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邓泽洲,江西省电影公司主任,编辑,本刊特约主持人。
讨论者:韩晓凌,中国电影公司华东部副经理。
叶再春,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研究生。
钟立飞,百花洲文艺出版社《足球俱乐部》杂志副主编。
主持人:电影是一种大众文化,近年来电影市场一直不太景气,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既有影片质量问影,也有电视的冲击,还有市场原因。为了给沉寂的电影市场开辟一线生机,有关部门做了种种努力,“大片”的推出就是其中一个方面。大家可以就“大片”现象进行探讨,谈谈自己的看法。
电影院的冷落与“大片”的兴起
主持人:电影中的“大片”,主要指的是投资巨大的影片。一般说来,投资上了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都可以称作为“大片”。近年来电影市场不时有“大片”冒出,其中既有从国外和港澳台引进的,也有国内厂家自己投拍的。“大片”的出现,似乎与电影市场的不景气有着密切的关系。
韩晓凌:近年来与观众见面的“大片”的确不少,如《三大战役》、《鸦片战争》、《红河谷》、《霸王别姬》等国产片,《西域雄狮》之类的港台片,还有最近在国内电影市场引起较大冲击波的美国巨片《泰坦尼克号》等,这些影片,在拍摄时投入都巨大,演员阵容也十分强大,确确实实可以称得上“大片”。这些影片给不景气的电影市场,一度曾带来某些生机,其中的一些大片,确实值得一看。
钟立飞:不知是因为工作忙的原因,还是电影本身的吸引力不够,这几年来我这位电影迷也很少到电影院去看电影。有时被人邀去看一场电影,看完之后也大有“上当受骗”的感觉。电影的质量不高,恐怕是电影院冷落的主要原因。
叶再春:我曾经到一家规模较大的电影院去看电影,电影开映了,发现里面坐的观众寥寥无几,按照当时的票价一算,电影院不亏本就算不错了,还想指望有钱可赚呀!要摆脱困境,只有多放一些吸引人的影片,为什么有人喜欢看黑白经典片,而不看现在的一些影片呢?
主持人:很多人认为,电影院不景气,与电影票价太贵有关系,不知诸位有无同感?
叶再春:这个问题可以说有关系,也可以说关系不是很大。很多电影院推出“平价电影”,生意一时的确不错,但“平价电影”也不可能长期红火下去,因为看电影是一种精神享受,有的电影不要钱很多人也不愿看。相反,一些好的影片,即使票价很贵,很多人还是愿掏腰包,关键在于“值不值”这一点上。
韩晓凌:“穷则思变”,电影界人士正是看到市场经济下电影受到的冲击,所以才想方设法要把观众拉回到电影院。“大片”的推出,与电影业的不景气有直接关系,电影厂家、影剧院等,是想用“大片”来促使电影走出低谷。
钟立飞:用一个不太贴切的比喻来说,“大片”在推出之前,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首先是报刊长篇累牍的文字介绍,其次是电视中大肆宣传,上映前夕各大电影院门口巨幅广告,特别醒目。作为一种“新鲜玩意”,开始几部“大片”的确招徕了不少观众,收到了可观的效益,有的“大片”质量不错,因此社会效益也颇佳,但后来有的片子就粗糙了。
主持人:一家成功了,其他厂家也就跟着模仿,这样“大片”便一部接着一部被推上市场,现在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大片”还真不少。
叶再春:“大片”的兴起,是一种值得电影界、评论界注意的现象,但“大片”的成败与否,并不取决于投资的多少,关键还在于影片的质量。
《泰坦尼克号》发出的冲击波
主持人:中国电影的“大片”可以说还正处于探索阶段,在所推出的这些“大片”中,有成功的,如《鸦片战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均不错,后来成为“华表奖”得主;但也有的“大片”没能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如《霸王别姬》等。正当国产“大片”没能出现更大的突破之时。一部从美国引进的《泰坦尼克号》却在中国电影市场产生强大的冲击波。
钟立飞:美国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和派拉蒙公司在这部影片的投拍便花费了2亿多美元,这一惊人的制作成本在拍摄之初便引起了世界影坛的震动。1912年4月14日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到第二天凌晨沉没,德国、英国、美国先后根据这一海难题材拍摄了9部影片,再投巨资去拍这一老题材,成功与否我看很多人当时心里都没有底。
