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格旺堆
当代藏族人已经越来越强烈感觉到民风民俗的渐变。从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起居说起,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发现,这些不变当中的万变,竟是如此的迅速和普遍。
陶质器具的使用有5000年历史
人类使用陶质器具的年代,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距今一万年左右。目前发现的西藏区内人们使用陶质器具的年代,约当距今5000年左右。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又一次征服自然的标志。这是土与火的艺术,是人类学会用火后第一次使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实践。一般认为,陶器是随着史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定居生活而出现的。它与磨制石器、弓箭等工具的同时或先后出现,成为考古学文化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经过上千年陶器制作的发展,中原地区到公元前10-11世纪的商代后期,开始出现原始瓷,从而使陶器产品的制作渐渐变得衰落起来。目前西藏境内还未从地下发掘出瓷器完形器,残片以及瓷窑。据《汉藏史集》记载,松赞干布曾孙都松芒布杰时期,瓷器制作技术从汉地传入吐蕃,赞普命汉地派来的工匠在索那唐波烧制了上、中、下三等32只大小不同的瓷碗。当然,目前我们还不能说这就是西藏瓷器的起源,但是对山南地区扎囊县普布瓷器作坊的考古发现,则说明我们对西藏瓷器生产的研究已开始取得突破性进展。扎囊县普布瓷器作坊应兴盛于明代晚期和清代早中期,清代晚期开始衰落以至于废弃。其产品的高脚杯或矮脚杯均无记载,但有时却带有一个家庭的标志。这里生产的瓷器流传于整个西藏,甚至一直到尼泊尔。而今,陶瓷器的使用正在悄悄消隐,悄悄发生着变化---
塑料酒罐、酒壶和玻璃酒瓶代替陶质酒罐
传统藏族盛酒器中最为常见的莫过于陶质酒罐,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在我们周围生活中越来越难见到这种盛酒器了。不论是拉萨市、山南或日喀则市,卖传统饮料青稞酒的人不少,可他们很少甚至几乎没有人背上陶罐来盛酒销售。取而代之的是塑料制作的酒罐、酒壶以及玻璃制作的啤酒瓶。如果说玻璃啤酒瓶与我们传统的饮料青稞酒没多大关联,那么盛青稞酒的陶罐被塑料酒罐代替应当说是一种与我们传统有关而正在发生变化的民俗现象。
热水瓶代替陶茶壶
陶制茶壶与茶炉配套器具,是传统藏族家庭中最常用的茶具了。现代,一般藏族家庭中偶尔能见到这种茶具,很多家庭尤其是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很少见到。取而代之的便是玻璃瓶胆的热水瓶,这种热水瓶的好处显而易见,它的保暖功能是任何陶制茶壶所不能相比的,因此热水瓶的普及速度比想象的要快得多。
电动搅拌器代替木质酥油桶
我们最熟悉的木质器具,也许应首推木质茶碗。从实际生活当中,我们会观察到,很多的木质器具的使用频率,已日渐下降,这种使用频率下降的最典型的器具 代表,应为酥油茶桶。
酥油茶是藏族非常喜欢的家庭饮料之一,颇受藏汉人民的喜爱,就酥油茶的营养价值及其对生存环境的适应程度,大家都有亲身体会。但是,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如今,除了在很偏远的农牧区仍使用传统的竹木酥油桶来制作酥油茶外,城市居民中已是鲜见这种方法了。而且,有的地方即便还用酥油桶打茶,酥油桶本身渐变为材料轻便的小型塑料制品了。在拉萨市的家庭里,电动搅拌器已代替了酥油茶桶。
塑料、金属酒壶代替木质酒壶
对于很多当代藏族青年来讲,木质酒壶是较难见到了。木质酒壶外形与木质酥油桶差不多,只是其体积小,适合于盛酒之用,它的口部有一块能封住五分之一左右的木板,有的还带有流嘴,其用意与打制酥油茶不同,是为便于盛酒、打酒。如今,这种木质酒壶真得成了“古董”,在街摊上被那些“古董商”进行着贩卖,许多藏族家庭中,可以说几乎见不到这种器具的使用,更多的恐怕是塑料酒壶与铝制壶了。
