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优质化的教学高速公路

2000-04-28 07:52任小艾王亿钦曾志宏李惠芬
人民教育 2000年3期
关键词:三中福州语文课

任小艾 王亿钦 曾志宏 李惠芬

主持人语:一所曾被公认为“高考红旗”的重点中学,从90年代初开始,自己推倒了记录着“荣誉”的旗帜,同时挑起一面“素质教育”的大旗。他们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创造了学科教学模式的新成就,使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高水平的教学能手。这所学校成功的秘密是什么?请看记者在福州三中所进行的纪实性调查采访。

1999年11月26日8:45分。

位于榕城典雅秀美的西湖之畔的福州三中。

在100多平方米宽敞的多媒体专用教室里,屏幕上播放出纪念周总理的专题片。讲台前,仪态端庄的年轻女教师张璐,伴着低沉哀婉的音乐,动情地朗诵起《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篇。画面,音乐、朗诵,经过教师精心创设,浑然成为了一体。课堂上的气氛凝重而肃穆,从学生们流露出的表情可以看出,那个陌生的年代好像就在眼前。记者感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设置情境,竟能如此生动地激发出学生情感,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氛围!

为让学生深入体会诗人创作的意境,张老师还扩展介绍了苏轼的《江城子》和柳宗元的(江雪)两篇作品。她声情并茂地用诗、西读相结合的手段,让学生感受诗人肝肠欲断和苦恼郁闷的心情,并适时引导学生加以联想,使学生对周总理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油然而生。课堂上,经张璐老师精选并制作的课件,作为辅助教学内容,一个个地被展示出来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不难看出,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十分高涨。听张璐老师的课,你的情绪会不由自主地被她调动起来,自然而然地与学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面对满屋子的听课者,张璐显得成熟而沉稳,看不出有丝毫的怯慢。难以相信:眼前这个讲课如行云流水般熟练而自然的张璐,教龄却仅有两年!

这是一堂让听者感动而难忘的语文课,是福州三中依照惯例,定期开展的公开教学观摩周活动。只是此次观摩活动的主角,全是刚参加工作不久、初出茅庐的几位青年教师,且个个身手不凡。

上篇:筑路新曲——科学、优质、高效

构建教学模式过程是一个创新过程,要继承优良传统,摒弃陈旧模式,探索一条新型的特色教学模式之路

A创造一种教与学的最佳状态

听了同样精彩的几节观摩课后,记者采访了张璐老师。

“如今,能让学生对语文课着迷的老师并不多见,你虽然年轻,但却很有办法,有什么秘密武器吗?”记者直截了当地问。

面对记者的提问,与讲课时有所不同的是,张璐显得有些激动和羞涩,笑盈盈的两颊泛起淡淡的红晕。她略加思索后说:“其实,我当年读中学时并不喜欢上语文课,因为语文课几乎形成一种固定的程序。比如分析课文,总要看人物表情、动作或语言体现了怎样一种感情,把一篇完整的文章搞得支离破碎,方才罢休;然后就像套公式一样,归纳文章中心思想和作者寫作的思路结构。老一套的教法,常把一些文质兼美,很有魅力的文章搞得黯然失色,让人对语文课设了兴趣昧同嚼蜡。而传统的教学要求往往又侧重内容的分析,不仅教学参考书这样编写,更厉害的是中考也这样指挥。所以我刚开始教课时怕讲不好,只有照猫画虎,教参上怎么说我就怎么讲。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而我也越来越不自信。学生提意见说:老师,千脆我们也买一本教参算了。后来,我参加了学校教学模式的研究,成为课题组成员开始尝试运用具有“16字特色”的教学模式上课,即°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主动,发现,主动发展。备课时,我首先考虑如何把学生带人作品体现的时代及人物的情感中去?一旦这个目的达到了,这节课也就有了成功的把握。

