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横生的戏台联语

1990-01-01 09:11马士昆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0年5期
关键词:联语戏台楹联

马士昆

戏台联语,是楹联的一种,多蕴含戏理和人生哲理,集文学与戏曲艺术于一体,闪烁着特有的光彩。

原北京的广和楼戏园,是北京外城最早的戏园,在戏台前的两很大柱子上挂有一副对联:

学君臣,学父子,学夫妇,学朋友,汇千古忠孝节义,重重演出,漫道逢场作戏;

或富贵,或贫贱,或喜怒,或哀乐,将一时悲欢离合,细细看来,管教拍案惊奇。

流传很广的还有:

演离合悲欢,当代岂无前代事;

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

这些楹联强调戏曲具有抑扬褒贬,居今鉴古,借已证人,寓教于乐的作用。

还有一部分是写我国戏曲表演的艺术特色的,如:

你一枪,我一刀,虽杀未恼;

轿上来,马上去,非走不行。

语意幽默,展示了戏曲演员虚实结合的表演形式,揭示了舞台上“时空白由”的美学原理。

另一类则是表滨风格和观众审美感受的联语,如:

铁板铜弦,高唱大江东去;

琼楼玉宇,细听水调歌头。

它巧妙地讲出戏曲舞台的诗情画意和戏曲表演雄健豪放和秀隽清雅的不同风格。

曲是曲也,曲尽人情,愈曲愈妙;

戏岂戏乎,戏推物理,越戏越真。

另一副楹联写得更妙,好似演员与观众的亲切对话,写出了演员的甘辛和观众的赞赏:

莫笑我们涂面挂须,煞费了多少心机,才博得人人叫好;

请看此辈装模作样,也算有几分气概,须知道件件非真。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猜你喜欢
联语戏台楹联
驻足山塘古戏台,体验繁华新风尚
观林家嘴村萝卜坯戏台
挖掘楹联教育价值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圆明园戏台考
隆回思源实验学校师生乐享楹联文化大餐
联语和谜语在历史教学中的妙用
杜潘芳格的诗(二首)
楹联雅味
切瓜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