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孙中山、毛泽东、鲁迅、陶行知、巴金、丁玲、林巧稚、珍妮·古多尔

1990-08-28 03:47
中国青年 1990年3期
关键词:黑猩猩陶行知

列宁:我的帆永不弯折

1887年5月28日,列宁21岁的哥哥亚历山大因刺杀沙皇遇害,这极大地启发、激励、坚定了列宁把投身推翻沙皇黑暗统治的革命作为终生选择的信念。

同年8月,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他之所以选择法律专业,一方面是因为法律系是当时喀山大学唯一研究社会经济、政治问题的系,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司法活动将对自己未来的革命活动起到一种合法的掩护作用。他说:“现在这样的时代必须研究法学和政治经济学。在别的时代,也许我就选择别的学科了。”

不久,列宁因积极参加学生的革命活动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和同志们讨论今后出路时说:“今后在我面前只有一条道路——为革命事业而奋斗。”当时年仅18岁的列宁就这样经受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革命洗礼,从此把自己的全部生命与反对沙皇独裁专制制度、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压迫、解放劳苦大众的事业紧密结合到了一起。

后来,列宁被放逐到喀山市界。这期间,他因为有了奋斗目标而更加刻苦学习。他按照大学法律系的教学大纲,顽强地进行自学,同时广泛涉猎,深入钻研了马克思的《资本论》、俄国伟大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等著作。

1891年,经过反复要求和多方面争取,列宁终于被允许以校外生资格在彼得堡大学法律系应试,结果他以全部考试科目的最高分数获得了优等毕业证书。此后,他开始在萨马拉地方法院担任律师助理,一面进行秘密革命活动,一面忠实地充当贫苦农民的法律辩护人。

1893年秋,列宁开始在彼得堡进行革命活动。他除印传单、做演说、写文章外,还经常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去进行政治鼓动。他在工厂车间或工人宿舍向工人们讲解《资本论》,为他们指出受剥削、压迫的根源,鼓励他们起来为自己的解放而斗争。他常和工人们高唱一首《船夫》歌,歌词是:

滚滚浪涛,只送意志坚强的人到达那方!……兄弟们,勇敢些,乘风破浪,我的帆永不弯折,无比坚强。

孙中山:非革命不能救中国

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诞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由于‘生而为贫困农家子”,孙中山从8岁起就参加农业劳动,对农民的痛苦境遇有切身体验。旧中国农村的悲惨生活和贪官污吏欺压人民的种种黑暗现象以及落后的传统习俗,使少年孙中山产生了怀疑和不满。

12岁那年,孙中山随母亲到檀香山投靠哥哥生活。起初在哥哥开设的商店学珠算、记帐,后进基督教会办的中学读书。海外5年生活开阔了孙中山的眼界,丰富了他的民主思想和近代科学文化知识。他将国内外情况加以对照,产生了改造祖国的强烈愿望。

回国后,孙中山一面帮助家庭干些农活,自修语文,从事体育锻炼,一面在村民中大力宣传社会改革的必要,抨击腐败的中国政治和落后的社会习俗,因此遭到豪绅地主的攻击,17岁即被迫离家去香港。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我国军队大败法军,然而清政府却与敌人签订了卖国的《中法新约》。孙中山对此深感悲愤,更加增强了变革现状的思想。

孙中山决定从学医入手进行救国活动。1887年,他进香港西医书院,1892年,以全校之冠的优异成绩毕业。学习期间,他非常关心政治,常对同学抒发爱国情怀,表达革新政治的抱负。他很钦佩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以洪秀全第二自命”。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的惨败使孙中山认识到,只有革命才是解救中国的唯一出路。同年11月24日,孙中山与20多位爱国华侨聚集在檀香山,成立了救国团体兴中会。

兴中会成立后,孙中山亲身来到香港组织推翻清政府的武装起义。起义因事机不密而失败。清政府大肆屠杀革命党人,并悬赏“通缉孙文”。孙中山遂亡命日本。此后数年间,孙中山风尘仆仆,远涉重洋,奔走呼号于亚、欧、美洲等地,宣传“非革命不能救国”的道理,发动组织海外侨胞捐助钱物支持革命。

1905年8月20日,在孙中山的倡议下,统一的革命组织同盟会在东京赤坂成立,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里,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有了中流砥柱。

