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哲学笔记》新版介绍

1990-07-15 01:07顾锦屏
读书 1990年6期
关键词:唯心主义逻辑学费尔巴哈

顾锦屏

新版《哲学笔记》将收入《列宁全集》新版第五十五卷与读者见面。这些笔记反映了列宁在一八九五——一九一六年期间,主要是一九一四——一九一六年期间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作的创造性探索,凝聚了他的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这些笔记在列宁生前没有发表,一九三三年出版了俄文版单行本《哲学笔记》,并多次再版。一九五六年《哲学笔记》译成中文,后收入《列宁全集》中文版第三十八卷。新版《哲学笔记》是根据《列宁全集》俄文第五版第二十九卷编译的。新版增加了列宁对约·狄慈根《短篇哲学著作集》和尤·米·斯切克洛夫《尼·加·车尔尼雪夫的生平和活动》这两部著作的批注。

《哲学笔记》按三个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摘要和短文;第二部分是关于书籍、论文和书评的札记;第三部分是批注。第一部分是最重要的部分。其中收载了列宁在研读卡·马克思、弗·恩格斯、路·费尔巴哈、乔·黑格尔、斐·拉萨尔、亚里士多德和乔·诺埃尔的有关哲学著作时所作的摘要。这一部分还包括列宁的两篇短文《黑格尔辩证法(逻辑学)纲要》和《谈谈辩证法问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神圣家族>一书摘要》是笔记中最早的一篇,写于一八九五年。列宁在这里研究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形成问题。他说:“在这里,马克思由黑格尔哲学转向社会主义:这个转变是显著的,——可以看出马克思已经掌握了什么以及他如何转到新的思想领域。”从他摘录的内容来看,列宁注意的重点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物质生产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的思想;他们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内在矛盾的分析,对消灭私有制的历史必然性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论证;对青年黑格尔派蔑视人民群众作用的唯心史观的批判和关于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活动的论述;对资产阶级社会关系的批判和对资产阶级标榜的“人权”的阶级实质的揭露;对法国唯物主义的阐述和评价,等等。这篇摘要所摘录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特别是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对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列宁批判自由主义民粹派的唯心史观提供了思想武器。

《费尔巴哈<宗教本质讲演录>一书摘要》写于一九○九年。列宁的研究重点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他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唯物主义解答,以及他对宗教和唯心主义的深刻批判。对费尔巴哈的这些贡献,列宁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在历史观上,费尔巴哈是唯心主义者,但他在论及社会历史问题时有时也有唯物主义思想的闪光。对这些思想列宁也很重视,例如,他把费尔巴哈关于利己主义的言论评价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胚芽”。但同时列宁指出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例如,他在评述费尔巴哈给自然界下的定义时说:“可见,自然界=超自然的东西以外的一切。费尔巴哈是杰出的,但不深刻。恩格斯更深刻地确定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他还评述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原则”,指出:“无论是人本主义原则,还是自然主义,都只是关于唯物主义的不确切的、肤浅的表述。”

列宁对费尔巴哈的另一篇著作《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叙述、阐发和批判》的摘要写于一九一四年。在这篇摘要中象在一九一四——一九一五年的其他笔记中一样,列宁把重点摆在辩证法的研究上。他从费尔巴哈所详尽阐发的客观唯心主义者莱布尼茨的哲学体系中发掘辩证法思想。列宁很重视莱布尼茨关于实体具有活动力、具有永不静止的活动原则的思想,指出:“大概马克思就是因为这一点而重视莱布尼茨,虽然在政治上和宗教上有‘拉萨尔的特点和调和的趋向。”他对莱布尼茨的单子说作了概述:“单子是莱布 尼茨哲学的原则。个体性、运动、(特种的)灵魂。不是僵死的原子,而是活生生的、活动的、在自身中反映整个世界的、具有(模糊的)表象能力的单子(特种灵魂),这就是‘最终的要素。”他肯定了单子说中的辩证法思想,同时批判了它的唯心主义,指出:“这里是一种辩证法,而且是非常深刻的辩证法,尽管有唯心主义和僧侣主义。”

列宁对黑格尔的《逻辑学》、《哲学史讲演录》和《历史哲学讲演录》所作的摘要,在一九一四——一九一五年的笔记中占有中心地位。在这些摘要中列宁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全面改造,并创造性地探讨了唯物辩证法的各方面问题。他说:“不能原封不动应用黑格尔的逻辑;不能现成地搬用。要挑选其中逻辑的(认识论)成分,清除观念的神秘主义;这还要做大量工作。”他在《逻辑学》一书摘要中正是这样做的。他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从黑格尔哲学的神秘外壳中发现和汲取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在《哲学史讲演录》一书摘要中,列宁循着黑格尔探索辩证法史的足迹,从哲学史中仔细发掘辩证法的思想财富,并就辩证法的一些重要问题提出自己的独创性见解。在《历史哲学讲演录》一书摘要中,列宁把对黑格尔哲学的改造工作深入到社会历史领域,摒弃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唯心主义糟粕,揭示它的辩证法的积极因素。为了借鉴别人对黑格尔哲学的研究成果,列宁还读了法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乔·诺埃尔写的《黑格尔的逻辑学》并作了摘要,在这篇摘要中列宁关注的是诺埃尔对黑格尔逻辑学的总体结构的解释,批评诺埃尔对黑格尔的“保护”就在于反复说明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而不是用唯物主义观点去正确理解黑格尔逻缉学的整体结构,发现其中的合理成分。

