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普遍经营不善,不少大中型企业出现严重亏损状况。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明确提出,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三年,要用三年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请问“三年脱困”是个什么概念,其具体目标是什么?
王忠禹: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就是“三年脱困”的基本概念。三年摆脱困境的具体要求包括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明显好转,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涌现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亏损面下降到正常水平,基本淘汰长期性亏损企业。
记者:请问“三年脱困”有什么依据,有哪些有利条件?
王忠禹:首先,党的十五大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强大的思想武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对国有企业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朱*基副总理在讲话中,都强调国有企业改革是关键,是涉及1998年经济工作全局的重要任务,并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各地部门负责同志要有深刻的认识,以高度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抓住关键,把握大局,确保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二,经过这几年的实践,需要解决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已经摸清。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把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搞好大的,放活小的,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推进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的配套改革等,十五大和中央经济工作对此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第三,宏观调控成效显著,经济实现了“软着陆”,能源、原材料和农副产品供给较为充足,运输条件更加改善,财政状况进一步好转,经济环境比较宽松,为国有企业改革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有可能为实现三年目标筹集更多的资金。第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一批规模大、素质高、效益好、实力强的优强企业,既是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三年目标的重要依托。第五,同样重要的是,经过多年改革,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进一步增强,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大大提高,形成了比较浓厚的理解、支持、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有上述这些有利条件,有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实践经验,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打好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记者:有什么具体步骤确保实现“三年脱困”的目标,实现此一目标还有哪些困难?
王忠禹:1998年是实现“三年脱困”目标的第一年,主要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坚持一个目标,抓住两个重点,实现四个新发展”。坚持一个目标,即坚持以三年改革与脱困为目标;抓住两个重点,即纺织行业解困和实施再就业工程;实现四个新发展,即企业改革要有新突破,结构调整要有新进展,市场开拓要有新举措,经济效益要有新提高。我们重点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以纺织行业为突破口,打好三年改革与脱困第一仗。纺织行业目前最困难,亏损最严重,涉及职工最多。以纺织行业为突破口,对突破难点,取得经验,增强信心,带动全局,实现三年目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纺织行业解困,要走减量增值、调整结构、转换机制、减员增效的路子,关键是要实现压锭改造。1998年沿海省市要压缩480万锭,分流60万人,减亏30亿元,这是项硬任务,必须完成。压下来的锭子回炉销毁,绝不能把“压锭”变成“移锭”。二、以建立优胜劣汰机制为重点,全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百户试点企业要巩固和发展试点成果,攻破重点、难点问题。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继续坚持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加大力度,用好政策,规范操作。1998年冲销呆坏账准备金按400亿元安排,主要集中用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争取当年通过兼并、破产、减员减息等方式整治2000户企业。积极帮助企业增资减债,通过多种形式,充实企业资本金。1998年力争把500亿元左右经营性基建基金转为国家资本金。同时,视股票市场情况,争取通过发行股票在境内外筹集1000亿元资金,优先支持国有重点企业上市,鼓励上市公司兼并有发展前景但目前困难的企业。继续积极利用外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备条件的企业,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嫁接、合作、改造。三、以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为目标,加快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进步。以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为切入点,促进工业结构升级。优先在机电、石化、汽车等支柱产业,能源、通讯、重要原材料等基础产业,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和重点出口产业中,选择一批具有较高附加值、较高技术含量和较低成本,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明朗,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进行重点调整,带动产品结构合理化和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四、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进一步抓好企业管理、扭亏增盈、治乱减负工作。继续下大力气抓好扭亏增盈,除纺织外,继续狠抓兵器、煤炭行业和亏损大户的扭亏工作,保持和巩固扭亏增盈的好势头。继续跟踪亏损额超5000万元的亏损大户,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力求亏损大户不再增加,亏损额有所减少。五、以市场为导向,加强经济运行综合协调。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和经济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和发布工作,充分发挥信息的引导作用,坚持并完善经济运行综合协调三项制度,组织实施好《1998年经济运行调控方案》,特别是要加强地区、行业监测联系网络建设,及时处理生产与流通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当然,实现三年目标,困难肯定不少,进一步深化改革遇到的都是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企业普遍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职工下岗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同时,东南亚和其他一些国家货币贬值,对我国的出口竞争力势必带来一些影响,出口的难度增加。此外下岗人员安置压力增大,市场的约束增强,金融改革深化,可能给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影响等等。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但所有这些都是前进中的困难,关键还在于我们要兢兢业业地做好工作。
记者:您刚才讲到在“三年脱困”过程中,下岗职工压力还将进一步加大,请问在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方面,目前有何切实可行的办法?
王忠禹:全力组织实施再就业工程,确保社会稳定是“三年脱困”战役中的一项重点工程之一。目前我们要继续推广上海等一些地区的经验,明确责任,落实资金来源,普遍建立和加强再就业服务中心,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技能培训、信息咨询、职业介绍等多方面的服务,帮助下岗职工尽快再就业,形成有进有出、稳进快出的机制。要尽快建立、健全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属于财政支出的部分要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证。同时要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发展第三产业和多种所有制的中小企业,创造各种再就业机会。要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切实做好下岗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职工转变就业观念,促进下岗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制订鼓励和支持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政策,对安置职工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及下岗职工组织起来兴办的小企业,要给以与劳动服务企业同样的政策,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在一定时期免征工商和其他管理费;对下岗职工自谋职业的,要视情况提供小额贷款和税收优惠,并在场地费和工商登记等方面给予照顾。通过多渠道安置下岗人员,争取今年实现一大批下岗职工再就业,以后逐年加大实施再就业工程力度。
责任编辑:杨晓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