传统金属器具的中,金器、银器的使用,被视为尊贵与富有。一般金属器的使用常见于酒器、餐具和装饰品。这种到现在依然存在,但部分金属器具的使用却正在发生变化。
近几年来,后藏日喀则居民在逢年过节按传统礼俗必须在饭后喝青稞酒,所用盛酒器大部分为一种称为“齐木”的塑料酒壶,而见不到过去所使用的铜壶了。十多年前,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饭后必须喝青稞酒时,还能较经常地见到这种铜酒壶。如今平时映入我们眼帘的已不再是铜酒壶,而是塑料酒壶。至于铜壶还是有的,一般只有在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时才能见到。显然,这种酒具已成为传统仪式的一部分了。
电灯、应急灯或蜡烛代替铜灯
城市生活中,虽然在寺庙里能见到佛用供灯,但已很少见到民用铜灯了。灯光闪烁的美丽夜晚,都是电能的神奇创造。平时,既便因故停电,不能照明,大多数居民使用的灯也不是传统的民用铜灯,而是蜡烛或应急灯了。
婚礼形式和内容的明显改变
现代藏族人的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尤其是拉萨的藏人举行婚礼时,其内容与形式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婚纱、啤酒、流行歌曲等已经注入了时代的特征。虽然婚礼中也不缺少传统婚俗的某些内容,即献哈达、穿藏装、唱歌敬酒、送亲时跳锅庄舞等,但就其内容与形式的改变已是很明显了。民风民俗的种种变化是不胜枚举的,它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历史演变、进化的特征。
社会发展是民风民俗改变的主要原因
从民风民俗上看,无论是传统的木质酥油桶被电动酥油搅拌器代替,还是陶质酒罐被塑料酒罐和玻璃酒瓶代替,或是“齐木”的塑料酒壶代替铜壶,都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它说明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一个藏族学者,对种种悄悄发生在身边的变化,我的看法是:
第一,民俗文化是一种历史的产物,是人与环境形成的一种特殊关系,当整个社会发生变化的时候,各种文化要素也会随社会发生着某种特征与功能上的变化。照此而论,上述所有变化当中的民风民俗,是固有传统文化要素在新的外部环境中发生着某种递推演进。假如能这样认识民风民俗的变化,我们就能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和欣赏正在变化当中的民风民俗的意义。
第二,民风民俗发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人们在选择一种新的工具时,首先是对其功能的选择。一般来讲,人们使用工具的心态是宁愿使用笨拙不便的旧有工具,也不愿用轻便好用的新工具,这是人类认识所决定的行为方式。但是工具的功能会作用于人们的选择。另外在新旧工具交替时,还会有一种心理上的习惯过程,就像有些老人认为用电动搅拌器打的酥油茶不如木制酥油茶桶打的茶好喝。但是新工具会以自己功能上的优势进行“优胜劣汰”。就这个意义上讲,上述塑料酒罐和玻璃酒瓶代替陶质酒罐也好,电动酥油搅伴器代替木质酥油桶也好,“齐木”塑料酒壶代替铜壶等都经历了人们选择和适应的过程。
第三,社会观念的转变也是上述民风民俗发生变化的一种原因。观念的转变,是由于人们对外部环境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如果说几千年封建社会所传播的观念,是礼制与等级森严的社会关系,那么与这种制度相配套的物质产品,也应当有其最严格的规定或法度。这种事实,我们不难从历史学研究成果中获得。现代藏族人的观念,发生着很大变化。所谓新旧融合也好,所谓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也好,人们不知不觉地改变着很多观念。这种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而发生的观念变化,是民风民俗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