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识别孩子得了多动症等3篇

1993-12-30 09:52
祝您健康 1993年4期
关键词:多动症注意力患儿

张 骠

儿童多动症是1854年由德国医生Hoffman首先提出的。100多年来,国际上对有类似症状表现的病症曾提出“轻微脑功能障碍”、“轻微脑损伤”和“注意障碍性疾病”等多种病名,但儿童多动症仍是目前最为流行和通俗的叫法。据文献报道,儿童患病率高达1.5~10%,男孩多于女孩,男:女≈9:1。本病虽在儿童期颇为常见,但从国内情况来看,近10年来已有被诊断过滥的趋势。不少家长与老师对平素喜爱活动、较为顽皮或不大遵守纪律的孩子动辄冠以“多动症”的帽子,这不但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而且对儿童精神情绪和行为方式的健康发育也有不良影响。因此,正确识别儿童多动症非常必要。

儿童多动症的主要表现与特点

患儿最突出的特点是注意力障碍,表现为不能将注意力集中于一定的场合或事物,尤其缺乏选择性集中注意能力,对任何正在进行的事情极易受外界环境干扰而常常半途而废,有始无终,学龄儿童常因此而学习成绩逐渐下降。即使是对于喜爱的娱乐活动或游戏,如看电视、打游戏机和下棋等,他们也往往难于集中注意力,坚持到底。其次,患儿常常有情绪障碍,表现为任性冲动,做事凭兴趣,缺乏毅力与恒心,稍受挫折就易激怒、发脾气,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第三,患儿大多从婴儿期始就好骚扰、多动,稍长大后爱从事攀高、追赶等带有冒险性的活动。部分患儿还会有不时眨眼、歪头、抽吸鼻涕、咬指甲、耸肩等不良习惯性动作,或表现为精细活动笨拙,如系鞋带不灵,翻掌、对指活动不灵等。

易和多动症混淆的几种情况

1正常儿童活动过度:这类儿童往往生性好动,与小伙伴嬉戏时喧闹活跃,喜爱运动,但上课时能集中思想听讲,遵守纪律,在看电视、听故事时能专心致志,表现出较好的自控力,而且这类儿童的活动与年龄、场所有关,活动内容可以理解。而多动症患儿的好动则行为唐突、冲动、冒失。总之,两者的活动过多不仅有量的不同,更重要的是有质的差异。

2精神发育迟缓:这类患儿不但有多动、易激惹等行为与情绪障碍,而且智力明显低下,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差。多动症患儿虽好动不宁,成绩可因学习不专心、欠认真而下降,但随着注意力的改善,学习成绩较易逐渐进步,且智商也与正常儿童无明显差别,可资鉴别。

3多动——秽语综合征:这类患儿表现为一种完全不能自主的手足、头面和躯干不规则的发作性抽动,不受意识控制,是一种没有任何目的和效率的抽动,常伴有不自主的骂脏话、吼叫、模仿语言和动作等,这与多动症患儿的顽皮、恶作剧和好动任性等完全不同,不难鉴别。

4儿童品行不良。这类儿童虽也有多动、顽皮、注意力不集中和学习成绩不佳等症状,但其更为突出的表现是说谎、偷窃等品行方面的问题,且对精神兴奋剂治疗也无效果,其治疗关键在于家长、学校和社会合心协力,共同加强孩子的思想品质教育。

此外,易与多动症混淆的病症还有儿童精神分裂症、小舞蹈病等。

儿童多动症诊断过滥的危害

首先,这会给一些正常儿童及其家长增添不必要的思想负担与精神上的烦恼,给孩子的心理上留下阴影,影响他们心理、行为和性格的正常发育,甚至会使一些家长焦虑不安、忧心忡忡,带着孩子多方求治,不但浪费了时间与精力,也影响了孩子的生活与学习。

其次,致使正常儿童不必要地接受中西药物治疗,带来一些副作用,如多动症的常用药物利他林等精神兴奋剂可造成食欲减退、头痛失眠、恶心呕吐、皮疹心慌等不良反应,久服还会影响儿童发育。

再则,滥用多动症诊断可能误诊了其它一些严重的儿童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早期精神发育迟缓等,往往因误治或错过了最佳治疗、纠正时期而贻害终生。

综上所述,家长与老师了解一些有关儿童多动症的主要表现与诊断的常识,对于患儿得到早期正确诊断与合理治疗是很有好处的。

儿童多动症的家庭矫治张骠

一、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为人父母要互敬互爱,相互关心,事业上应积极进取,生活上安排井井有条,力图形成一种安静祥和而又不乏生气的家庭气氛,这对改变患儿情绪不稳的性格特征,完善与健全孩子的心理素质均有很大益处。

