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服饰史》补正

1987-07-15 05:54包铭新
读书 1987年6期
关键词:衣袋袈裟织物

包铭新

周锡保先生遗著《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国戏剧出版社一九八四年九月第一版)是卷帙浩繁、图文并茂的大工程,但偶有疏漏之处。在此试举数例,供再版时参考。

一、弹墨第486页:“其后又有‘弹墨裙,或叫做‘墨花裙,是用墨弹色而成,雅淡得别具风致。”按弹墨系清代流行的一种印花丝织物,其生产工艺属于吹染一类。《古今图书集成》卷六八一·苏州府部载:弹墨为用吹管“喷五色于素绢,错成花鸟宫锦”。吹时可置天然叶片等于丝织物之上,由于叶片的遮掩即在丝织物上留下白色叶形;也可用剪成的各种纸样和镂空版代替。弹墨不仅可以作裙料,《红楼梦》中就有“锦边弹墨袜”和“弹墨幔子”。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七三年版《红楼梦》的注释中称弹墨为“夹有黑线衲成行线或简单图案的妆饰”(第190页),似也有误。

二、最早的衣袋第133页:“紫荷,也可以说是服饰中有衣袋之始。”扬雄《方言》载:“禅衣有者谓之祜衣”;郭璞注:“前施囊也。”中国古代袍衫的前襟中部有时加处双层,可以怀物。这很象近现代服装上的暗袋。至迟在西汉已经相当普通,当然要早于南朝的紫荷。所以,才是中国最早的衣袋。

三、坏色衣·袈裟·衲衣第313页:“三衣规定颜色不许用上色或纯色,在新制的衣服上必须缀上一块用另一种颜色的布,用以破坏衣色的整齐,所以叫做坏色衣。”同页:“袈裟是由许多块碎布补缀而成,因而又称之谓衲衣,所以衲衣便成了僧侣服装的通称了”。据引文的意思,袈裟与衲衣为一物,用碎布补缀而成;坏色衣则为另一物,上仅缀一块异色的布。这种说法恐怕有问题。

首先,袈裟是梵语kasāya的音译,意译即坏色衣。其二,坏色衣并非用一块异色补缀,而是使用二重染,即复染的方法。僧衣避免青、赤、黄、白、黑五方正色,而用似黑(即缁)、似青(铜青)和似赤(浊赤)三种坏色(kasay,音译加沙)。其三,袈裟与衲衣是两个有联系的不同概念。衲衣是指佛教戒律规定,僧尼衣服应用人们遗弃不取的破碎衣片缝衲而成。据《释氏要览》,衲衣所用衣片有施主衣、无施主衣、往还衣(包死人衣)、死水衣、粪扫衣(又包括道路弃衣、粪扫处衣、河边弃衣、蚁穿破衣、破碎衣)。但佛教盛行后,这种戒律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详见上海辞书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的《宗教词典》和文物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的《佛学大辞典》。

四、钓墩第287页:“……袜裤,即契丹服之‘钩墩。”在此钩墩应作钓墩。钓墩一词在宋代史志中经常出现,是当时禁止穿用的“杂服”。钓虽通作钩,但与《东京梦华录》中的吊敦显然是一种东西,因此大致还是以钓为是。钓塾也有与靴相连属的,即称钓墩靴。《水浒》中的陈达,就足登“钓墩靴”去向史进搦战。

五、罗和绮第214页:“……透额罗。按罗文较疏,亦即绮。《唐六典》谓:绮即细绫,大致是一种较疏较细的丝织物。”这种说法,容易导致罗=绮=绫的错误结论。

罗是一种绞经织物(或称沙罗织物),古今基本一致。由于经线相绞而形成小孔(所谓“椒孔曰罗”),这就是透额罗的透字所指。历代对绮的训诂不太一致。《释名·释彩帛》作:“绮,欹也,其文欹邪不顺经纬之纵横也。有环文,形似环也……”;慧苑《华严经音义》释绮为“帛有斜文”;《六书故》称:“织素为文曰绮。”据此,纺织史学者一般认为绮是一种平纹或斜纹提花丝织物。从现代织物组织学的观点看,这两种织物是截然不同的。《广韵》将绮和罗混为一谈,是因为汉代前后的绮和罗都常采用同一种耳环纹图案。绫是一种斜纹或变化斜纹织物。《释名》释绫为“凌也,望之如冰凌之理”。《唐六典》于染织署条中列织物名目十种,其中“五日绫”、“八日绮”,可见绮与绫也不是同一种东西。

猜你喜欢
衣袋袈裟织物
反穿衣服的人
还钱
被糟蹋的文字
打错了
袈裟
武汉纺织大学研发神奇织物 可精确感知人体温度
八戒的悲催回忆录
图说纺织
混纺比和组织结构对棉混纺织物风格的影响
织冰