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台
道书记载了一则古代神仙服食的故事:一官员到山里去视察,见路旁有一少女,用鞭子责打一老太婆,老太婆绝无怨盲,只是点头称是。此官员认为少年打老年有伤风化,便上前问话,一问,非常惊讶:那少女说,她是这被打者的母亲。今年已二百多岁,被打者是她的女儿,今年八十有余,因为不听家教,所以责打。问她为何二百多岁仍如此青春年少,她回答:她每天吃枸杞,春天吃嫩芽,夏天吃茎,秋天吃果,冬天吃根皮,如此吃了两百多年,翻山越岭,健步如飞,比猿猴还轻捷。她的这个女儿不肯坚持每天吃枸杞。所以身重体衰,刚才责打,就是为了这件事。这当然是夸大其辞的神话,但是枸杞作为养生良物,是不可否认的,历来受到中医中药界的重视。
(神农本草经)列枸杞为上品:“枸杞,味甘,主热中,消渴,周痹。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一名杞根,一名地骨,一名枸忌。一名地辅。生平泽。”
枸杞生平常田野山泽,丘陵阪岸,处处有之。春日生苗,叶如石榴叶而软薄堪食。俗呼为甜菜。其茎高3~5尺,丛生。六月七日生小红紫花。结红实,形微长如枣核。其根名地骨。枸杞年岁久者,其茎少刺,高大成树,结实甜美。尤其以甘肃、宁夏一带产者为佳:“其子圆如樱桃,暴干紧小少核,干亦红润甘美,昧如葡萄,可作果食,异于他处。久食耐寒暑”“强阴、利大小肠…‘补精气不足,易颜色。变白,明日安神,令人长寿。”构杞子作食品多用作这几方面:一、泡酒饮;二、做菜时作配料;三、作水果吃;四、做面点馅心配料。枸杞子作菜点,是闽粤养生食疗的一大特色。枸杞根皮叫地骨,以其根皮细剀碎屑,拌面煮熟食用,解骨蒸肌热,消渴,凉血,补正气,去下焦肝肾虚热。
江淮人爱以枸杞叶茎作菜吃。枸杞叶苗除烦益志,补五劳七伤,壮心气,去皮肤骨节间风,消热毒,散疮肿。和羊肉作羹,益人,除风明目。作饮料代茶,止渴,消烦热,益阳事,解百毒。汁注目中。去风障赤膜昏痛。
我国人食枸杞,久有传统。《诗经·小雅》有多处言杞。如:“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南山有杞”、“薄言采杞,于彼新田”即是。这说明杞在那时已是受到普遍欢迎的美食了。
我国食枸杞者面很广,东西南北,四方皆食。山东人吃枸杞:“蓬莱县南丘多枸杞,高者一二丈,其根盘结甚固。其乡人多寿考。”镇江人信枸杞:“润州开元寺大井傍生枸杞。岁久,土人目为枸杞井云,饮其水。甚益人也。”今扬州文化宫东侧尚有一株数百年枸杞,亦生井旁,干高,子肥大,为居民所珍。中州河南开封有“枸杞,根如犬大。”四川有人以采卖枸杞为职业至于西北,像甘肃、宁夏、陕西更不在话下。其共同特点都是为了获得“上寿”,把枸杞同不老长生联系起来。不仅直接吃枸杞,而且用枸杞子酿酒,用枸杞子熬膏子吃。更有甚者,千百年来,古人一直强调用枸杞叶熬汤洗澡,正月一日,二月二日,三月三日,四月四日。以至十二月十二日。皆用枸杞叶煎汤洗澡,令人光泽。百病不生。《法天生意》一书,也有类似的内容。《红楼梦》亦载有枸杞一味。
嫩枸杞头一般有两种吃法:一是焯水后,拌调味麻酱油之类,作下饭下粥的小菜吃,是凉拌小碟;一是入油铝炒食,是热菜。炒枸杞头,可以独炒,也可以配春笋丝或五香豆腐干丝炒。欲荤素搭配。可配炒肉丝。
取三月嫩枸杞头、连茎,洗净,用麻油,烧至五成热,下锅炒,至色变,加少许盐、糖,再略炒,既装盘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