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伯阳
看过《三国演义》电视剧的人,都为赤壁之战中周瑜的火攻之计叫妙。火烧赤壁使十五、六万的曹军(号称八十万)一夜之间被击溃。但是,史实并非如此。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有关资料,认为血吸虫病的猖獗流行是造成曹军失败的一个主因。理由如下:
一、早在赤壁大战之前300多年,赤壁一带就有血吸虫病广泛流行。这可从1975年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出土的西汉男尸体内发现血吸虫卵得到证实。江陵和赤壁相距很近,而且都属于血吸虫病流行的江湖滩地带。古代深居幽阁的达贵人竟也感染上了血吸虫病,可见其流行之广了。
二、曹军瘟疫流行、烧船自退。曹军南进时,广大将士患有瘟疫。(魏书·武帝记)说:“公(曹操)至赤壁,与备(刘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蜀书·刘焉传》中说:“曹公军不利于赤壁,兼以疫死。”曹操在赤壁之战后给孙权的信中也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当时由于科学不发达,不知道那瘟疫就是血吸虫病。
三、曹军将士是北方人,来自非血吸虫病疫区,很容易感染,而且往往呈急性发作,危害十分严重。近代也不乏此类例子。如1950年江苏高邮新民乡4千多人发生急性血吸虫感染,发病率高达80%。其中病死1335人,死绝45户,留下孤儿91人。十八华里长的运河西堤上陈尸累累,目不忍睹,震惊全国。血吸虫病流行对军队战斗力的损害也是很严重的。如1949年人民解放军二十军和二十七军为解放舟山群岛,在苏南、浙西一带水上练兵,不料大批指战员高热不退,大便拉脓血,日益消瘦。纷纷病倒。经查,约二、三万人都感染上了血吸虫病。要不是及时组织数千名医务人员抢救,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四、赤壁一带。历史上是云梦大泽,至今仍是全国血吸虫病重灾区。全国30%的有钉螺面积,40%的急性血吸虫病例都发生在这一地区。当年曹军从北方而来。为了渡江作战在河湖中练兵,感染血吸虫病确信无疑。那么一江之隔的东吴为什么不发生大规模的急性血吸虫病呢?其原因一是吴军大部分是南方人,不少人自幼感染此病,体内有免疫力。即使在赤壁一带再感染,也不至于急性发作,因而影响战斗力并不严重,这可以从江苏昆山的血防史中得到证明。该地区条条河浜有钉螺,家家户户有病人,但每年发生急性感染的只有几十人。二是地理环境不同,血吸虫病流行程度也不同。吴军当时驻扎在蒲圻县,比起曹军驻扎的洪湖县来。血吸虫病流行程度要轻得多。从这两个县的血防资料分析,洪湖县比蒲圻县钉螺面积多3倍多,病人多5倍多。蒲圻县沿长江有赤壁山、南屏山和金鸾山,江滩面积小,因而钉螺面积也小。军队驻扎山上,感染血吸虫病机会就明显减少。相反江北有大面积的江滩、湖滩,没有山丘,钉螺面积大,染病机会就多。
五、从“瘟疫”发病季节来分析,也可说明流行的是血吸虫病。曹军南下已到秋季。是感染血吸虫病季节。感染上此病后要相隔1~2个月才发病。急性发作,高热不退可延续2~3个月。甚至半年之久。因此到隆冬季节,正是危害最甚之时。重者纷纷死亡,活着的人也是骨瘦如柴,腹大如鼓,失去了战斗力。于是军心大乱,不战自退。这就是五万吴军能在一夜之间战胜十五、六万曹军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