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文英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211400)
关键词腹泻,婴幼儿手法治疗腹泻系婴
幼儿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尤以夏秋两季发病为多。自1990年以来,笔者采用手法辨证治疗腹泻患儿186例,效果满意,兹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86例患儿均来源于门诊,其中男性92例,女性94例;年龄均在3周岁以内;每日排便在3~9次者81例,10次以上者105例;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3个月。
2辨证分型
实热型89例,症状为患儿烦躁不安,往往便前腹痛啼哭,便后痛减哭止,大便急迫暴注伴有不消化食物或奶块,色黄,气味臭秽,常伴口渴发热,指纹紫或红。
虚寒型97例,症状为患儿神疲乏力,四肢欠温,大便清稀、色淡、不臭,指纹青或淡,腹泻经常反复发作。
3推拿手法治疗
3.1实热型①清脾经:医者以左手持患儿手,使之掌心向上,用右手拇指桡侧沿患儿拇指桡侧面由指根向指尖直推300~500次;②清大肠:医者以右手大拇指桡侧沿患儿食指桡侧面由指根向指尖直推100~300次;③揉板门:医者以右手大拇指罗纹面揉患儿大鱼际100~300次;④摩腹:患儿仰卧,医者以一手掌面置于患儿腹部顺时针方向摩腹5分钟;⑤揉龟尾:患儿俯卧,医者用中指罗纹面抵住患儿龟尾穴顺时针揉动100~300次;⑥推下七节骨:医者以大拇指指面从第四腰椎向下至龟尾穴直推100~300次;⑦若伴发热者则加清天河水:医者用大拇指罗纹面从腕横纹沿前臀正中向肘横纹处直推100~300次。
3.2虚寒型①补脾经:操作与清脾经方向相反,即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300~500次;②推板门:医者用右手拇指罗纹面自患儿大拇指根部沿大鱼际桡侧向腕横纹处直推100~300次;③摩腹:逆时针方向摩腹5分钟;④揉鱼尾:逆时针方向揉龟尾穴100~300次;⑤推上七节骨:由龟尾穴向第四腰椎处直推100~300次;⑥捏脊:医者双手大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住患儿脊柱两侧皮肤,自下向上一松一紧交替捏至大椎穴两侧3~5遍。
4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外观正常,每日大便1~2次;有效:临床症状减轻,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减轻,大便外观不正常,次数仍较多。
4.2治疗结果本组186例患儿治愈164例占88保保福ィ挥行В玻怖,占11保福玻ァW疃讨瘟疲贝危最长治疗10次,平均治疗4次。总有效率为100%。
5病案举例
例1赵某某,男,13个月,1999年7月20日就诊。母代诉:腹泻2天,泻下质稀,色黄,伴蛋花样物及泡沫,味酸腐臭秽,日泻10余次之多,泻前哭闹,泻后稍安。查T39保怠妫肛门灼热发红,小便色黄,舌质红,脉细数,指纹红。大便镜检:白细胞(+)。辨证为实热型腹泻,用治疗实热型腹泻手法推拿3次痊愈。
例2张某,女,8个月,1997年6月12日就诊。母代诉:患儿经常腹泻,这次腹泻1周,日泻7~8次,大便呈水样,色淡青,伴有白色奶块,味不臭,四肢欠温,面黄神疲,腹胀,溲清,纳呆,舌质淡苔白,指纹淡。辨证为虚寒型腹泻,用治疗虚寒型腹泻手法推拿治疗5次痊愈。
6体会
明代医家张景岳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1],婴幼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故遇冷、感受暑湿或伤于乳食均易引起脾胃功能失常导致浊气上逆,胃失和降,脾阳湿困,不能运化升清而作泻。实热者多由于感受暑湿、伤于乳食或食不洁之物而使脾胃受损,不能腐熟水谷,结果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合污下降而作泻,用清脾经、清大肠、揉板门、顺摩腹、顺揉龟尾、推下七节骨、清天河水等手法可清热化湿,消食导滞而止泻;虚寒者多由于脾胃虚弱,复感受寒邪,或过食生冷致脾胃虚寒,运化无权,而使清浊不分,并走大肠而作泻,用补脾经、推板门、逆摩腹、逆揉龟尾、推上七节骨及捏脊等手法可健脾化湿、温中散寒而止泻。
婴幼儿脏气清灵,病因单纯,很少受七情影响,如辨证准确,调治及时,医之得法,则容易痊愈,较快恢复正常。手法治疗既无痛苦,又可免打针吃药之苦,患儿及其家长均易接受。
参考文献
[1]明·张介宾本霸廊书鄙虾#嚎蒲Ъ际醭霭嫔纾1959,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