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鸿启
“人见白发愁,我见白发喜。父母生我时,唯恐不及此。”
这首诗概括了悲老意识与乐老意识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和心态。宛如同一个哀婉奋进的旋律,在中国老年族群中回荡往复。并不断奏出新意。从“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往古哀叹到“七十还是小弟弟”,发我“黄昏颂”的老龄心声,令人甫然起敬。
老年,虽然是人“生长壮老已”的一个阶段,却是人的第二人生,即身体、心理和个体所处的具体环境都发生着重要变化。如果疏忽大意,举措失当,以致人的正常老化受到干扰。或畸变或加速老化进程,都将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发生直接的影响,甚者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由“老”到“已”这段路程,很值得前瞻,把这段人生路走好!
国外老年学家根据疾病、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体正常老化规律(理论寿命)的研究,提出“成功的老化适应模式”的概念,这对于正确引导老年人在心理上安度自己的幸福晚年。是很具参考价值的。
希望休闲。内心有种已经完成了自己事业感的满足。持这种精神状态的老人,有种“事成心了”的心境。他们仰俯都感到“我”此生没自让父母疼爱养育;而今,含饴弄孙,心闲身安,做烟霞泉石的主人,爱我所好,乐我所趣,天天顺畅地过活,感到全身心通泰——幸福。看!这种愉悦的晚景能不使机体老化放慢脚步,引健康长寿驻足吗?
这是成功的老化适应模式的最佳型。
希望在老年岁月里再从事一些事业或某些有意义的活动,办力所能及的“事”,尽健康许可的“功”,这当然无不可;且对己、对社会两利。凡有此条件的,不妨去做晚年的奉献。但切忌“拼老”求“心足”,应该坦然无愧地看待自己,珍惜、享受那平凡而实在的人生!平凡与不平凡,只能说它们表现不同,而很难评定优劣。乐老意识的有无强弱,并不是以拥有更多为度,而是懂得享受自己已经拥有的。须知:无形的财富比有形的财富更重要。
有两种模式值得注意,一是缺乏完成晚年生活的能力和信心。如果由于缺乏“晚年生活的能力”才没有“决心”,确实是个实际问题,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困扰。好在我们的国家、社会,老人福利事业日趋完善,如修建老人公寓,将退休金集中使用,统筹管理等等。以切实解决老人的晚年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当然。老年人也要从容和理智地对待这方面的问题。
二是对过去的生活有挫折感和厌恶感。人生一世,生计羁绊,忧患何可免?相反,这本来都是人生课题中应有之义,故古人有“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格言。如果无休止的心理负荷不断加重,枯寂、失望,甚至绝望时或袭来。忧令人老,不期自来。
老年了,本应对人世看得更清楚了,忧也如此,喜也如此,恩怨得失该化解了。正如苏东坡在《定风波》中感悟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种“乐忧两忘”的心境,使他对一切逍遥自得,安之若素。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令人所忧所喜所厌的一切外在条件都不复存在了,只要内心能有安然处世的修养,那么荣辱毁誉就只能夺其外而不能乱其中了。调整自我,扩张自我,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最大限度的加强,以抵抗外界的一切侵扰,是强化乐老意识的良方。
不能乐老的人,心无宁日。中医养生理论说:“心不宁则意不守,意不守则神不安,神不安则气散,气散则百病生。”能医治悲老的,世无它方,唯“心药”而已。
人的生命来之不易。活到老就更不易。“明知忧思伤人。却仍怀忧不减”,这不是珍惜奋斗一生才获得的白发身。愿所有的老人,为自己活到老高兴。这才是人生中最扎实、最醇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