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阿斗·朋友

1994-07-15 05:30
读书 1994年3期
关键词:阿斗人师前辈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当年办杂志的看家本领之一,是善于同读者交朋友。吾辈其生也晚,当年的盛况是见不到了,但是读读邹韬奋先生亲自执笔的“生活信箱”,听听前辈讲当年的故事,犹可得其仿佛。这种态度,这种精神,以及因而产生的作用,今天还很需要——但实际上还很少。

五六十年代编杂志,用不到这些办法,因为那时编辑是代表“组织”的,是负责教育群众的。到了“文革”,是为极点。八、九十年代编杂志,当年“为人师”的办法并未全失效,却又加一新法:把读者当上帝。中国人从来善骗神明,爱哄上帝。只要上帝开心,肯化几元钱买本刊物或书,让它继续问世,大家就都高兴。顾客既是不时上当的至尊的上帝,又是愿意受教的无知的阿斗,是为上策。

办《读书》时,我辈的老师之一,是陈翰伯先生。先生不幸谢世,但办《读书》时的种种主张,言犹在耳。他的一个主张便是要把读者当作朋友。设栏、约稿、为文、编集,事事都把读者当作平等的知心朋友看待。既不要居高临下,又不是心存欺哄。想起陈先生的教言,编了个《说<读书>》栏,居然颇为热闹。前辈风范,偶得皮毛,亦有效益,快何如之!

《读书》的作者与读者之间,往往并无界限。请读者说话,也就找到了一些相当高明的作者。《说<读书>》还得办下去,朋友也想交得更多,更贴心。希望读者再予支持,更多来稿。

编辑室日志

猜你喜欢
阿斗人师前辈
前后辈文化,韩国人的处世之道
能赢吗
游白帝城有感
加强师德建设,锻造“经师”兼“人师”
阿斗“乐不思蜀”?原来心中自有计量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机制构建新视角探究
听于漪老师讲如何做“人师”
我心中的阿斗
扶不起的阿斗其实是三国最优秀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