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的价值运动

1989-07-15 01:07李昌宇
读书 1989年12期
关键词:范畴政治经济学劳动

李昌宇

蔡孝箴主编,张仁德、郭鸿懋担任副主编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超脱俗套,以新价值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统一作为全书的中心范畴。

确定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心范畴的前提条件是正确地把握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所以,本书开篇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和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这一性质,由此而推出全书的中心线索。

在解释新价值的内涵和地位时,作者指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物质利益是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决定性动力,而这一物质利益集中的表现为全部新价值或收入。价值范畴是社会主义经济环绕其不断运动和发展的核心。”不难看出,所谓新价值,是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v+m)。这个新创造的价值作为劳动者利益的集中表现,具有不少分割性,是一个整体,因而必须用某一述语来概括。这里,新价值范畴不仅新在它是新创造的价值,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新型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社会主义经济运动本质上是为了满足劳动者的利益,因而新价值必然要在社会主义经济运动中处于中心地位。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学界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心范畴上,提出各种不同的见解,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社会主义必要产品论”,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v是个人必要产品,m是公共必要产品,二者有区别,但都为劳动者所必要,所以应当用一个能够表示(v+m)的统一性的范畴——社会必要产品(n)来概括,即(v+m)n。可以说,社会必要产品范畴的提出是一次重要的理论突破。但它并非无懈可击。首先,v无疑是个人必要产品,但m并非全部都是公共必要产品,一部分m实际上成为个人必要产品。其次,为社会所必要的产品不能把c排除在外,因为c对于社会简单再生产显然是必要的,可见产品的社会必要性不宜限定在(v+m)的范围。

这本教科书的目光也是集中在(v+m)上,但在理论观点上与“社会必要产品论”有着重要区别。社会必要产品范畴是从实物形态着眼,还留有产品经济的观念的痕迹;而新价值范畴是从价值形态着眼,体现了商品经济观念。它克服了社会必要产品范畴的缺陷,使(v+m)的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在思想观念更新的同时,是研究方法上的更新。这本书在研究方法上运用了比较方法和数学方法。他的比较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济理论。因为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直接以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是各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理论概括,因而对于我们的比较和借鉴来说有着很强的可比性和直接性。另一原因是,近些年来东苏经济理论在我国的影响比较大,如兰格、布鲁斯、锡克、科拉奇、科尔内等。应该说,它所采用的比较方法正是这一学术思潮的产物。

本书所运用的数学方法反映了政治经济学发展的趋势,而且有益于理论向深度拓展。

为了分析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程度、企业经济效益、个人必要价值量及其分配、收入和收入率、消费基金最低限额、增长率和积累率及二者与资金占用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建立了数学模型,运用代数方法进行论证。这不仅使理论叙述变得简炼,而且使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此外,在讨论价格与供求的关系问题时,作者运用几何方法分析各种曲线之间的关系。其中颇有新意的是用来表明浮动价格对供给和需求的调节作用的图像(见该书170页)。这个图像清楚地说明了浮动价格的职能,说明价格浮动幅度一定要适应才能使供求趋于平衡。

在分析一些实证性问题时,作者引用了一些实际经验数据,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实践结果作了理论概括。诸如上述各种数学方法的运用,使一些基本观点得到了精确化,提高了这些理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因而为全书增辉不少。

这本书在思想和方法更新的同时,在一些理论问题上也有所突破。以价格形成和生产性劳动为例。

在价格形成机制上,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经济变量,即收入率,认为,随着收入率的平均化而形成社会主义生产价格(见第五章)。“收入率D′就是产出与投入之比。”(第211页)。这里,产出是指新价值v+m,投入量是c+(v+m)。产出即企业收入,它大于利润,投入则大于企业成本。因为c是一次性投入而分多年逐步消耗。因此,收入率既不同于利润率,又不同于成本收入率。作者认为,收入率反映公有制企业的生产动机和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的特有经济机制。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使收入率平均化,从而形成的社会主义生产价格是具有特定的内涵的,它与通常所说的以利润率平均化为前提而形成的生产价格有性质上的区别。这一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它的提出;可能有助于解决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长期争论的一个高难度问题。

在社会主义生产劳动问题上,作者运用“生产劳动一般”和“生产劳动特殊”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来考察社会主义的现实状况,认为不仅工业、农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而且从产品成型后直到它进入消费之前的各个环节上的劳动都属于生产性劳动。这一基本观点在全书各有关之处都得到了论证和发挥。(见第十三章第一节,第十章第三节,第六章第三节)。

在中心范畴、研究方法和理论上的创新构成了这本教科书的明显特点。但是它也有许多不足,如在体系的框架上受原有束缚,在经济运行问题上,尤其是在微观经济机制上谈得不充分,企业理论太少也是一不足。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蔡孝箴主编,张仁德、郭鸿懋副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八年八月第一版,4.00元)

猜你喜欢
范畴政治经济学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
热爱劳动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范畴观与认知语言学上的范畴等级结构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政治经济学式微了吗?
《导言》和《序言》的区别
第二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现代政治经济学》教材出版座谈会综述
陶艺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