送酥油
童年的酥油饼
星星是路上夜晚的眼睛
西藏日喀则举行撤地设市挂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