据了解,学生特别爱上张老师的语文课。她讲<七根火柴》时,给学生播放《长征组歌》的片段,还特意拜访一位曾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录下他亲历长征的一段回忆;讲(枣核)时,她找来费翔演唱的《故乡的云》;讲《死海不死》时,她用鸡蛋和盐水做实验,形象说明盐水密度的作用;讲《小麻雀》时,为弄懂小麻雀的眼神,她找来电影(魂断蓝桥》中的片段,用女主人公自杀前绝望的眼神,引导学生剖析人物内心复杂情感;讲《背影)时,她巧妙设置几个问题:1知道自己生日的举手(全体),2知道好朋友生日的举手(多数),3知道父母生日的举手(几个)4父母忘记给自己过生日的举手(无),5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张老师形象地说:“备课时我要充当演员,先让自己进人角色,体会并想像作品体现的情感,再想办法把这种情感转达给学生;上课时我要充当导演,用各种手段让学生进人角色,启发并调动学生的情感。现在的学生,视觉形象往往重于文字形象,他们习惯于电视、电脑和图画,不大愿意仔细咀嚼H文字。对此,教师应注意适时把握。

张璐老师平静地娓娓而谈,记者暗自惊奇:面前这个略带几分学生气的张璐,所想所为全然像个教学上的行家里手!

在福州三中,如今已脱颖而出了批像张璐这样,在教学上颇有见地、有所作为的中青年教师,他们成为了学校不可多得的良才。

B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福州三中校园里,生长着儿株挺拔高耸的榕树,虽已历尽了百年沧桑,却依旧枝繁叶茂、气宇轩昂。古老的榕树在这里记录了福州三中的历史,也见证了福州三中今日的辉煌。

谈起福州三中的中青年教师,已接近耳顺之年的语文特级教师王立根的脸上,会充溢起灿烂的笑容,眼里也会放射出发现宝藏后的喜悦光芒。这位深得学校师生尊敬,在福建省教育界德高望重的前辈,为倡导实施素质教育,在指导青年教师的同时,率先在课堂教学中现身说法,甘愿做构建特色教学模式的探索者和筑路者。

翻开王老师学生的作文,记者看到了这样的描述:

“第一次觉得语文课真是有的上,以前是在听评书,听得昏昏欲睡。现在课的含金量怎么这么高?我都怕一眨眼知识就讲过去了。不敢想像我对文学产生了兴趣!晚上跑到书店找书看。书看得多了,人的素养就高了”,有道理!嗯,真不知道王老师用的是什么灵丹妙药,一节课就让我对语文着了迷。”

“王老师一直在振臂疾呼,语文教学要注重素质的培养,他就是这样做的。他的语文课或是古汉语练习,或是课文解析,或是课外阅读欣赏,有时还会举行关于某个话题的大讨论。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学期中只有1/3的语文课是在做课文解析;2/3的时间是我们在他带领下,在语文的海洋中做自由泳状,何其自在!”

“几节课后,我发现他上课很有个性,并调动学生积极地表现个性。他强调不同的人看待一个问题应有所不同,如果用课本、教参的一个答案固定所有人的思维,久而久之,人的个性就会消失,每个人都变得一样了,那是最可怕的。上王老师的课,我们绝对不会有思维受到限制的感觉,说出你所想的才是最重要的。”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早已在我脑海里根深蒂固,但自从上了王老师的语文课后,才知道语文也能有滋有味。那天语文课上,王老师念了王朔写的《我看金庸》一文,让我们各抒已见、不拘而谈。他告诉我们:语文分为吸收和倾吐两部分,吸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倾吐。因此,训练倾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而通常的语文课,吸收的成分太多了,倾吐的机会又太少了。王老师的话调动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大家争先;恐后踊跃发言,气氛热烈极了。其实,老师教课就儇教人游泳一样,目的不是显示老师游泳的高超技能,而是让学生自己跳下水去。如果每节课都能以学生为主,让学生的能力得到训练,那么语文课就不会再斜靠墙角入梦来,糊里糊涂又一觉了。

在2000年年初的一节语文课上,记者亲眼目睹并验证了学生们的赞警。那是一节被王老师戏称为“语苑杂弹”的口头作文课,它完美地体现了学科教学模式特色。课堂上,王老师用智慧、诙谐、幽默的语言,从“梦”一词的概念讲起,启发学生说出有关“梦”的成语,并引导学生把说出的成语归类。在谈笑自若间,他把课内外的知识融会贯通地传授给学生。随后他提示学生:“今天,我们讲美好的梦,请用抒情、畅想、叙议结合的方式,口述一个故事,井尽可能做到快、新、奇。”当他把作文题目《我的新千年之梦》写上黑板后,学生们窃窃私语,个个脸上流露出兴奋好奇的神情。