毛泽东:到实践中探寻真理

毛泽东在学生时代就特别注重深入社会实践。1913年初,20岁的毛泽东在经历了6年私塾、3年务农、半年当兵、半年自学的复杂生活后,带着对祖国、民族前途的忧虑与思考,在湖南第一师范度过了5年半的时光。他非常好学,而且讲究实践,不但善于读“死”书,还善于读“活”书,读社会这本书。1916年夏天,他利用暑假,邀同窗好友蔡和森,一把雨伞,一条毛巾,一双草鞋,徒步游历了浏阳、湘阴、岳阳几县,历时一个多月。途中,他们风餐露宿,与农民交谈、劳动,了解地主的剥削和贫农的痛苦。毛泽东将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写成文章寄湖南《通俗日报》,用深刻又流畅的文笔揭露社会中的丑恶现象。对中国农村的实地考察,更坚定了他改造中国社会的信念。

他十分注意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办事能力。从1915年起直到1918年毕业止,他一直担任校学友会(原名“学生自治会”)的领导工作,或作文牍,或作总务(即总干事),并兼教育研究部部长。在任学友会总务时,学友会工作开展得非常活跃,经常召开成绩展览会、体育运动会、自由演讲辩论会以及各种专门问题的学术研究会,引导学生刻苦钻研学问和锻炼体魄,做到强毅有为,任重致远。学友会的工作,使他组织群众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毛泽东一贯同情和热爱劳动者,痛恨工农不能求学的不合理现象。1917年,他满腔热情主办工人夜校,亲自教课,担任“管理”,筹划有关办学的大小事宜。通过办夜校,他取得了联系工人的初步经验,同工人阶级建立了最初的感情。

1918年4月,他和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正式成立了对湖南以及整个中国的命运影响很大的革命团体——新民学会。1918年6月,他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受十月革命的影响,“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成为那时许多青年向往的事情。毛泽东在湖南发起了留法勤工俭学活动,为中国革命准备了一批干部。但他觉得中国有许多事情需要深入的研究、调查,因此决定自己不出国,留在国内从中国现实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

一个革命者被满清政府绑赴刑场斩首示众了,他的鲜血又被蘸在馒头上拿去当作治病的药卖钱。观看他临刑的是老百姓,吞食那涂满他的鲜血的馒头的,也是老百姓。

凡是读过鲁迅的短篇小说《药》的人,都会记得这个故事。小说里写的人物是虚构的,但鲁迅在现实生活中的确经历了这样的惊心动魄的事实。

那是1904年,他进入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医学科求学。教师使用幻灯机放映细菌形态进行直观教学后,放映风景或时事画片给学生看。有一回,画面上出现了一群中国人,一人被绑在中间,其余人分立左右,据解说,绑着的那个中国人是替俄国刺探日本的军事情报而正要被斩首示众,那分立两旁的看客都是中国人。看到这里教室中发出了“万岁”的欢呼声。这使鲁迅大为震惊。他原以为学得医术可以治病救人,可以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这时醒悟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十分健全,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首要的是要改变他们的精神,而最好的途径当从文艺入手。于是他毅然放弃了学医的计划,而从事于文学运动的提倡和写作了。

鲁迅的人生道路发生这样巨大的转折决不是偶然的。他在来日本求学之前早已从现实生活中痛切感到祖国的贫弱和落后,形成了反抗满清政府腐败统治的思想,向往维新富强之路。刚到日本时他勇敢地割掉了头上的辫子,并赋诗明志:“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以这种对于祖国的坚定不渝的爱,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及反帝反封建的一系列斗争,和人民大众紧密地站在一起,从爱国主义、民主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战士,以他一支如椽大笔成就了辉煌的事业。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称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其作品是中华民族极其丰富极其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陶行知青少年时期曾进基督教会办的学校,1914年赴美留学。1917年夏获哥伦比亚大学授予的政治学硕士和教育文监两个学位。同年秋,陶行知应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之聘回到祖国。

教授的头衔、优裕的生活在等着他,然而,陶行知对这些不感兴趣,他是抱着改造中国教育的宏愿回来的。考察了中国的各级教育,针对教师只会捧着书本教学,要求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的现状,陶行知提出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尽管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青年教授陶行知决不后退。当年,五四运动掀起,在新浪潮冲击下,南京高师开设的各科,一律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后来,陶行知把“教学合一”的主张进一步发展为“教学做合一”。

1926年,陶行知筹备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即后来的晓庄学校。校址选在南京北郊劳山脚下一个原叫小庄的乡村。晓庄学校刚开办时一无所有,陶行知校长带领师生用自己的双手建设校园。一座座茅草屋建起来,研究室、图书馆、大礼堂等一应俱全。

