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 庐
读“说《读书》”,每有爱而苛之者,相信爱护此刊者即“吾道不孤”的同志不在区区。就一般语文、校对而言,《读书》之错讹每期在在。错在它刊,存而不论,错在《读书》,难禁不忍之言。如第二期第78页,阳具为“阳县”;第三期第77页,陆龟豪《野庙碑》作“陆游在《野庙记》中”,第152页,赵家璧为“赵家壁”,第155页,抛开为“刨开”;第四期第3页,“一些位作者”、“过气文人”,第11页,“觉其有的凸峭峻拔之感”,均疑有误;第31页,柳治征为“柳治征”;第40页,“只念直到今天”;第121页,台湾评论家为“评论字”;第一期第91页,两处《雨僧日记》刊为“两僧日记”,等等。还有“张君励”,曾有研究生起而论道:非君劢而君励。驳之,不服,示以各类著作乃至《读书》,“三人成虎”,唯有瞠目以对。按常理言之电脑取代人工排版是出版进步,但揆以实效,“不免”者有甚往昔,愿《读书》这一“后刊物”于此不为人“后”。
(本刊错字忒多,实深歉疚。这里所指出者,多为我们作业未精之故。唯“一些位”、“过气”两词似尚可用,究竟如何,亦未可必,乞指正。——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