如果未来学者也能听听学生们的畅想,说不定会从中受到不少启发。这是一节充满着智慧和想像力的课。学生们对医学物理、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畅想,让成年人也感到惊奇。王老师在最后画龙点睛地收尾,更是精彩绝伦。他提出“从美梦到成真,需要哪些必要因素”的问题,让学生从感性认识阶段跨人理性思维的高度,自己去发现真理。这独具匠心的一放一收,显示出他语文教学鲜明的个性和深厚的功底。他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作为教改的目的,改变画地为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学生普遍认为听王立根老师的课,可以花最少的时间,出最好的成绩。这位被学生们交口称费的王老师,私下里谦逊地对记者说:“三中有着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他们多年勤勉敬业而形成的教学风格,是一笔无价之宝,需要进行科学的挖掘提炼和总结。我接受了学校领导有远见的建议,充当了福州三中教育科研执行者的角色,自然要身先士卒。我感到这真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福州三中在构建特色学科教学模式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学校领导是走改革创新之路的先锋。校长王天德,当之无愧地被大家称为“三中教育改革的总设计师”。

C挑战自我,敢于创造就会有收获

“对于一所曾远近闻名的高考红旗校,作为后任领导,您完全可以坐享其成,为什么要选择改革创新这条风险之路?”

听了记者的询问,透着一身专家气的王天德校长,一边摇头,一边爽朗地笑了起来。随后,他未加思索地一语道破了天机:“原因很简单,我喜欢挑战!”他解释说:“要求教师和学生具有创新精神,校长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出新的课题,不断地寻找新的答案,不断地去追求新的成果。”从他坚毅的目光中,记者体察到那种“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努力创造”的奋进精神。

说起改革的设想,王校长深有远见地告诉记者:“为了把福州三中办成一流水准的学校,我们提出了办学的总目标:要有稳定的高质量,有鲜明的办学特色,有现代教育特性。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走这样几条路:一是继承原有的优良教学传统并加以扬弃;二是用现代教学观点审视教学实践,不断进行创新;三是立足本校校情,着眼于未来对人才的需求,办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王校长,我们很想知道,具有三中特色的教学模式,究竟是怎样提出来的?”记者向这位精干的“总设计师”进一步发问。

王校长很认真地回答:”长期以来,我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把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提出来进行研究和探讨?后来,在教育专家指导下,我们对“教学模式”提法有了明确认识,并对国外教学模式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先后提出了四个新概念即“三点概念: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三基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主体性概念: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让教师的教去适应并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最优化概念:在相对时空条件下,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率。”王校长的这番话,让记者恍然大悟,他们提出的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的几个概念,具体体现到实际教学中,便是具有“16字特色”的三中教學模式: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主动发现,主动发展。这是一项多么科学而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

“喜欢挑战”的王天德,对教学模式的构建持严谨认真态度,就像专家做学问一样不许有半点含糊。他向教师提出了构建模式的严格而具体的要求:1有一篇教学设计;2有一篇阑述教学设计的学术论文;3有一个教学课件;4有一篇专家评点。王校长说,这四个要件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

有位心理学家说过,未来世界的文盲不是不懂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可见,教会学生终生学习的本领,是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而构建学科教学模式的目的,正是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尽管模式的构建并非易事,但王校长却信心满怀。他深有感触地说:“一所学校,校长的某种品格常常直接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品格。”所以他很欣赏“允许失败,只记录成功”这句名言,不仅用来激励自我,也用来激励三中的教师和学生们。

像福州三中这样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做法,福州市教委领导也给予了极大支持。记者在采访福州教委主任刘通时感到,摒弃陈旧观念、走改革创新之路,不单纯是学校教师的任务,领导者的认识也至关重要。对此,刘通主任自有一番见解:

“作为当年的老校友,我非常希望这所学校能在新时期有新的发展。像三中这样的学校,无论教育教学质量,还是学校硬件建设,在全省和全市都属于一流水平。如果按传统做法,追求稳定的升学质量是没有问题的。但作为一所重点中学,它所起的辐射作用不容忽视,应该在示范性和实验性方面发挥出作用。因此,教委在1992年提出构建具有福州特色的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口号,意图在于保留优良传统,总结前人经验,创造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经验。福州三中正是按照教委的要求,创造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新经验,难能可贵。尽管改革创新具有一定风险,但三中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让人放心。他们创造的教学模式,也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探讨过程,是逐渐发展成为今天这样的成果。福州其他学校也有各自课题,都在研究和探讨过程中,而福州三中已将这个过程达到了优质化。”

由此看来,决策者的深谋远虑,外部良好环境的创设,是一所学校坚持走改革之路、创造新鲜经验和获取成功的必要条件。

下篇:通行乐章——顺畅、快捷、准确

宽松的教学环境利于人才迅速成长,学科教学模式的构建,使教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逐渐形成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

A以学生为主体,教出特色,学出兴趣

1999年12月29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福州三中。学校里上上下下,到处都洋溢着迎接新千年的喜庆气氛。

记者跟随教科研室主任王立根老师,先后听了四位老师的课。从上午听到下午,从高一物理课,高二数学课、高三英语课,一直听到高一语文课,教师教学特点风格迥异、自成一家。尽管是连续作战,但记者却无一点倦意,细细回味起来,仍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物理特级教师张金华,虽然已是59岁的老教师,但讲起课来仍像年轻人一样富有朝气。在讲解“力与能”这一课时,他巧妙地运用“老问题新眼光”的哲学语言,启发诱导学生的思维不断地设疑、激趣引思、求答,并反复用做实验的方法,形象地说明枯燥的物理现象和原理。这堂课,张老师把“教”变成了“导”,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据记者观察,学生们在课堂上个个表现得轻松自如,参与热情极高,思考多,问答多,而笔记却很少。

数学特级教师王性复老师,在三中师生心目中,是个值得称费且资格很老的老前辈。早在80年代时,就被数学界同行称为具有”第一流水平”的教师。让我们来看看学生是怎样评价王老师这节数学课的:“为了形象说明逆向思维方式,他举出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他说,通常人的思路是使人脱离水,但反过来想,让水脱离人也不失一条妙计,这便是逆向思维的好处。接着,他又用“曹冲称象的故事说明换元法,说如果用和大象同样重量的石块代替,既避免了直接称象的麻烦,又更加准确和实际。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远比“填鸭式”灌榆和教师唱独角戏,而学生全然不知的教学优良得多。“在学生眼里,王老师的数学课简直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骆小山。英语教研组组长她的课用“美不胜收”一词来评价一点都不为过。“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主动发现,主动发展”这“16字特色”的教学模式,在她的英语课上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她先形象地用贴近生活的词汇设置出8个情境,让每个情境和学生自身挂上钩,激发求知热情。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知识在和谐的气氛中被掌握。然后她又用设置问题方式,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发展思维。尽管骆老师的教学容量大、节奏快,让听者目不暇接,但学生们却上得积极主动快乐开心,无一人游离于课堂之外。活泼的情绪,活跃的气氛活动的思维,全课自从始至终都贯穿了一个“活”字。课后,骆老师对记者说:“备课时除备语言知识外,要把16字特色的教学模式作为备课的组成部分,这已成为整个英语教研组自觉的行动。”

朱天骐,一个受学生欢迎而颇有个性的语文教师。在学生眼里,语文课的内涵和外延被他充分展示出来,学生从他那里获得了课内和课外多方面的知识,并懂得了怎样去欣赏文学。在朱老师的语文课上,没有任何应试的成分,只有被他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所吸引。他常常让学生从课本中跳出来,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文学天地。在他的语文课上记者看到,他把从课外找来的《美丽的哀愁》一文的情境和情感,生动地传递给学生,并且借用另外两篇课外相关作品,启发学生体会“凄美”的意境。在此基础上,他又引导学生结合身边所见所闻进行丰富的联想。在学生发言时记者感到,在朱老师的引导下,这些学生的欣赏水平,已远远超过了他们现有的年龄。在课即将结束时,《白桦林》的音乐响起,学生们静静地听着悠扬的曲调,连下课的铃声也没有影响到他们。

