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代表:“让步”的实质
龙永图(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加入WTO首席谈判代表)
不要高估加入WTO的利弊
总体而言,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基本上是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国际组织只起一个讲坛和协调的作用。就历史来讲,还从来没有出现一个主权国家被某个国际组织搞垮的事情。在WTO134个成员国中,有90多个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发展中国家没有一个因为加入WTO而垮台,因而我们不要觉得WTO有多危险。但与此同时,也不要高估加入WTO带来的好处。实事求是地分析,加入WTO,既没有大利也没有大弊。
不等于全面的市场化
许多人把加入WTO等同于全面的市场化、自由化,其实不然。全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是全面市场化的。比如石化行业担心加入WTO后国内原油价格与国际油价接轨,造成对国内油田与炼油业的冲击,实际上,油价接轨根本不是谈判内容,所以也谈不上冲击。汽车行业也是如此。有人以为加入WTO,我们的保护全都没了,汽车行业就会垮了。实际上,我们只是承诺汽车关税由现行的80%至100%降到2008年的25%,还是有保护的。
我们作出的“让步”的实质是什么
农业在小麦方面其实没有让步,只是纠正错误,解除以前对美国7个州的小麦禁运,并承诺接受国际小组制定的关于病小麦的标准。在肉类方面,以前我们对肉类的检疫是直接检查美国的肉类加工厂,现在不过是承认美国卫生部门的检疫标准,保留行使抽查权和每一批进口肉类在中国港口的检查权。没有承诺任何最低采购义务。
关税目前我国工业品平均关税水平为16.8%,我们承诺2001年降到15%,2005年降到10%。现在,发展中国家平均关税水平为14%,发达国家为3%,WTO成员国为6%。可见,我们降税是顺应国际趋势,而不是让步。我国签署信息技术产品协定(ITA),这意味着到2005年,信息技术产品关税将降到零。这是因为高新技术产品全球化要求其零部件在全球的自由流动。如果关税不降到零,人家就不会到你这儿来生产,也就谈不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尤其中国是这样一个需要努力赶超的国家。
配额许可证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的存在,会造成进口的随意性,易于滋生腐败。目前我国还有400种产品配额,可以维持使用到2005年,因为国际上还有纺织品配额对我们的限制。这是一种对等的要求。但是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真正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根子在腐败,在灰色经济,配额起不到保护民族产业的作用。
服务业对服务业的开放,有利于调整外资引进的结构,也可以制造出中高收入层的就业机会,从而争取到国内精英人才,与外国竞争。有人担心加入WTO会对资本市场造成大的冲击。实际上,这两者没有直接的联系。因为这不是WTO所涉及的内容,而是IMF(国际货币基金)所涉及的内容。
农业:实现承诺没有问题
陈锡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主任)
背景:目前中国粮食生产能力每年为4.9亿至5亿吨,需求为4.7亿至4.8亿吨,应该说总量不存在问题,但在质量和品种上存在问题。小麦年产1.2亿至1.25亿吨,略少于需求,部分小麦(约1500万吨)品质很差;稻谷年产超过2亿吨,总量基本平衡,略有节余,但南方14省的早籼稻(4000万至4500万吨)品质差。居民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口粮消费和肉食消费量均在下跌。
签署中美农产品协定后,农业受到的压力是这样的:
关税减让目前农产品的高关税到2004年前将完成全部减让,降到17%,有些将降到14%。减让关税的农产品有三种类型。一类竞争性很强,如水果;一类是原产地价格就很高的产品,如牛肉,即便降低关税,进口牛肉价格也远高于国内牛肉价格,压力不大;一类是消费习惯不同的产品,如奶酪,即便大幅减让关税,国内消费量也不会上升很大。
关税配额粮食配额达2180万吨(主要是小麦、稻谷和玉米)。这个量只相当于我国粮食总产量的5%,因而完全可以承诺。根据这个配额,从1995年到2004年,我们的配额只增加了99万吨,也是可以承受的。但是具体到一些产品如植物油和棉花上,压力将会比较大。此外,按照承诺,在配额的分配上,私营部门能得到较大份额(豆油配额的50%,小麦配额的40%,大米、棉花配额的40%至50%)
对于中国来说,土地密集型的农业不是优势,劳动密集型农业(养殖、畜禽、水产、园艺)才是优势。加入WTO后,食品出口就能达到120亿至130亿美元,顺差60亿至70亿美元,仅此一项就可以实现我们在农业上的承诺。此外,引入技术应先于进口农产品;并尽可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电信业:管理方面可以向国外学习很多东西
刘彩(信息产业部法规司司长)
背景:中国电信业10年来年均增长44%,固定资产增加30倍,电话主线达1亿多门(户),移动电话达3000万。电话普及率为10%,高于发展中国家水平。建立了信息产业部,实行政企分开;邮电分营;中国电信一分为四:移动通信分离,寻呼业务转交联通,成立卫星公司和中国电信固网公司。
加入WTO的代价不低。在基础电信业,允许外资达到25%;增值电信业允许外资占到30%;在最终目标上,美方提出的要价很高。如在电信业,美国要求控股达60%,至少51%,国外公司可直接进行国际出口。
但是加入WTO会带来资金、技术、管理,促进电信业的发展。在资金方面,目前电信业并不短缺;在技术方面,一直是国外公司卡我们的地方,通过进一步开放,这方面会有所改进;管理方面应该能向国外学习很多东西。
