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经国
一般细菌及其产生毒索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炎症状,而进食某些不新鲜的鱼,特别是青皮红肉鱼,如青鲇鱼,可发生一种与众不同的食物中毒,主要表现为血管痉挛引起的头痛,头晕、面部皮肤潮红有似酒醉状、眼白布满血丝,还可有胸闷气促、心跳加快、口干、口舌及面部皮肤发痒、麻胀,也可发生腹痛、水泻、恶心呕吐,有些过敏体质的人可以诱发哮喘、喉头水肿,甚至发生窒息而死亡。这种食物中毒与组织胺吸收蓄积中毒有关。青鲇鱼等青皮红肉鱼富含组氨酸,鱼不新鲜或腐败,沾染在鱼体上的某些细菌可使鱼体中组氨酸转为组织胺。正常人体内有一套完整的酶系统,可以使组织胺灭活,所以进食后不会发生蓄积中毒。有些人体内这种酶功能不健全,在大量进食这种含组织胺的鱼后就会发生组织胺过量中毒。据调查,平时吃海鱼少的内地居民在迁居沿海地区后,进食海鱼时尤易发生反应。有过敏体质者,进食青鲇鱼,尤其是不新鲜的鱼后反应特别严重。服用异烟肼的结核病人,由于异烟肼对酶有抑制作用,食青鲇鱼后也易发生组织胺中毒。青鲇鱼不新鲜,烹调方法不当,产生组织胺更多,即使正常人在大量进食后,由于超出酶处理组织胺的能力,也可发生蓄积中毒。吃鱼时饮酒,可以增加组织胺吸收,酒与组织胺协同扩张血管,刺激心脏、胃肠道,可以加重反应。
为避免发生组织胺蓄积中毒,有过敏体质者、服用异烟肼的结核病人必须忌食或慎食青鲇鱼。一定要选购新鲜鱼,烹调前应去除头、腮、内脏,洗净。如果清蒸,宜烹调前再加盐,不要先腌制,因为可使组氨酸脱羧变为组织胺的细菌在盐的环境下生长繁殖更快。组织胺在酸性环境下易破坏,烹调时加山楂、醋可降低组织胺含量。青鲇鱼在5~37℃时最易形成组织胺,所以新鲜鱼买来后应立即加工烹调,不要在室温下久放,如暂时不烹调,宜放在冰箱内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