韩晓凌:事实上,该片除在韩国上映时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被具有强烈“爱国意识”的韩国观众抵制之外,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受到了热烈欢迎。此片在美国本土推出之前,便在东京国际电影节上引起轰动。从去年12月19日至今年2月16日,短短的49天中北美总票房就已达到创纪录的3.76亿美元。在亚洲,各国的票房纪录都被该片刷新。这种轰动效应,的确值得我们去研究。
叶再春:为什么一部题材并不新鲜的大片能产生如此轰动的效应?我认为主要是题材处理得好。《泰坦尼克号》的侧重点并不是在沉船事件,而重点在渲染人类的情感,以情动人。
主持人:厂家对该片的制作十分精细,恐怕也是成功的原因之一。该片封镜时间一拖再拖,导演卡麦隆多次追加资金。“沉船事件”本身的悲剧绝响,与当今影坛高科技、高投入的制作水平相结合,确保了该片的艺术魅力,为影片获得上佳的票房价值奠定了基础。
韩晓凌:质量是成功的保证,《泰坦尼克号》上映之时已获得四项金球奖,后来又获得了第70届奥斯卡奖中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等11项大奖。如果该片也像一些粗制滥造的“大片”那样,一味求刺激,恐怕也就难以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了。
钟立飞:《泰坦尼克号》营造了一种时尚热点,随着该片的上映、走红,带动的不仅仅是影片的放映,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时尚消费狂潮。反映这一时尚的商品如画册、卡片、船模型等纷纷上市,各种印有《泰坦尼克号》标志的商品成了抢手货。这种“大片”冲击波是前所未有的,但愿它能对中国的“大片”制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大片”现象带给我们的思考
主持人:无论是国产“大片”,还是引进的“大片”,近年来电影“大片”已经日渐增多。但是,为什么同是引进大片,有的却带来非同一般的经济效益以及相当的社会效益,而有的“大片”却两个效益皆“亏本”呢?“大片”现象值得电影界、理论界去思考。
叶再春:对比之下,“大片”与“大片”之间的差异是很明显的。《泰坦尼克号》在我国内地(除港澳台)的总票房,据不完全统计已经突破4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一个大型企业全年创下的利润,而同是引进的“大片”,最新一集的黄飞鸿系列《西域雄狮》却成为进口大片中票房最惨的一部。原因又何在呢?
主持人:《西域雄狮》是李连杰主演的,描写主人公黄飞鸿在突发事件中失去记忆的情节,竟然连续出现在3部进口大片中:先有美国的《特工狂花》,接着有成龙的《我是谁》,再就是这部《西域雄狮》。早在一年前,《西域雄狮》的正版带、VCD早已满城皆是,因此一年后上映该片,注定要失败。
钟立飞:《西域雄狮》有正版带、VCD上市,《泰坦尼克号》同样有不少盗版带以及类似光盘上市于影片上映之前。可见《西域雄狮》失败的原因并不仅仅因为受到VCD等的冲击。
韩晓凌:电影要耐看,必须使得影片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的丰富厚实。有些故事并不新鲜,但你可以挖掘出新的思想内涵来,这种新的思想内涵,不仅要有新意,而且要有深层次的东西。只有做到了这一点,电影才能发挥其强大的艺术震撼力。
叶再春:“大片”不见得非要场面大,关键要贴近人们的生活,符合观众的欣赏和审美心理。《泰坦尼克号》从人性的角度展示了平民百姓的生活,特殊的音响效果使人们如同亲临其境一般,所以3个多小时人们也不嫌它太长。反观有的国产大片,人物太多,场面太大,给人留下的是一种距离感,艺术感染力必然受到限制,特别是战争题材的影片,尤为突出。
钟立飞:应该认识到,营销策略也是生产力,市场经济大潮下,“大片”背后巨大的市场潜力亟待开发。这在国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电影本身是文化产品,但同时也是一种传媒,而且是重要传媒。开发好了市场,可以反过来促进“大片”的投拍。有了足够的资金,拍“大片”时也可像《泰坦尼克号》那样精雕细刻,生产出更多中国特色的“大片”来。
主持人:最近推出的大片《海之魂》试映获得好评,各大厂家将不断有“大片”推出,我们相信中国的“大片”不久将走向世界,创造辉煌。
(责任编辑/韩春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