晓庄学校师范部办有三所中心小学,校长教师由师范生轮流担任,这样做既锻炼了晓庄师范学生,又普及了一个地区的乡村小学教育。此外,师范部还办有几所中心幼稚园和乡村医院、民众学校,组织师范生轮流去讲时事,讲故事,进行群众教育。

晓庄师范从开办之日起,陶行知校长即支持学生参加政治活动。晓庄学校开学后不久,北伐军攻入南京,晓庄学校学生协助农民组织农民协会,开展打击封建地主的革命活动。1930年,晓庄学校学生参加了“四·五”反帝游行,学校因此被国民党政府强行封闭,陶行知也遭到通缉被迫流亡日本。

晓庄学校结合生产实际和社会实践进行教学,冲破了学校关门读书的旧教育传统,对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是一个巨大冲击。晓庄学校因而成为中国乡村师范教育的一盏明灯。

陶行知的一生,在教育思想上有创见,在办学上有贡献,培养了不少革命干部和教育工作者。他的一生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为人民民主革命和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巴金:走出深宅大院

一座前后五进的公馆,门深似海,墙高如城,架上是经史典籍,阶前是婢仆下人,往来有高官,相交无白丁。这样一个封建思想统治严密的仕宦之家,却出现了叛逆者——杰出作家巴金。

巴金家有一个轿夫,姓周,年老瘦弱,有悲惨的经历。他的妻子跟别人跑了,他的儿子当兵死在战场上,他孤零零地活在世上也只是痛苦地捱日子而已,但他保持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忠实地生活。他主张“火要空心,人要忠心”。这“忠心”并不是指奴隶般地服从主人,而是忠实地按照自己的信念生活下去。他向年幼的巴金,叙说了自己悲痛的经历,实际上教育巴金憎恨这个社会,树立正直的生活态度。

然而这样的启蒙教育在巴金的公馆里是随处可得的。他也曾傍着黯淡的灯光听衰老的仆人绝望地倾诉他们的悲哀以及没有希望只是忍受苦刑般地生活着的人的凄惨的故事,它们在他心上投下了阴影。他还亲眼看到周围发生的残酷的事实:一个仆人偷了字画被逐出门外做了乞丐,每逢过年过节偷偷地躲在门前石狮子旁边寻找机会央求从前的伙伴向旧主人讨一点赏钱,后来终于冻饿而死。一个老轿夫出去当了一家的仆人,被诬偷了主人的财物,在一个冬夜用裤带在门上自缢而亡。这使年幼的巴金“心里起了火一般的反抗的思想”,他发出誓言不要做少爷,“要做一个站在他们一边,帮助他们的人”。

而封建家庭的罪恶更使他触目惊心:势力代替了公道,许多可爱的年轻人的生命在虚伪的礼教的囚牢里挣扎、憔悴以至于毁灭,陈旧的观念和长辈的权威向着渴望发展的灵魂压下来,因而更加激起他的憎恨,并由憎恨封建家庭而憎恨社会制度的不合理。他期待着献出自己的一切以换取理想的新世界“跟着明天的太阳一同升起”。

他怀着理想走出了公馆的大门,几十年来不断接受人民的营养,写出了《家》、《爱情三部曲》、《寒夜》等辉煌的作品,以他的坚定的反封建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丁玲:永远替人做事

丁玲出身于世代簪缨的豪门望族,却毅然走上革命文学道路。还在家乡读书时,她就决心寻找“一条改革中国的路”,“要出人民于水火,济国家于贫困”。但和许多知识分子一样,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之前,她虽然抱有济世救国的雄心,却常常陷入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她的早期作品《莎菲女士的日记》就反映了这一点。当她结识了瞿秋白等早期共产党人并投身左翼文学运动后,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确立了自己的政治信仰,开始走出知识分子的小天地,把目光投向广阔的中国社会底层。她写的《田家冲》、《水》、《法网》、《一天》等作品,已将笔触伸向工农劳苦大众,并在现代文学史上较早地提出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的问题。1932年她加入共产党后,更是全身心地投入了斗争实践。1936年,丁玲奔赴陕北抗日根据地,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她在边区人民的生活中获得了全新的感情和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她讴歌党领导的抗战,讴歌边区人民火热的斗争和生活;她奔走在抗战前线,开展抗日宣传活动,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昨天文小姐,今日女将军”。解放战争时期,她到河北解放区参加土改,与农民朝夕相处的生活使她对人民有了更深厚的感情,对中国的社会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于是,在农家的土炕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诞生了。这部作品是她对赋予她美好感情的农民兄弟的最好报答。在1949年7月全国文艺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丁玲作了题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发言。建国后,“左”的路线使丁玲多次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她对党和人民忠贞不渝,不公正的待遇成为她进一步了解社会、接触群众的机会。她被错划为右派后,主动要求到北大荒下放。在北大荒的艰苦日子里,她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分战斗在生产第一线,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积累了更丰富的创作素材。后来她写的《杜晚香》等文章,就是取材于北大荒的普通劳动者。

