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可
作为“一部全面论述一位特殊作家在二十世纪中国日益增涨的政治热潮的影响下成长历程”的专著,《丁玲的小说》一书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立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客观实际和不以个人主观意志而改变的历史规定性(不管这多么让人遗憾),紧扣丁玲的文学创作与二十世纪中国急骤变化着的政治风云之间的关系,“从研究她的作品本身开始”,整体性地考察了体现在丁玲小说叙述方式嬗变中作者思想意识的转化及其意义,由此透视出丁玲小说的艺术构成与二十世纪中国社会意识形态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作者现任教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多次来到中国,与丁玲有过几次不同寻常的接触,通过对丁玲作品的长期研究和她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作者不仅感受到丁玲这位苦难中幸存的作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同时,她更真切地体会到,在文学与政治始终同命运的中国,丁玲个人的写作命运,实际上就是二十世纪中国政治激流中整个文学的命运。在这一境况中,丁玲的写作是艰难但却饶有意义的,这一意义就在于她通过自己既充满激情又富于艺术独创性的写作,显示出那种被称为革命现实主义的文学在二十世纪中国的独特价值。在本书中,丁玲的写作活动被处理成了一个隐喻,这一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包含着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纷纷投身革命这独特政治事件的隐秘动机及其意义。一方面他们不得不接受了主流意识形态对文学的种种限定,另一方面则又在意识形态的制约中寻找文学价值尽可能独立存在的可能性。这因为中国现代作家所处的这种复杂写作境状,“便引起了意识形态作用与创作实践对它反应这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作家在处理这些紧张关系时所达到的各种不同或程度不等的成功或失败,是丁玲的创作具有如此重要性和复杂性的原因。”
考虑到政治的因素在丁玲生活和创作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及其客观存在的不容忽视的影响,作者以对其小说的叙述方式的分析入手,将丁玲的小说创作分成几个阶段,并从中提取一个有代表性的问题来加以剖析,如针对丁玲创作之初的个性主义时期,分析其主观性手法的运用,借助对叙述者与人物之间关系的新颖探讨,发掘出丁玲思想中日益增长的政治性因素;在分析丁玲成为左翼作家以后的小说创作时,则侧重其小说政治性隐喻与社会背景的关系及其所发生的作用等问题的研究等等,透过这些研究,作者发现,在丁玲创作的“大约四分之一的小说作品中,作家不是以中心人物的身份出现就是以重要人物的身份出现”,而这些“作家”作为小说的一个重要的叙述者,其功能是随着时间或政治环境的推移而不断减弱的。在作者看来,这种写作者话语权的不断萎缩乃至于丧失,暗示了文学在政治压力下日益恶化的艰难处境,而丁玲坚持从这一角来探讨“文学本身及其写作的意义”的行为,则可以视为中国文学走向觉醒的一个开端,正因为如此,梅仪慈认为:“象条隐线一样贯穿于丁玲的小说也贯穿本书中的是我们可以称之为‘文学之命运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作者既为我们展示了丁玲思想观念在与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和谐与冲突的双重变奏中所表现出来的清晰轨迹,同时又对丁玲在其艺术个性的成长历程中,就文学表现手法和技巧所做的积极探索予以充分的肯定,认为这是文学在追随与回应政治需要过程中应有的态度:她指出,在“文学只能如此”的历史语境之中,丁玲的选择有助于我们从积极的方面来回答“作家的使命、文学的功能以及在一个政治风云急遽变化的世界里文学能否有希望继续幸存”的重大问题。
很显然,作者在这里研究的虽然是丁玲个人的创作,但她实际上却触及到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使命、文学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多边关系等一系列尖锐的、带有普遍性的话题,这使得《丁玲的小说》一书成为她对中国二十世纪文学进行总体研究的良好起点。
(《丁玲的小说》,梅仪慈著,厦门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十一月版,3.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