列宁为了探索辩证法的思想渊源,对两位古代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进行重点研究。他读了斐·拉萨尔的《爱非斯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的哲学》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并作了摘要。在摘要中列宁给赫拉克利特以很高评价,认为他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他从赫拉克利特的素朴思想中发现了辩证法的一些基本原则,如万物都在运动的原则、万物相互联系的原则、对立面统一和相互转化的原则。同时列宁批评拉萨尔抄袭黑格尔,掩盖赫拉克利特的唯物主义。列宁研究了亚里士多德在对立面的统一、运动的源泉、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等问题上的寻求和探索,肯定了在《形而上学》这部著作中“处处、到处显露出辩证法的活的萌芽和探索”,同时指出了亚里士多德在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间的动摇。列宁还探讨了认识过程的复杂性和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列宁在这一时期写的《黑格尔辩证法(逻辑学)的纲要》和《谈谈辩证法问题》,是两篇带有提纲性质的短文。它们篇幅不大,但内容很丰富,思想很深刻。在前一篇短文中列宁对黑格尔逻辑学的整体结构作了考察,把黑格尔逻辑学的范畴体系同认识史作对比,把黑格尔的逻辑学同马克思的《资本论》的逻辑作对比,阐明了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关系。后一篇短文可以看作是列宁一年多来辩证法研究的一个小结。它言简意赅地表述了列宁对辩证法实质和认识过程辩证法的哲学思考的成果。

在这些摘要和短文中列宁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改造和对辩证法史的考察,提出了许多精辟的思想和独创性的见解,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列宁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辩证法、逻辑和认识论同一的思想。他在《逻辑学》一书摘要中指出:“逻辑不是关于思维的外在形式的学说,而是关于‘一切物质的、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学说,即关于世界的全部具体内容的以及对它的认识的发展规律的学说,即对世界的认识的历史的总计、总和、结论。”这里已经包含了辩证法、逻辑、认识论同一的思想。在《黑格尔辩证法(逻辑学)的纲要》中列宁明确表述了这一思想:“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同一门科学”。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他又强调了这一思想,指出:“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这一思想既揭示了辩证法、逻辑、认识论的三位一体的关系,也说明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列宁在《逻辑学》一书摘要中列举了“辩证法的要素”,共十六条。这些要素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考察的客观性;事物的普遍联系;事物的发展、运动及其动力;对立面的统一、斗争和转化;否定的否定;内容和形式的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分析和综合的结合;认识的无限性和认识深化的无限过程,等等。列宁对辩证法要素的分析为我们探讨唯物辩证法的内容和体系提供了基础。

列宁提出并论证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他在分析辩证法的要素时指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他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对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作了详尽的说明和论证。他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是辩证法的‘本质之一,是它的基本的特点或特征之一,也许是它的基本的特点或特征)”。在自然界、社会和精神领域,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具有矛盾着、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事物的内在矛盾性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发展观和形而上学发展观的分界线。形而上学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数量的减少和增加,是重复,它忽视了“自己运动,它的动力、它的泉源、它的动因”。辩证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只有辩证发展观“才提供理解一切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列宁还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指出对立面的统一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

列宁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研究了认识的辩证法,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他指出:“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而列宁则把认识论置于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之上,指出:“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无止境的接近。自然界在人的思想中的反映,要理解为不是‘僵死的,不是‘抽象的,不是没有运动的,不是没有矛盾的。而是处在运动的永恒过程中,处在矛盾的发生和解决的永恒过程中。”列宁十分重视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指出,必须把认识和实践结合起来,“理论观念(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正是在认识论中”。他揭示了认识和实践的区别:“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实践不仅有普遍性的优点,并且有直接的现实性的优点。”他认为实践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指出“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正因为人的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所以“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人的和人类的实践是认识的客观性的验证、准绳。”他还深入地探讨了认识的辩证过程,并作了科学的概括:“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他在研究认识过程时剖析了抽象过程即概念、范畴、规律的形成过程、并阐明了科学抽象的作用,指出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他对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的否定规律,对一般和特殊、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内容和形式、可能性和现实等等一系列范畴作了分析和阐述。他还揭示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他指出,人的认识不是直线,而是近似于螺旋的曲线。唯心主义就是把这条曲线中的一个片断、一个小段片面地夸大、歪曲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他同时指出,统治阶级从自己的阶级利益出发把这种夸大、歪曲巩固起来。这就揭示了唯心主义的社会阶级根源。