开放也会带来一些问题:电信业涉及国家主权的安全;外商进来后,不会到边远地区,而集中在大城市,这样不利于全国网络的尽快建成;签署信息技术产品协定后,信息技术产品关税税率将降到零,“市场换技术”行不通了。
汽车:投资、服务方面的冲击大于价格冲击
董扬(国家机械局行业管理司司长)
背景:中国汽车工业前13家企业生产量占到整个产量的91%至92%,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产品结构上,重、中、轻、微、轿都有,能够满足市场数量需求。市场结构由公款购车为主转为公私并重。技术结构上由单纯引进整车制造技术,到注重引进零部件、开发、管理、销售等技术。问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汽车行业资产不良,开发机制薄弱,中国汽车行业研发经费总计仅10余亿元人民币。这些经费只够改型,无力设计开发全新车型。购买使用环境差也是一个问题。
加入WTO会对汽车行业造成全面冲击,特别是运行方式将发生改变。在投资方面,曾有规定,整车、发动机生产外资不能超过50%,这一规定会在加入WTO后逐步取消。优惠的汽车零部件关税政策也会逐步取消。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轿车价格也只比国际市场高出20%至50%。因而,加入WTO,最大的冲击并不来自于价格,投资、服务方面的冲击可能要大于价格冲击。如果今年加入WTO,汽车价格也不会马上下降。
对汽车行业的保护是必要的,因为汽车是高技术、高投入的。正是由于保护,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才得到了发展,加入WTO才不会有灭顶之灾。但保护不能是永远的,要抓紧时间形成开发能力,完善市场机制。
在应对措施方面,首先要与国际接轨,强强联合,加强与外国跨国公司的结合。要将目前的目录管理制度改革成认证制度。维修服务也许是惟一可以与国外一争的方面。
外资:有利于非国有经济的大发展
张小强(国家计委外资司司长)
背景:在256个工业行业中,91%均有外商投资,在全国所有的地区都有外资。外资的商业零售已扩大到中西部城市,外资银行也取消了地域限制。
加入WTO,外商投资领域、地域、股权更加开放,有利于中国加快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国内国际贸易形势会更加稳定,跨国公司将更多地进入,改善外资结构。据预测,加入WTO,外资引进将达到1000亿美元。对外资的准入放宽,对于国内企业也有好的促进作用。外资能进入的领域,国内的民营企业也应该能够进入,降低进入壁垒、放松管制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这样会更有利于非国有经济的大发展。会计、律师业也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对于广告、音像制品、旅行社和电影等,允许外资控股。
外资进入也存在负面影响,以前的外国直接投资是想绕开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加入WTO后,外国产品更容易进入中国市场,外国直接投资可能会减少;技术转让方面,以前对方答应的条件,可能会发生变化,因为关税水平下降,谈判筹码变轻了;对于曾经享受过超国民待遇的外资来说,可能会影响它们的进一步投资。
内贸市场:还未到要控制的警戒线
黄海(国家内贸局总经济师)
背景:内贸主要涉及分销,这包括零售、批发、佣金代理和特许经营。中国关于分销的现行政策是:只在商业零售方面有11个城市对外开放(每个城市不超过2个);批发限于中外合资的外贸公司;佣金代理方面没有开放,中国还没有发展到佣金代理的程度;特许经营方面没有规定(专卖店是国外直接授权到国内)。内贸相当于限制类的乙类,须中央审批。目前中央批了20个,其中单店18个,连锁店2个。对地方自己批的合资流通企业将整顿。
加入WTO后,对于分销方面的所有限制都要取消,时间最长不超过5年。
好处是可以带来资金和管理,促进进出口,给消费者带来实惠。以前先开放工业后开放商业的逻辑是:商业进入门槛低,外资易于挤占市场;投资周期短,回报高;固定资产和科技含量低;商业只收人民币,可能会引起国际收支方面的问题。
目前实际上还未达到要控制的警戒线。中外合资商业流通企业总共不过500家左右,只占整个市场销售额的1.51%(1998年数据)。国内企业的担心更多是心理上的,实际压力要小得多。外资商业的进入,会有一个三部曲:先是恐慌,再是学习,再是竞争。
信息产业:体现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化专业分工
刘鹤(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
背景:中国信息装备业1997年销售额1040亿元,处于典型的组装经济阶段,其中整机占最大比重,原件次之,研发最小。这与当前的关税结构有关。信息技术产品最终产品税率为15%,中间品税率为9%,对于最终产品的有效保护率就非常之高,国内就大量进口原件进行组装。不同所有制的生产厂家效率差别大。整个行业人均年销售额为4万元,其中外企14.8万元,合资11万元,联营7万元,股份制公司3万元,个体企业2.4万元,国有企业2.3万元。中国软件业1997年实现销售额32亿元,国内开发的一般是应用软件,而系统软件和操作软件为国外所控制。信息服务业1997年销售额为228亿元。
加入信息技术协议(ITA)后,信息技术产品关税降到零,会使一部分组装的企业或公司受到冲击,在建项目发挥效益受到影响,但也会有少数高效率的组装企业能与国际竞争,整个电子装备业将转型,从目前的组装经济发展到参与国际化分工,所有制结构会有更大的变化,国有比重下降,非国有比重会上升。
关税变化不会对软件进口产生影响,而中国开发的应用软件因为面向中文用户,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目前软件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如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缺少风险投资、无统一标准、软件专业人员人力资本评估等,可能在加入WTO后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