丁玲一生充满坎坷,也充满了不倦的追求奋斗。她终始没有脱离人民,正像她自己说的:“我和劳动人民在一块儿的时候,我感到舒服、自由,我从他们那里发现美的东西更多,我关心的东西也和从前不一样了。”“我是人民的儿女,我永远替人民做事。”

林巧稚:职业型妇女

1901年12月23日,林巧稚诞生在浪花簇拥、绿树成荫的鼓浪屿。

美丽的小岛,孕育了巧稚一颗善良美丽的心灵。1929年,经过8年的发愤苦读,林巧稚以优异的成绩从亚洲第一流的医学院——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在校期间,她是公认的佼佼者,在淘汰率将近50%的激烈竞争中,她不但一路领先,还赢得了协和医学院授予毕业生的最高荣誉奖——文海奖。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就是这个前途似锦的林巧稚,却选择了不为同学们所看重,并被认为工作烦琐又缺少学问的妇产科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为什么呢?林巧稚说:每当她看到天真烂漫的孩子被病魔吞噬掉幼小的生命,就难以忍受感情上剧烈的刺激。她发现,许多儿童的疾病是来自于先天,是因为没有一个健康的母亲,所以,她把选择的目光投向了妇产科。

林巧稚工作刻苦勤奋,成绩卓著,多次获机会出国学习考察。有一次,当她如期回国后,一位亲人曾试探地问她:外国“怎么样?”巧稚明白问话的意思,说:“世界上有不少好地方,可是不论走到哪里,我都想咱们中国,特别是想咱们的厦门和鼓浪屿。‘月是故乡明嘛!”深沉的爱国之情溢于言表。

协和医院的条文里明确写着:愿做实习女医师、住院女医师者,请勿结婚;结婚的,本院概不录用。林巧稚明白,如果结婚,就会连一个普通住院医生都当不成,还谈得上什么事业!在学生时代,就有人追求过她,但巧稚常说:“我是个‘Pr0fessional(职业型)的妇女,我要搞事业,就必须把家庭‘giveup(放弃)。”她不是不喜欢孩子,她常常在婴儿室的小床边愣神,久久不忍离去。但一想到未来的事业、医院的规定,她还是克制了自己的感情,潜心在妇产科学的世界里寻找着幸福和欢乐。她虽是协和医科大的赫赫高材生,却从一个最一般的住院女医师开始干起,在产科病房,她像护士一样一夜一夜守护在产妇身边。一点一滴的辛劳与积累,使她很快晋升为总住院医师、副教授、教授。1941年,她被任命为协和医院有史以来第一位女妇产科主任。

林巧稚始终保持为病人献身的精神,她病逝的消息使无以数计的人思绪万千,热泪滚滚。50多年来,她不仅以高超的医术解除了广大妇女的病痛,亲手为世界迎来了千千万万个新生命,还以自己的渊博学识,高尚医德,培育了一大批杰出的医学人才,开创了现代中国的妇产科事业。

蔡希陶:与大自然血肉相联

“你——就是蔡希陶吗?”鲁迅上下打量着他,说:“我刚看了你的一篇小说,写得很有气派,没想到你是这么个小伙子!”是呵,命运之神差点让蔡希陶当上作家。但是,当他在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谋到一份工作,并听说我国丰富的植物标本不断被帝国主义列强掠夺时,痛心得再也坐不住了。他发誓:“我们得有志气,把中国植物学的事业担当起来!”