列宁还指出了研究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途径。他在《逻辑学》一书摘要中指出:“要继承黑格尔和马克思的事业,就应当辩证地探讨人类思想、科学和技术的历史。”他在《爱非斯的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一书摘要中讲到,哲学的历史、各门科学的历史、儿童智力发展的历史、动物智力发展的历史、语言的历史以及生理学、感觉器官的生理学,是构成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知识领域。这就是说,要研究和发展唯物辩证法,就应当研究人类认识的历史,研究自然科学的成果。

本书第二部分收载了列宁在一九○三——一九一六年写的关于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各种书籍、论文和书评的短篇札记。这些札记的内容涉及哲学史,资产阶级哲学流派,马克思、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等等。他在这些札记中坚持鲜明的辩证唯物主义立场,批判哲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唯心主义,反对调和宗教世界观和科学自然观。关于自然科学著作的札记占有突出地位。列宁对保·福尔克曼的《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原理》、麦·费尔伏恩的《生物起源假说》、弗·丹奈曼的《我们的世界图象是怎样构成的?》、路·达姆施泰特的《自然科学和技术历史指南》、阿·哈斯的《现代物理学中的希腊化时代精神》等书作了札记,并抄录了一批自然科学著作的书目。这些札记表明列宁对自然科学的重视。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列宁曾从哲学上概括了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自然科学的新发现,批判了物理学的唯心主义。但他没有就此止步。他继续跟踪自然科学的发展,探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这些札记就是他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的实际表现。他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批评了福尔克曼的折中主义,指出“他完全不了解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实质”,“甚至不能提出人类意识(和感觉)之外的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问题”。列宁还批评了费尔伏恩所谓“唯物主义”在自然科学研究中起着阻碍作用的观点,指出他“毫不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完全不会区别作为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自称为唯物主义者的当代庸人的各种落后观点”。列宁还谈到了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唯心主义的根源问题,他说:“为了在这种新的、还不明确的、假说性的东西中更自由地前进,要打倒‘唯物主义,打倒‘束缚人的旧观念(‘分子),为了更自由地寻找新知识,采用新名称(生源质)!注意。有关物理学和一般自然科学中的现代‘唯心主义的根源和活生生的动因问题。”

本书最后一部分收录了列宁在阅读约·狄慈根、格·瓦·普列汉诺夫、弗·米·舒利亚季科夫、阿·莱伊、阿·德波林、尤·米·斯切克洛夫的著作时所写的批注。列宁对狄慈根的《短篇哲学著作集》的批注,是一九○八年列宁写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时作的。列宁在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批判马赫主义时大量引用狄慈根的论点作为理论依据。列宁高度评价了这位独立地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结论的工人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他十分重视狄慈根对哲学的党性原则、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哲学的对象、哲学的基本范畴的论述以及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无神论的思想,也很注意他对马克思、恩格斯、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评价。同时,列宁也指出了狄慈根在某些哲学问题上的糊涂思想和概念混乱。列宁在对舒利亚季科夫的《西欧哲学对资本主义的辩护》一书的批注中批评了作者把唯物主义庸俗化,歪曲西欧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对各个时期、各种社会形态、各种意识形态不作具体的分析,只讲关于‘组织者的空话,只做牵强附会、荒唐可笑的对比”。列宁在对莱伊的《现代哲学》一书的批注中继续批判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曾经批判过的莱伊的实证论观点,指出莱伊的认识论是“羞羞答答的唯物主义”,他对真理和谬误的看法“接近于辩证唯物主义”。

列宁对普列汉诺夫的《尼·加·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斯切克洛夫的《尼·加·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平和活动》这两部著作作了批注。批注表明列宁非常重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革命民主主义和唯物主义,对他反对自由主义、争取农民解放的革命斗争给予高度评价。列宁既批评普列汉诺夫淡化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革命民主主义的鲜明立场和他在反对自由派斗争中的作用,又批评斯切克洛夫在某种程度上抹煞车尔尼雪夫斯基同马克思之间的区别。

《哲学笔记》是一部内容广博、思想深刻、富于创造性的哲学著作,是列宁留给我们的宝贵哲学遗产。这些笔记不是供发表,而是供列宁自己进一步研究用的。他的许多精辟见解、新颖思想分散在各篇笔记中,还没有加工整理成完整的体系;不少新原理、新论点还没有得到详细阐发。因此,我们需要对《哲学笔记》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从《哲学笔记》这个宝库中发掘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对于掌握唯物辩证法这个伟大认识工具具有重要意义。

(《列宁全集》第二版,第五十五卷,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唯心主义逻辑学费尔巴哈
逻辑学融入高中语文语法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最有思想的句子
《简单的逻辑学》
浅谈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什么意义上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是以《逻辑学》为“基础”的
马克思对象化思想及其对人的发展的启示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半截子马克思主义者
“星座”的哲学探究
费尔巴哈宗教观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