允许教师有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构建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正是福州三中的高明之处。在三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很少有人担心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学会影响考试成绩。况且学校构建教学模式后,教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校领导在评价教师时,把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放在了首位,学生对此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因此,三中的教师和学生已把应试型教学远远地拒之门外。原因很简单一“应试教育”在这里不受欢迎。

B变被动为主动,把“教”变成“导”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创造技能和創造品格,是福州三中构建教学模式的根本目的,而全新的教育观念又是构建教学模式的基石。究竟是教师去适应学生,还是学生去适应教师,这是教育创新的关键所在。

已有11年教龄的葛渊波老师,曾报考过杨振宁的研究生,因几分之差落榜。在物理教学上,他曾有过不同寻常的经历。那是他初登讲台头几年,工作勤勉敬业。备课认真仔细,讲课全情投人,工作态度无可挑剔。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们不接受他,反对之声四起。上课时他越是讲深讲透讲细,学生也就越反感,常常费力不讨好。对此,葛老师心急如焚整天愁眉苦脸,但却不知所措。他甚至对自己选择教师的职业产生了怀疑。

学校开始搞教学模式研究后,葛渊波被吸收为课题组的成员。说来也怪,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和研究,不仅使他茅塞顿开,而且奇迹般地使他的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从不了解学生学习心理,不晓得怎样把知识教给学生,到懂得备课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上课时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这具有飞跃性变化的原因,就是他成功地运用了“16字特色”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学校投巨资装备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也为爱好电脑的葛渊波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课堂上,他神奇般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辅助教学,羸得了学生们的喝彩!

如今的葛渊波老师,一改往日的沉闷和忧郁,以自信、乐观、充满朝气的姿态,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一直以来,我都不习慣葛老师的教学,难以接受他讲的课。但自从那次物理课后,我改变了这个看法。那天,我们第一次到多媒体教室上物理课,大家都很兴奋。葛老师用生动的例子导入新课,然后边讲课边做实验,脉络清晰,时间紧凑,不容我们有玩笑的机会。天啊,这是葛老师吗?大家发出了疑问。其实,每个人脸上会心的微笑,就是最好的答案。从此,我喜欢上物理谋了。”从三中毕业后的学生谈起葛老师,都对他厚实的学识和娴熟的教艺称赞不已。

在这次采访过程中记者在(波的干涉)这节物理课上,领略了他教学的风采。这是一节高水平的物理课,葛老师利用实验设备和多媒体辅助手段、把物理的深奧原理和复杂现象,清晰自然、层次分明地讲给学生。课堂上,他一次次地演示波动器,启动学生的思维;一项项地展示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学生们睁大好奇的双眼,在特定情境中直观感受物理现象,激发了学习的热情。物理特级教师、现任三中副校长的高山评价说:“《波的干涉》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表现在干涉现象的复杂性和干涉理论的抽象性。葛老师运用导控探索教学模式,从观察干涉现象人手,由直线到平面,从简单到复杂,步步启发引导,层层深入探索,加上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直观明了、引人人胜,有效化”解了诸多难点。

课后,记者采访了葛老师。问起他当年教物理时的感受,这位面带几分学者气、内心刚毅的汉子,藺腆地笑了。他说:“我以前上课时,总以考试为目标,讲得多、练得也多,不考虑学生的反应。课后,学生说他们听得迷迷糊糊的,已经没有什么反应了。但现在不同了,备课时我要考虑学生,上课时要以学生为主体,观察学生的情绪。物理学科强调知识获得的过程,过去我是以讲为主,学生半懂不懂地被动接受知识;现在我运用导控探索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和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变被动为主动,从中发现真理、发展思维。我想,这实际上也是完成了一个把教变成导的过程。”采访中记者感到,如今,葛老师“教”的兴趣和学生“学”的兴趣一*样浓厚。真是不可思议!这神奇的“16字特色”的教学模式,不仅激活了葛渊波教学的活力,也使他的学生观赏到了新的景观。去年,教有专长的葛渊波,人选参加了全国多媒体课件的评选,他制作的课件《过船闸),赢得专家普遍好评,荣获了三等奖中的第一名。