二、合理的教育与诱导:对孩子要予以充分的同情与热情的关怀,对其不良行为进行教育时要有耐心,采取有的放矢的教育和诱导方法。对稍大一些的孩子应向其讲清楚多动症的性质与影响,共同分析和寻找致病诱因,帮助孩子增强战胜疾病、克服不良习惯的信心,切忌采取粗暴、简单的训斥式教育方法或冷淡与歧视等错误态度。

兰、矫治目标要现实,并分阶段实施:对孩子的教育与矫治应循序渐进,目标要明确、简单与现实。实施中不要操之过急,也不要制定过多的清规戒律,因为多动症患儿比一般儿童更难以接受过于繁琐的教条。家长只宜要求他们的行为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不应奢望在短时间内就把他们教育、训练成乖静的孩子。

四、对安静行为及时予以鼓励:对这类孩子应逐步培养其静坐和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可从讲故事、看图书和看电视等较易引起兴趣的事情开始,避步延长其集中注意力和静坐的时间,但每次增加的内容不可太多、太杂,以免分心。对能静坐和集中注意力的表现和行为要及时表扬与鼓励,以利强化,反之则应及时提醒,耐心说服,以利纠正。

五、对过多精力予以正确引导:多动症患儿精力旺盛,好动难静,故可引导或带领他们去参加跑步、打球、游泳和爬山等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给其过剩的精力以“出路”,但对有危险的活动则应及时劝止。

六、使生活规律化;可为孩子制定一个每天的作息时间表并监督执行,养成按时起居的生活习惯,并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应迁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如让他看电视至很晚等。生活内容的规律化可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和专心致志的好习惯。

一般来说,对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多动症患儿的主要对策就是教育和行为治疗,仅有极少数病情较重、症状非常突出与顽固的病例才需配合少量药物治疗。总之,家长在患儿教育与矫治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中医治疗儿童多动症有良策张骠

儿童多动症的临床表现类似于中医“健忘”、“不寐”和“肝热”等病证。中医认为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病理是阴不足而阳有余。因此。在治疗本病时,中医强调以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为依据,着重调整患儿全身的阴阳失衡状态和脏腑功能。中医治疗本病多以滋阴潜阳、清心安神为主,一般可分四个证型诊治。

1肝肾阴亏型:症见神志涣散,多动多语,少寐易醒,五心烦热,兴趣多变。动作粗钝、笨拙,唇舌干红,脉细数。治宜滋肾柔肝、益阴潜阳,方可选知柏地黄汤、左归丸等。药物可用熟地黄9克,龟板9克,知母6克,黄柏6克,山茱萸6克,天冬9克,白芍9克,女贞子9克等。

2心肝火盛型:症见易怒好动,暴戾不驯,喜语不休,行为冲动,口渴喜饮,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治宜凉肝泻火,清心安神,方可选龙胆泻肝汤、守赤散和朱砂安神丸等。药物可用龙胆草3克,生地9克,川连3克。木通5克,朱茯神9克。钩藤6克,龙骨12克,牡蛎12克等。

3心脾两虚型:症见素体虚弱,面色少华,忽忽喜忘。精神不专,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支,易惊易倦,夜寐不酣,舌质淡苔少,脉细弱。治宜益气补血、养心安神,方可选养心汤、归脾汤等。药物可用黄芪12克,党参9克,当归9克,何首乌9克,黄精9克,五味子6克,柏子仁9克,浮小麦15克,大枣9克,炙甘草6克等。

4痰热内扰型:症见躁动不宁,反复无常。头昏胸闷,食欲不振,喉间痰鸣,小便黄浊,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宜清热化痰,安神定志,方可选黄连温胆汤、栀子豉汤等。药物可用川连3克,胆星5克,竹茹9克,瓜萎9克,川贝5克,远志5克。琥珀3克,山栀5克等。

此外,市面上出售的静灵口服液、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治疗本病疗效确实,服用方便,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应用。同时,中医还主张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注意饮食宜忌。即应多食清淡而富于营养的食品,忌食烧烤、辛辣食物或炒货等动火伤阴之品。食疗与药疗相结合的方法可提高疗效,亦是中医治疗本病的一大特色。

猜你喜欢
多动症注意力患儿
让注意力“飞”回来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多动症不一定是坏事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房子犯了多动症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白血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