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兽之情

1990-08-28 03:47陈慕德
中国青年 1990年10期
关键词:长鼻禽兽乌鸦

陈慕德

在爱情上,人们对一些朝秦暮楚的人,常斥之为“禽兽”。其实,忠于爱情的鸟类就不少。在青海湖的鸟岛上,有些失去伴侣的斑头雁,就不再“婚娶”。当雁群迁徙时,它在前面作“领航员”,遇年轻的双雁相偎入睡时,孤雁又在一旁站岗放哨。由于这种舍己为群的精神,它被人们赞为“贞洁之鸟”。

有个养鸟的人,故意将笼养的一对红嘴相思鸟放走一只。留下的那一只就会往外撞,等无计可施,就在笼中不吃不睡;而放走的呢?它先是庆幸自己的获得自由,便振翅高飞,放声欢歌。等激情过去后,发觉伴侣尚在笼中受困,就立即飞回,自愿立在笼旁,等主人将它放入笼之后,两鸟犹如一对久别重逢的恋人,彼此贴脸相亲,反而显得格外亲切。

俗话说:“喜怒哀乐,乃人之常情。”至于禽兽是否也有这种“常情”呢?爱幼,这是许多动物的本性。如家燕是晚成鸟,育雏就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刚孵出的雏燕,光裸着身体,又闭着眼睛,却一天到晚张着黄口大嘴,“啾啾”地叫着,专想讨吃的。这时,每对亲燕要工作15个小时以上,得捕600多只昆虫,才能满足一家的口粮。怪不得唐代诗人白居易赞燕子是“须臾千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大象爱仔,显得格外动人。淘气的幼象,不仅受到象妈妈的疼爱,还赢得许多象阿姨的关心。它们常像保姆似的守在一旁,还不时用鼻子去抚摸这些小家伙;一遇敌情,会奋不顾身去保护它们。这些幼象也很顽皮,终日喜欢在象群中转悠,不管是妈妈,还是阿姨,往往见奶就吮,过着“有奶便是娘”的快乐生活。当小家伙们见到爷爷来了,便都把长鼻朝天,跑到象爷爷的跟前去问好,而象爷爷也会用长鼻来抚摸小象,现出一幅天伦之乐的图景。

喜鹊和乌鸦,都是鸟类之中懂得尊老的模范。它们找到食物的时候,就会大声欢叫,唤长辈先来享受。等老鸟吃过,飞往高处站岗放哨,它们才会安心地去进餐。据说寒鸦还有反哺的美德,当年老的母鸦不能出去找食物时,做子女的会给鸟妈妈带回许多可口的食物,因此赢得一个“慈鸟”的美名。

狼虽凶狠,却是孝顺母亲的典范。当母狼第二次分娩时,已经成年的狼子,都会送食物到母亲身边去,好帮着抚养刚断了乳的弟妹们。

鸟类也有感恩图报的行为。据说有个猎人养了一只乌鸦和一条狗。一次,狗救了受伤的乌鸦。不久,狗却不见了,而乌鸦又一反常态,曾多次从主人家里叼走了肉。这是什么原因呢?主人跟踪着乌鸦去看究竟,才发现狗跌进在枯井里,全靠乌鸦的空投食物,狗才得以活命。

生活在非洲多哥的“礼鸟”,长着一身翠绿的羽毛,不仅外表讨人喜欢,而且还懂得与人“礼尚往来”,要是谁肯善意地款待它,给它一些好吃的,它会常到你家来作客,还会顺便给你衔来一束芬芳扑鼻的山花,或是叼来一串香甜可口的野果。

大象的心地很狭窄,一旦受了欺侮,总想伺机进行报报复。据说印度有只大象,曾把长鼻伸进一家裁缝店的窗子里去——这是它用来表示友好的举动。谁知主人却用缝衣针来刺它的鼻子。等过了几个月,这大象就吸满一鼻子的脏水,朝着裁缝师傅猛喷过去,使他成了一个落汤鸡。

鸟兽死了亲属,也跟人一样会显出一副十分悲切的样子。有人在深山里,见一队排成弧形的鸦群,中间躺着一只死鸦,旁边站着一只“呱呱”叫的乌鸦,好像正在读“悼词”。等它叫毕,就有两只乌鸦去将死鸦衔抬到附近的水塘里。这时,群鸦飞临上空,向着死鸦盘旋哀鸣,算是向遗体作告别。

海南省南陵县的花果山中,有人碰到一起猕猴送葬的场面。见几只猴子抬着一只死猴,后面跟着一群哭得悲悲切切的小猴。在掩埋时,大概还想看到一点亲属的遗容,就特为留出一条尾巴在外面。当风吹动尾巴时,小猴就一齐欢呼起来,以为是亲“人”活转来了,便七手八脚,急忙扒开覆土,快乐得对遗体又摸又亲。直到看清没有一点复活的反应,只好重新掩埋。如此反复多次,觉得毫无希望了,才会含悲离去。

猜你喜欢
长鼻禽兽乌鸦
邂逅热带雨林“长鼻王”
趣话“衣冠禽兽”
我爱长鼻鸭
小乌鸦
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
乌鸦喝水后传
长鼻狗和老狼的故事
衣冠“禽兽”
乌鸦搬家
《亲爱的死鬼》——一帮禽兽全死在书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