C超越自我,迈向成功

记者从高山副校长那里获悉,几年来,福州三中构建重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特色的学科教学模式工作,目前已经有了阶段性的成果。像葛渊波老师这样有自己教学模式、教学特色的老师,正在逐步成为学校教学的主力。各教研组按照学校要求,从理论依据操作程序、实施策略等方面,对本学科各种课型成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已有11个教学模式完成了文字整理和录像拍摄,有些已经刻录成光盘。比如物理科的“导控探索”教学模式,英语科的“五步情境”教学模式,地理科的“图像导学“教学模式,语文科的“情境表演”教学模式,化学科的“实验引探”教学模式等,已经成为了学校宝贵的资料。

记者从带回的资料中看到了一盘地理课教学录像。那是三中30多岁的女教师车云,给学生上的一堂题为《火山与地震)的录像课。短短的几十分钟时间她就让记者大开了眼界。

一上课,车云老师就运用了“图像导学”教学模式。屏幕上演示的“火山与地震”几个字中,“火”字带着火焰,“震”字不停地摆动,极具形象性,一下子吸引了学生。在一段激烈音乐伴奏下,她给学生演示了火山爆发的图像,然后提出有趣的几个问题。课堂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学生踊跃地发表自己的看法。音乐、画面、讨论学生们沉浸在火山的氛围中。突然,车老师将话题一转,把学生引人由火山而引发的地震上面。屏幕上,地震的画面惊心动魄;讲台上,车老师的讲解惟妙惟肖。学生們个个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津津有味地观赏和倾听。在讲到地震的预防时,车老师除演示各种生动的画面外,还给学生设置了若干问题,并提出以假设方式模拟地震米临,3秒计时竞答,答对者有奖。哇!整个课堂的气氛达到高潮,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奖品呢?是车老师制作的虚拟的动面图:跳舞的小鸭,快乐的小熊、会笑的星星……学生们笑着,用掌声感谢老师的奖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掌握了多种地震预防的知识。最精彩的是在课的结尾,车老师佯装恐惧地大声说:“同学们,现在发生了地震!我们在6层,给大家5秒钟时间,选择一种最佳方式逃生?“老师话音未落,一瞬间,几十名学生纷纷钻人了各自的桌子底下,教室立刻变得空荡荡的。随后,汽笛警报声响彻了整个教室。

记者惊叹:这节地理课,简直就像一首芬芳四溢的创造性诗篇,一幅独具匠心的艺术图画!车老师用高超的教学手段,把一个不易被学生重视的学科,上得如此完美动人。难怪学生说:“地理课本上的文字概念原本枯燥无味,但车老师往电脑上这么一摆,真个就发生了质的变化。多变的图案,鲜明的色彩,一条条放大了有条理的概念,加上老师风趣的讲解,真真地把我们带进了地理世界。”

在三中教师座谈会上,车老师对教学模式的构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她认为构建模式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过程,教师必须有超越自我的勇气,才能迈向成功。比如课堂设置提问,应试教育只强调一种答案,而素质教育强调多样性答案,并提倡创新性答案。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要设想出高于学生几倍的答案。再比如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制作教学课件非常辛苦。既需要教师平时材料的积累,又需要教师具有相当的创造力。有时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连数日坐在电脑前。这样备课确实比单纯用嘴巴讲课复杂得多。好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生们非常欢迎,教学效果也不错,教师也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乐趣。

D减轻学生负担,注重素质培养

学生课业负担沉重,是目前教育界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情况:某学生因作业太多而挑灯夜战,某学生因未完成作业而受到教师批评,某学生因作业出错而受惩罚,甚至还出现了有的学生因作业多而逃学、离家出走的现象。

记者在采访福州三中时,却听到了对待作业问题上的与众不同的说法:三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允许学生在作业上“开天窗”。这真是一件新鲜事。就这一特殊规定,记者专门走访了部分师生。

