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月24日是上海某贸易公司总经理沈某的生日,他请了两位知己去轻松享受一番。然而这一天却成了他的忌日。
是日,沈某与两位好友一同来到某著名温泉浴场,当他惬意地享受着脉冲浴时,谁会料到蒸腾的雾气中竟隐藏着杀机。他的一位朋友当跨出浴池的一刹那,突然感到全身一麻时,随即听见尚在池中的沈某大叫“有电!有电!”。现场工作人员顿时乱作一团,七手八脚地将沈某拉出浴池,但他已经不省人事。他的朋友立即对他进行了人工呼吸。当救护车赶来的时候,沈某已不治身亡。
沈某的两位朋友随后去了附近的医院,医院根据他们手上和身上的伤痕诊断为“电击伤”。据当时浴池内侥幸逃脱的一位老人回忆说,这种感觉就像是触电。浴场的有关人员经过检查后认为浴池不可能带电。按照浴场规定,有心脏病或醉酒者不得入内,沈某可能死于他因。浴场命案的结果如何,目前还无从知晓,有关部门正在作进一步调查。
作为普通的消费场所,浴场为何要规定心脏病或醉酒者不得入内呢?原来,沐浴是一项特殊的运动,而且,
入浴也须防意外
上海市心血管研究所教授潘信伟
沐浴不仅是“洗尘”,同时还能消除疲劳、增进食欲、有利睡眠,对健康大有益处。尤其是近年来风靡的“桑拿浴”,更是具有健身、减肥、美容等作用,因而被许多人津津乐道。然而,沐浴亦是一项在特殊环境中进行的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所以浴场对入浴者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和限制。
浴池内的温度较高,如桑拿浴室内的温度可达40℃~50℃,甚至更高。人体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新陈代谢加快,全身血液循环系统兴奋,皮肤血管扩张,开始大量出汗,血容量减少,心脏的排血量也就相应降低,以致对重要器官(如心脏、大脑等)的供血减少。再者浴室内的空气流通较差,氧气含量低,血液中的含氧量也就随之下降,因而重要脏器的供氧量便每况愈下。
在这样的环境中沐浴,正常人体会通过调节心跳和呼吸的力度,来满足各器官的需求,而对于“疾病缠身”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尤其患有心血管疾病、严重贫血、神经系统疾病以及酒后、身体虚弱的人,此时全身大量血液涌向皮肤和内脏,会出现心脏和大脑的缺血、缺氧,交感神经对血管收缩功能的调节失衡,可产生头晕、恶心、心悸、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晕厥、昏迷等严重后果。由此可见,浴场禁止这类消费者入浴也不无道理,否则极有可能发生不测。
目前,许多家庭都已具备舒适的沐浴条件。在家中入浴同样需要谨慎。除了防止煤气中毒外,还要注意水温不宜过冷或过热(一般在35℃~40℃为好),餐后1小时内不要洗澡。因为这段时间内血液集中流向胃肠道,帮助消化和吸收,一旦洗澡,血液大量流向皮肤和肌肉,重要脏器的血管就会痉挛、缺血。神经调节功能较差的老年人遇到这种情况,常常会发生晕厥等情况。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和年老体弱者入浴时最好有家属陪同或帮助。若是独自洗澡,切忌将浴室门反锁,以便发生意外时家人可以及时救治。
至于沈某之死,到底是否与电击有关,相信法律自有公断。然而,
电击伤害学问多
上海电力医院副主任 医师 赵崇华
电损伤是由于人体接触一定量电流后,电流通过人体所造成的损伤,可分为电击伤(全身性损伤,俗称“触电”)和电烧伤(局部组织因电能转化为热能所造成的损伤)。按电压的高低又可分为:电压低于1 000伏的电流所造成的人体损伤称为低电压损伤;电压在1 000伏至22万伏的电流造成的损伤称为高电压损伤;电压高于22万伏的电流造成的损伤称为超高电压损伤。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是低电压损伤,后两者则多见于电力工业生产中。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导电体,且以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电阻最小,一旦发生触电,这两大系统自然也就成了电损伤中最大的“受害者”。
发生触电时,轻者仅表现为尖叫、心悸、面色苍白、四肢软弱、全身无力或有短暂的意识丧失,事后常诉说全身有“麻”的感觉,恢复后大多无后遗症。但是,严重触电者将会出现休克、抽搐、昏迷、呼吸消失、大小便失禁等。电流通过心脏时可导致心室纤维颤动或心跳骤停,如不及时抢救可立即死亡。此外,由于电击时间、电压和电流不同,轻者在体表皮肤上无明显肉眼可见的损伤,重者可找到明显的电击进口和一个或多个电击出口,同时还伴有局部组织的灼伤。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造成电击伤的原因主要有三种:首先是家用电器漏电、电源故障等造成的低电压触电,此类情况最多见;其次是电力生产的误操作、设备的误动作以及企业生产中的设备漏电;第三是雷击等自然灾害造成触电。
家庭中电源设备和电器漏电是造成触电的最常见原因,所以最好安装高性能的触电保安器,它能在人体触电发生后0.08秒内自动切断电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体的伤害。此外,普及安全用电的知识,尤其要加强学龄前儿童以及中小学生的教育,如电器的正确使用、避雷雨常识等。
一旦触电,注意:
现场救护要得法
上海市医疗救护中心主任医师徐绍春
面对在浴场突然遇难的沈某,在场人员虽已对他进行了急救,但是未能成功。原因何在?可能是致病因素太强,使沈某立即丧生;或者是急救不得法,终究未能起死回生。
现场急救可分为三个步骤:
1.尽快脱离电源。触电后,电流作用的时间越长,伤害必然越大,所以使触电者立即脱离电源是抢救中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争取时间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若电闸开关在近处,关闭开关是最快、最简捷的方法。当电闸开关在远处时,要果断地用绝缘物挑开电线,或切断电路,或拉开触电者。营救者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千万不能直接拖拉触电者。如果像浴场命案中那样,“顿时乱作一团,七手八脚”的话,不可能使触电者得到及时救护。要知道,触电时间只要拖延几分钟,死亡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2.判断伤害程度。触电者出现神志不清属于重型(呼叫触电者,如不应即可判定),要立即判断有无呼吸和心跳。抢救人员看不到触电者胸部起伏,口鼻处听不到呼吸的声音,感觉不到呼吸的气流便可认定为无呼吸;无心跳者在其颈动脉搏动处摸不到脉搏。神志清醒者属于非重型电损伤,大多无生命危险。判断应该在1~2分钟内完成,如为重型电损伤,应立即就地抢救。
3.现场施行急救。常见的电损伤有四种类型:心跳骤停、昏迷、休克和皮肤灼伤。对心跳骤停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也就是急救ABC(字母分别代表气道、呼吸、循环)。具体方法是:将触电者的头向后仰,保持气道通畅,予以每分钟100次左右的胸外按压和每分钟16次左右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未按照标准操作,则复苏的效果很差。对于昏迷的触电者,最重要的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头部应稍后仰并转向一侧,防止胃内容物堵塞气道。出现休克者要先稳定其情绪,将下肢抬高15~20厘米,促使血液回流到脑部;气温低时还要注意保暖。若是皮肤受到电流灼伤而变黑或变黄时,不要处理,立即送往医院。如果皮肤有水泡或发红,应马上用冷水降温,防止热力向深层组织扩散。
大众医学1999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