世界植物中,中国的最丰富。中国植物又数云南省最丰富。云南的大凉山一直是个空白点,那里是奴隶制度,黑彝奴隶主经常下山掳掠人去给他们当奴隶娃子,没有人敢进去。但越是空白点,越需要人进去。“我去!”——蔡希陶义无反顾。

野外调查,采集了1万多号标本。蔡希陶不觉已和大自然结下不解之缘,他吃野菜就能生活,山洞树林可以为家。他不仅和植物打交道,和动物、飞禽也取得了默契,他和整个大自然血肉相联了。

1955年春天,两位客人来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云南工作站打听蔡希陶,工作人员一看,竟是周总理和陈毅元帅,激动得鼓起掌来。他们报告中央领导:“蔡所长到西双版纳去了!”周总理很感动:“晤,到原始森林里去了。”开国以后,蔡希陶接受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祖国寻找橡胶树。因为国家迫切需要橡胶。他率领调查队,一路餐风饮露,着国境线上蒋军残匪袭击的危险,辗转于滇南各地,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瑞丽找到了两棵巴西三叶橡胶树。后来,一座芽接于实生苗的橡胶林在允景洪热带作物研究所的植物园中开始种植,很快成长繁茂起来。现在。中国已进入世界产胶国的前列。

蔡希陶为什么要离开昆明那银桦闪闪的美丽城市,抛弃舒适愉快的物质生活,跑到莽苍苍的原始森林去呢?再说,他找到的几十万号植物标本,足以满足他后半辈子的科学研究,何苦还继续跋涉呢?蔡希陶自有他的宏图大志。他始终牢记着周总理的指示:要把西双版纳森林里的野生之材,变为家生之材;要把无用之材,变为有用之材;要把外国之材,变为中国之材。蔡希陶以及他培养的学生经过几十年的刻苦研究,初步掌握了采取人工群落结构方式,进行合理开垦、充分改造和利用热带雨林的一系列有价值的科学规律。人类文明作为对抗的过程将转化为和谐的交响大乐,这是他的最终目标。

珍妮·古多尔:在非洲丛林中完成的壮举

许多专家曾断言,对野生黑猩猩的生活奥秘进行探索和研究简直是不可能的,因为黑猩猩居住在难以穿越的茂密森林中,研究者将遭遇各色各样的危险与困难。可是,就在60年代初期,从坦桑尼亚传来消息:有一位刚刚走出校门的英国姑娘,怀抱为科学事业献身的崇高理想,放弃了优越的工作,远离繁华的都市,只身进入非洲丛林与黑猩猩为伍。这位姑娘就是珍妮·古多尔。

“所有这一切,都要推到我那遥远的童年时代。”珍妮·古多尔说,“当我刚刚学会爬行的时候,动物就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曾钻进闷热的鸡窝一直呆了5个钟头,就是要看看母鸡究竟怎么下蛋的。8岁时,我第一次打定主意:一旦长大我就要去非洲,去和野生动物为伍。当我18岁中学毕业时,毫不惋惜地辞去了新闻电影制片厂里的工作。”

1960年,当立志研究人类近亲黑猩猩的珍妮·古多尔生平第一次进入她无限向往的非洲密林时,既为那壮观的原始景象所激动,又为无法接近黑猩猩而焦虑。最初,黑猩猩在500米开外见到她就逃跑了,或者在与她突然相遇时威吓她。热带丛林中的风餐露宿,毒蛇猛兽的袭击威胁,不习惯的气候,疟疾的折磨以及其它种种困难,都使她的工作变得极为艰难复杂,却又不能减弱她一丝一毫的工作热情。当她第一次在近距离内观察到黑猩猩的活动时,激动得“心脏几乎停止跳动”。从此,黑猩猩不仅是她的研究对象,还成为她朝夕与共的朋友。她的整个身心都贯注于野生黑猩猩行为的研究,以至从黑猩猩的音容笑貌,她能一个个分辨出它们;她了解每个黑猩猩在家庭和家族内的地位;她能准确地理解黑猩猩的每一种姿式和表情的含义。在她详实的观察成果中,有一个又一个和睦友爱的黑猩猩家庭,也有惊心动魄的黑猩猩之间以及黑猩猩与狒狒之间的争雄角斗;有小宝宝出生时黑猩猩家族内节日般的欢乐,也有幼仔不幸天亡时母亲的悲哀;有捕猎野兽的惊险场面,也有垂钓白蚁的引人图景……所有这一切,耗去了珍妮,古多尔整整11年的时间。她以宝贵的青春为代价,在动物研究史上第一次揭开了黑猩猩行为的奥秘,完成了这项许多专家虽梦寐以求却无法完成的科研壮举,填补了关于人类最接近的亲属的知识领域的空白。

猜你喜欢
黑猩猩陶行知
被隔离的黑猩猩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Tao Xingzhi — One of the Best Educationists 陶行知——最优秀的教育家之一
被隔离的黑猩猩
圈养黑猩猩行为研究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黑猩猩
倭黑猩猩也会出现老花眼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