王立根老师说:“教学模式的构建,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对待课后作业上,学校规定允许教师对作业开天窗。这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臧轻学生负担,二是因材施教。目的是让优秀学生获得学习的主动权,有选择地安排自己的作业;让后进学生遇到作业困难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冲。这样做,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防止出现那种强制、命令式的做法。”

高山副校长说:“学校实行允许作业开天窗的做法,主要是为满足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开天窗仅仅是因材施教中的一个环节,实际上它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分层次布置作业,教师要明确哪些作业是必做的,哪些作业是选做的;第二,作业要开天窗,要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给学生一个灵活拿握作业的余地,防止一刀切;第三,检查作业,根据学生在作业中反映出的问题,有目的地指导和帮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据了解,根据学校的规定,各学科教师都能做到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的作业。比如英语学科教师在布置英语作文题时,分为程度高和程度低两种,一个稍难点的,一个简单点的,让学生选做。这样给学习稍差点的学生,提供了一个作业的机会,让这些学生也能得到练习。数学学科的老师认为,,由于课堂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因学生层次不同,会出现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吃不了的现象,作业上也会有所反应。因此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情况。有时,教师建议学生对不会做的题,最好能写明原因,比如是由于思路不清,还是课上没听懂?以此来反馈教学的情况,使教师更有把握地做好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工作。

对作业“开天窗”这一做法,学生,普遍反映说这样做对学生很有好处,它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比如对学习比较好的学生来说,有时对一些会做的基础题就可以适当地放弃,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比较薄弱的科目:而对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来说,遇到不会做的题,有时设必要苦思冥想个把小时,暂时放在那里,老师也不会责怪。或是自己想通了,或是经老师指点懂了也就行了。有时作业中卡住的难题,恰恰是具有典型性的,“开天窗”会真实地反映出老师和学生各自存在的问题,以便进行有效的弥补。如果为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不会做也硬逼着自己去做,不仅白白耽误时间,甚至有时急了抄作业,反而会影响学习的效果。

由此可见,福州三中在构建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对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科学化治理,从而保证了学校里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保证了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据了解,为培养学生的素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福州三中还设置了很特别的课程。他们根据高中教材特点、高中生的智力特点和学习策略,在高中开设了“学习指导课”,以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教會自主学习的本领。与此同时,他们在初中开设了“图情课”(图书情报课),从初一开始就把学生引人图书馆,教会学生如何获取资料,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此外,学校还设立了“静修课”,每天下午抽出半小时时间,全校学生安静地坐在教室内自修,教师不能补课,只能解答问题。校长王天德告诚三中的老师:如果学生只记住了教师传授的知识,那算不上成功。教师的成功在于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本领。

尾声:没有终点——完善、发展、创造

好一条科学、优质、高效的教学高速公路!它让三中的教师顺畅、快捷、准确地驶向指定目标。面对硕果喜人的教学局面,面对迅猛发展的未来社会,三中的领导班子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们深知经验要不断完善和发展,奋斗的路还很长,是没有终点的。

高山副校长告诉记者,学校中远期目标是要建成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具有三中特色的、适用于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库,为学校未来发展,为日后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一条值得借鉴的快速成才之路,也为最终完成“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学会发展”这个学校育人的总目标,提供切实的保障。

已有50多年校史的福州三中,如今正以崭新的姿态,面对新世纪的挑战。记者记起王天德校长在辞旧迎新时的寄语:“新的千年已经来临,在新世纪的曙光面前,我们要格外珍惜时光,珍惜未来的岁月。时光是一条永不歇息的溪流,与其坐在岸边看它流逝不如快步行进随它向前。因为,只有勤奋惜时的人,才会听得出它奔流的声音,才能领悟漫长岁月是由每一个一天连接而成的道理。

记者确信在榕城这片沃土上,福州三中的未来一定会更加辉煌!

猜你喜欢
三中福州语文课
语文课文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 2020年将在福州举行
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福州十中简介之一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福州暫扣超標電動車2.2萬輛 場面震撼
对“一线三等角”问题的探究与思考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